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刚开始,特斯拉就已经多次降价,前段时间马斯克表示要降低部分车型刺激市场之后,美国网站显示,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在美售价再次大幅降低,最多下调了近1万美元。
特斯拉的频繁降价在电车领域掀起了一股“降价潮”,不仅特斯拉一扫颓势大卖特卖,众多电车车企也跟进降价,最终受益的还是想要买车的消费者们。
而在电车领域大打价格战的时候,油车车企也开始坐不住了,最近在湖北地区部分油车车型也开始大幅降价,东风雪铁龙C6更是直降9万,一举刷新同期油车降价记录,除此之外,本田、日产、甚至奔驰也加入进来。如今价格战已经蔓延至油车领域,难道车企“降价潮”已经到来了吗?
特斯拉引发新能源车企“大降价”
最近一段时间,汽车行业最大的新闻可能就是特斯拉宣布大降价了。从2022年的9月份开始,电车行业巨头特斯拉就率先开启了降价策略,特斯拉在华部分车型直接来了一个“五连降”,不仅让其他车企猝不及防,甚至连消费者们都没有想到。
特斯拉降价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最近两年其在华的市场占比有所缩水,加上口碑事故频发,导致人们对特斯拉的印象急转直下。为了扭转颓势,特斯拉选择再次降价,降价幅度2-5万元不等。
经过大降价之后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特斯拉的销量直接疯长,很多人在特斯拉销售店外排队订车。但也有很多订车订早了的用户感到心里非常的不平衡,明明只差几天,价钱却差了这么多。
特斯拉之所以如此大幅度降级,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中国市场对其太过重要。目前中国可以说是全球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自从特斯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它的全球销售量就一路飙升。2018年马斯克更是直接将特斯拉海外超级工厂选址定在了上海,上海超级工厂开工造车之后,特斯拉在华买车的成本大大降低,这也是它在中国频繁降价的底气。
按照马斯克的说法,特斯拉的降价主要依据是成本浮动,取得技术突破之后就反馈到成本和定价上。但特斯拉频繁降价也带动了其他车企,一时间电车市场反应激烈。在特斯拉之后众多电车车企也纷纷跟进,小鹏、蔚来等更是全系降价,这直接引发了开年最大的一波电车“降价潮”。
燃油车“降价潮”已经开始
如果说前段时间的“降价潮”影响的还主要是电车领域,那么如今油车似乎也已经坐不住了。在以前12万出头买一辆中级车你敢相信吗?就在最近,东风旗下多款车型价格突然“跳水”,其中最让人难以置信的就是东风雪铁龙C6。
雪铁龙C6是一款偏商务的车,造型中规中矩,底盘扎实动力比较不错。尽管它的各项成绩都还可以,但21-27.5万的指导价,加上人们并不太热衷这个品牌,导致雪铁龙C6在华销量一路走低,甚至已经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款车了。
2022年雪铁龙C6的销量只有几千台,跟雅阁、帕萨特等主流车型比起来连零头都不够,这也是它这次大降价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次雪铁龙的降价主要在湖北地区进行,根据网传的优惠信息,雪铁龙C6的厂家优惠加上地方补贴,降价金额高达9万,如此算下来12万左右就能拿下。12万的中级车前所未闻,那么这次降价是否会给油车市场带来一些新东西呢?
如果一开始的定价没有那么高,雪铁龙C6的销量估计要比现在好上不少,但雪铁龙显然不打算走寻常路,它并没有按部就班的一点点降价来试探消费者的底线,而是直接选择一降到底。雪铁龙C6的降价可能主要是因为库存原因,再不刺激一下估计这个车型就真的会慢性死亡了。与其这样直接大降价无疑是一个好办法。
雪铁龙C6以及东风其他车型的降价主要集中在油车方面,至少在雪铁龙C6搞活动这一段时间,油车市场肯定会有一些变化。很多想要买车的人都表示,“12万的雪铁龙C6毫无缺点”,毕竟这是一款实打实定价20多万的车。这次降价势必会引发很多人重新制定自己的买车计划,将雪铁龙C6的考虑在内,而对于那些预算本就是十几万的车友来说,买雪铁龙C6也是非常合适的。
需要注意的是,雪铁龙C6与特斯拉的情况并不一样。特斯拉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它仍旧是全球最热销的电车品牌之一,在大陆一直与比亚迪竞争电车销量第一的宝座。而雪铁龙C6的降价更多是出于自保。
但如果雪铁龙C6“后继有人”,其他品牌也跟进降价,那么燃油车市场可能也会等来一波幅度较大的集体降价。而在雪铁龙C6之后,还有一个重磅燃油车车企也跟进了降价,它就是北京奔驰。
北京奔驰等豪华品牌入场
在湖北雪铁龙之后,北京奔驰也开始降价。有消息称在新一轮的降价中,北京奔驰各系车型都有不小的优惠,最多降幅11万。
如果按照这样的优惠力度,奔驰E的价格可能降至35万左右,这样的价格放到以前买二手车都困难。虽然北京奔驰的降价与雪铁龙一样,都有地区限制,但一旦这种降价开始,其他地区很可能会效仿搞类似的活动。
奔驰等豪华品牌的跟进降价无疑会在燃油车市场掀起惊天巨浪,同为一线燃油车品牌,奔驰的价格也会直接影响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如果同样的价格能够买到bba,相信很难有人会不心动。
当有头部品牌带头降价之后,其他车企无论情不情愿,都会被卷入“降价潮”当中。燃油车的车型更多,选择也更多,一旦引发“降价潮”,给消费者带来的实惠还要比新能源车更大。那么如果真的出现车企大幅度的“降价潮”,你会选择在这时候“抄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