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七十二行在归绥(九)—草市繁荣催生塞外“甘草王”

作者:文史资料工作室

草市繁荣催生塞外“甘草王”

一 翁

七十二行在归绥(九)—草市繁荣催生塞外“甘草王”

托克托县河口镇黄河岸边

这是一个后起的行业,而且处在归绥城西南百里之外的托克托县河口镇,前后也不过四十多年的时间,但它对归绥地区的商业发展不能不说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茶叶周转量大减的情况下,归化城的商业本来日渐垂危,河口镇草市的兴起无形中给归绥的商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促使了归绥地区几十年的经济繁荣,特别是二百多年来所形成的“归化城第三产业”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来“养活”,必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亡殆尽,这对归化城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河口镇虽然地处归化城西南,毕竟相距不远,对归化城的好多商业拉动亦是不小。因而说归化城几百年形成的“服务行业”之所以能够延续,与当年河口镇甘草市场的开通不能不有一定的干系。

一、草店

甘草交易起先仅在托县河口镇的黄河岸上进行,是后套碱柜往归化城运碱和从三湖湾装粮、油、红柳的船只捎带过来,仅在河边卖给当地的药铺和归化城来的草药贩子,后来由于归化城和山西大同府前来买草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于口里的好多商人也都纷至沓来,船家捎带的也越多。

七十二行在归绥(九)—草市繁荣催生塞外“甘草王”

河口黄河岸边等待卸货的人们和羊皮船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土耳其的甘草源地发生了战争,甘草的世界垄断商美商梅隆洋行在中东地区的货源地断绝了,转而来中国西部区寻购甘草,无形中加大了河口镇的甘草需求量,一时间河口的甘草远销广东、香港、印尼、日本、上海、宁波、安徽、湖南、江西、河北、河南、天津;嘉庆年有山西保德州马家最先看到了商机,在河口镇首开了“草店”,接客经商,兜揽买卖,之后的四十多年一直到光绪初年,河口镇陆陆续续开张着数不清的草店,期间有中途歇业,也有不断开张者,然而上规模者一直保持有庆和成、信成、日生公义昌、庆记、裕隆、集义昌七家,资本都在一千两至三千两银子之间。

开设草店一般都有存放甘草的宽敞货栈和接待买卖客主的客房,还得有手艺高超的厨师以及相应的娼优歌妓等等服务设施,因为草店的客人都很阔气,请客宿娼是常有的事。各草店跑街的每日早晨到茶馆喝完茶,照例拿上样品到各草店客房向客人报告行情,促成交易,买卖成交双方需向店家以每两银子的业务打二分的佣金,佣金即是草店的实际赚头,草店的一切开支全在这二分佣金之内

七十二行在归绥(九)—草市繁荣催生塞外“甘草王”

草店前等待驮货的骆驼

河口虽说是北方的大草市,最主要的周转货物——甘草则全靠黄河船运,而这一切交易又只能在黄河流淩、封冻之前完成,一过这个季节,甘草运不出去,交易自然停止,草市一歇业,一切靠“草”吃饭的行业,什么餐饮娱乐、日用杂货、糖酒烟茶一概萧条下来,直到来年的开河,才能再次红火起来。

二、草场

草市的兴盛让内地许多精明商人看到了商机,纷纷拥向陕北三边、伊克昭盟、阿拉善乃至于宁夏、甘肃等地,向各旗的王爷府“上贡”、“包草”。那时候王爷府一般在每年的腊月十九日封印,到次年正月十九日才开印,开印前要举行典礼,这期间的一个月是不办公的,而商人们总是在开印之前来到王爷府,一来给王爷拜年,当然免不了给王爷和仕官们送上厚厚的礼物,王爷府一但应允,绝不会再包给他家,这是当年的规矩,而达拉特旗却除外,他们则是由包头“西滩王家”永远独包。

那么,甘草是怎样掏出来的呢?掏草分春秋两季,春季清明至立夏,秋季立秋至上冻,季节不同,草的质量也就不同。经过一冬天地下的滋养,春季尚未发芽吐叶,掏出的草质量最佳,质地坚实,粉多筋少,掏得也多;秋季气候渐冷,甘草的茎叶一天比一天枯干,草心也长满了,掏出的质地也算可以,但总不如春季掏的好,数量也不如春季的多。有的地方夏季也掏草,但质量最次,质地虚松,筋多粉少。因为根条精液完全外发,滋长了枝叶。

七十二行在归绥(九)—草市繁荣催生塞外“甘草王”

掏草的多是穷人,汉人多、蒙人少。用的铁锹也和平常不同,是窄长条的,由场方准备专用掏草,借给掏草人使用。掏草人也有当地人利用农闲时掏的,也有专事掏草,不营他业,发现草苗四五株长在一起的,大部分是粗条甘草,就得从周围往下掏,以免铲断了根子和伤了根皮,一个劳动力每天能掏三五十斤湿草,也有能掏百八十斤的,那就是业余与专业的不同了。当年边墙外最大的草场,就是达拉特旗的“西碾房”,是包头西滩王家开的。

王家先人王蕊,乾隆年间由山西保德州过来,在达拉特旗黄和硕召受苦,为人老实勤恳,且有才干,得到了召里的信任,租到该召的荆棘地东至蒲圪卜,西至红亥补拉,南至沙梁,北至黄河,招佃开垦耕种,十年后,变为膏腴田。之后,王蕊之子王天申又向乌拉特旗西公旗梅力更召租了特拉亥苇地,于是南连达拉特旗,北至黄河,开渠淤澄耕种。在离包头西南的黄河南岸昭君坟西南十八里安下伙房,盖起了碾房名曰:西碾房。

秋后,又把原粮碾成米,雇船运回保德,因而说“庄户买卖”越做越大 ,“西碾房”也就成了村名。嘉庆年托县河口镇设了草市,王家一面种地,一面把包地括大至梁外,代收甘草,因而支号很多,有中和西、西万成、万兴西、再成西、全成西等等,垄断了整个达拉特旗的甘草收购,每年仅他一家收草250万斤以上,因而当年就有‘王家不到河口,草价不开’的说法。

其它地方,杭锦旗是山西定襄人张六乡,后来有保德张家开的广盛恒,太谷李家开的德盛亨,忻州张开的永和西都有和“西碾房”一样的设备;鄂托克旗是董福祥开的祥泰魁、祥泰和、敬盛魁三个草场为“董府三大号”,上王爷地由包头马家和保德杨家合资的义成远,下王爷地由忻州张家开的“广庆泰”,都是一面种地一面收草一面牧畜,每年大量的甘草都由水路涌入河口,等待着这里的中转。某种程度上说,甘草行业在河口镇的形成,无形中延续了归化城几十年的经济繁荣。

七十二行在归绥(九)—草市繁荣催生塞外“甘草王”

归化城北门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