天天看点

英国艺术家菲力达·巴洛去世了,纪念一下。我第一次看到她的作品是在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上,整个英国馆展出的就是她一个人的

作者:靡菲斯特飒

英国艺术家菲力达·巴洛去世了,纪念一下。我第一次看到她的作品是在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上,整个英国馆展出的就是她一个人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她是我喜欢的艺术家类型: 真诚,不做作,不虚伪,不盲从,不追随潮流,特立独行,不会为了追求商业成功像变色龙一样变来变去。这个短片中有一张她年青时的照片,目光上挑,嘴角微扬,青春散漫中略带一丝桀骜不驯。她的作品确实很有能量,有爆发力。作品材料都是日常很普通的事物,有些是废弃的建筑垃圾。她的作品很朴素,有点像布尔乔亚,布尔乔亚的作品中更多提现了女性的坚强、敏感和脆弱。巴洛的作品太大,展览之后导致很难保存(成本太高),于是就拆掉反复利用,很多作品都没有留下来,她也不太在意。这也是我喜欢她的原因,相比,今天世界当红的艺术家动不动作品成本就上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争相攀比,好像作品成本太低就拿不出手。这样的艺术家从达明·赫斯特到杰夫·昆斯,从安尼施·卡普尔到村上隆,从卡特兰到草间弥生,我一个都不喜欢,借用鲁迅先生的话: 一个都不原谅。除了商业价值,他们没有为时代贡献什么。他们太聪明了,太懂商业,太会作秀,太会表演,太会吸引眼球和资本,一个个以身家上亿为荣,贪得无厌。

巴洛依然不算是开拓性的艺术家,请原谅我的苛刻,对艺术我只能这么无情,与二战刚结束的艺术家丰塔纳和克莱因相比,巴洛的作品能看到他们的影响,她自身的革命性不够。这是时代的原因,二战之后“大反思”的时代过去了,巴洛有着自己的执拗和倔强,但是还是欠缺了一点勇气和思想的能量。艺术家的勇气不是说要歇斯底里,横眉冷目,而是对自己的革命。二战后不久西方进入了常态缓慢平稳的发展,这种平稳对艺术家来说不太是好事,这导致他们会缺乏来自社会所反馈的能量和敏感。

巴洛,是个很不错的,有所坚持,有生命强度,不盲从的艺术家。

英国艺术家菲力达·巴洛去世了,纪念一下。我第一次看到她的作品是在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上,整个英国馆展出的就是她一个人的
英国艺术家菲力达·巴洛去世了,纪念一下。我第一次看到她的作品是在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上,整个英国馆展出的就是她一个人的
英国艺术家菲力达·巴洛去世了,纪念一下。我第一次看到她的作品是在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上,整个英国馆展出的就是她一个人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