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玫瑾: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掌握好责骂与训斥的方法与技巧,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与效果。不当的责罚,不知不觉中会伤害孩子。

——多彩海浪ho

想必大家都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能成为父母,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这一职位。孩子的诸多问题,大部分都源自父母,我们很少认知。

李玫瑾教授指出:当前父母管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吃穿上富养孩子,精神上穷养孩子

李玫瑾: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生理、安全感、人际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需求。

托尔斯泰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关键是如何教育。”

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宁愿自己苦一点,也要给孩子最好的生活,从来不愿意在吃喝拉撒亏待孩子。父母自以为自己能给孩子一切,但是孩子却没有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根源就在于,父母给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大多是在吃穿上,却很少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

中国“跳水皇后”郭晶晶嫁入豪门后,她和丈夫霍启刚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屡上热搜!但是郭晶晶会在路摊为孩子买衣服,会给孩子买一两百块的衣物,也会带着孩子吃路边摊。在生活中,她和丈夫在精神上,他们从不吝啬对孩子富养。

李玫瑾: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他们会带着孩子去乡下下地插秧,和孩子一起体验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他们会让儿女替自己“打工”,通过洗车来赚取零花钱,让他们明白自己想要的东西要靠自己的劳动来换取。

可以说,亲切的陪伴和教育,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富养。

这对豪门夫妇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豪门教育”的本质不是锦衣玉食、一掷千金,而是父母以身作则的言传身教。

学习上严管孩子,心理上忽视孩子

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父母与孩子平时交流的话题排前五位的是:学习的事(72.8%)、学校的事(70.6%)、自己的兴趣爱好(36.5%)、朋友的事(32.7%)和自己的将来(33.6%)。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话题,永远离不开学习、学习。仿佛除了学习,便和孩子无话可说。这就导致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了如指掌,清楚的知道孩子哪门功课比较薄弱,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却不知道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于是父母发现,孩子年龄越大,越不愿和父母聊天,甚至连和父母处在同一空间内都不愿意。因为孩子不想听到父母张口、闭口的学习,问东问西聊成绩,连关心孩子的身体也只会说”好身体才是学习的本钱”。父母为了孩子的成绩,可以牺牲一切,却不能花费数个小时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孩子的心声!别总是以为孩子很小,什么都不清楚都不知道,你错了。因为孩子不是学习机器,而父母对孩子的意义也不仅仅是督促孩子学习,当你只会和孩子聊学习时,孩子便把内心那扇沟通的门对你关闭了。

忽视了精神世界,忽视内心的成长,忽视心理的健康,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生活中包办一切,成长中养废孩子

当今在许多家庭里,做家务都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只管好好学习就行了。然而,万事包办代替的结果,是切断了孩子发展的道路。

李玫瑾: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大家都在网络上看到湖南神童魏永康的故事吗?他13岁就考进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以全国总分第二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成为硕博连读研究生。虽然他的学习能力很强,但生活完全无法自理,以至于无法完成学业,最终被学校劝退,连硕士学位都没有拿到。

妈妈对他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早晨连牙膏都是妈妈帮他挤好,妈妈给他洗脸、洗澡、洗衣服,为了让儿子吃饭时不耽误看书,妈妈甚至还喂饭给他吃。多年后,妈妈还悔恨地说:“我心想,他人这么聪明,很快就能学会这些生活技能。”没曾想事实并非如她所料。他完全被母亲养成了一个只会学习的“废物”。他的母亲才醒悟:读书重要,但自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更重要。

世界很大,孩子需要的不仅是我们爱的呵护,更需要他们尽早开启独立生存的炉灶。

年少时学会自理,成年后要当自强

现代社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十分重要。如果不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等将来父母老了或者孩子长大成人,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又何谈孝敬父母、奉献于社会?据说在美国,孩子到了十八岁,对他(她)的衣食住行有的父母就不管了,连上大学的费也得孩子自己打工挣钱解决,甚至连国家总统的孩子也不例外。可在大陆还有很多已长大成人仍然依赖父母的“啃老族”,有的已结婚生子,还要靠父母的退休金生活,这样的家庭怎能和谐呢?

李玫瑾: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康熙年间,贵州巡抚刘荫枢告老回乡后,想用一生的积蓄为家乡建一座桥。但是子女却反对他: “您当了一辈子高官,我们却没沾到一点光,好容易盼到您回家,你却如此不顾我们。刘荫枢很伤心,他觉自己虽然一身清白,但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

李玫瑾: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于是,他用尽积蓄,历时五年,修成大桥,取名“毓秀桥”。桥修好后,他对子女说:“我之所以用全部积蓄修桥,就想用事实告诉你们,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生活自己创,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为了彻底消除孩子们依赖父母的心理,他以十五两白银的价钱把桥卖给了官府。刘荫枢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子女。他的孩子日后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应该说,刘荫枢注重孩子自强精神的培养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而他用毕生的积蓄来教育孩子,可谓用心良苦!

古人尚且如此,今日的父母应该怎样看待孩子的自强精神的培养,父母应该从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让我们做现代家长,创和谐家庭,从小事做起,从家长和孩子做起,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做起!加油!共勉[比心]

李玫瑾: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多彩海浪ho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