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童年漫游者》:父母给孩子最珍贵的遗产,是他们面对生命的态度

作者:天使在线幸福家庭

他用书写进行自我疗愈

《童年漫游者》(Childhood)的作者安德烈·亚力克西斯(加拿大)在中国读者听来可能有一点陌生,而且他的作品不多,只有两本书,另一部叫做《十五条狗》。然而这两本书都是多项文学奖的获奖书籍。

《童年漫游者》:父母给孩子最珍贵的遗产,是他们面对生命的态度

《童年漫游者》讲述了托马斯在遭遇了感情挫折,母亲过世,亨利(可算养父)亦过世的多重打击之后,离群索居了一整年,通过对童年的回忆和书写进行自我疗愈的过程。

他每天不干正事,整理屋子、喂狗、读诗、散步、看书……乍一看,倒像是非常安逸的老年生活。

然而无疑他的内心是痛苦而混乱的,因为他心里一直想着他的女朋友,却始终没能讲出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从可以回顾的地方开始写起,比如童年,这是一个好方法。

外婆与童年

托马斯有一个特殊的童年。

他一出生,父母便分道扬镳,然后他就被送去与六十五岁的外婆一起生活。

外婆似乎并不乐意抚育他。她已过了宽宏大度的年纪,脾气也不好。

外婆不是个残酷的女人,但性情多变。

她只爱自制的蒲公英酒和阿奇巴德.兰普曼的诗。

托马斯六七岁时,有一次跌倒受伤,被玻璃瓶割伤了手,他自己去拿浴室柜的绷带,却不小心打翻了碘酒。正在喝酒的外婆过来了,她刚要拿煎锅打托马斯的头时,他双手高举,尖叫着背诵了他唯一熟记的一段兰普曼的诗。尽管他根本不理解那是什么意思,但那首诗安抚了外婆。

“聪明的猴子。”外婆说。

然后她踉踉跄跄地走回厨房和她的厨具前。

《童年漫游者》:父母给孩子最珍贵的遗产,是他们面对生命的态度

托马斯是通过跟邻居莉莉安.舒瓦兹的聊天才知道了发生在自己外婆和自己妈妈身上的一些往事。

外婆从二十几岁开始教书,用阿奇巴德.兰普曼的诗句感染了无数孩童。她在六十五岁那年退休,刚好赶上照顾外孙托马斯。

多年来,外婆家一直是读书会的聚点。一群女人聚在一起讨论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

某日,女人们中间爆发了冲突和争吵,读书会以不体面的方式悄然而逝。

多年以后,有关外婆粗暴行为的故事仍被到处散播。

这是外婆生命里的第一件不幸之事。

第二件,则是外公的过世。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外公外婆在一个街角正在谈论什么,外公踏出了人行道边缘,他被车撞了。

母亲

外公去世那年,母亲十二岁。她没有变得内省或消沉,反而更外向、更善于表达,不那么矜持了。

母亲的生命充满骚动。

托马斯十岁那年,外婆过世了。十四天后,母亲回来了,那年,她二十九岁。

她敲了门,托马斯开门应道:

“什么事?”

母亲用轻柔的声音说出他听到她讲的第一句话:

“托马斯?”

然后她俯身抱住了他。虽然不太舒服,但他还是任由她抱个满怀。

“我们得走了。”她说。

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他知道那就是母亲。

于是他就被带走了,离开了一直生活的那个小镇,坐妈妈男朋友的汽车。

汽车不太好,开开停停,因为他们需要给散热器加水。

他们没处落脚,只能睡在车里和帐篷里。

他们没有钱买吃的,于是就发生了怂恿小孩偷食物的恶劣事件。

再之后呢?托马斯和母亲干脆被抛弃,无处可去了。

然后命运就来了一个大转折,母亲终于决定带托马斯来到了亨利身边。

母亲与亨利

亨利.文,一个有着中国血统的黑人男子,英俊、高大,四十岁,爱上一个小他十一岁的女人(托马斯的妈妈),以有限的热情编纂一部百科全书,也许是托马斯的父亲。

体贴是形容他最贴切的字眼,体贴及钟情。

他有钱、有教养(他彬彬有礼的态度就算放在几个世纪之前也显得“古板”)、拥有一间绅士的实验室,还有从地板堆到天花顶的上千本古老的书籍。他安于自己古怪的世界,而且,尽管后来托马斯和妈妈撒谎,亨利也能全部包容。

这样的亨利让母亲感觉很累,心里负担太重,有时她会说这个男人让人筋疲力尽,但是走投无路的母亲还是选择留在了这里。

《童年漫游者》:父母给孩子最珍贵的遗产,是他们面对生命的态度

亨利是一个几乎完美的父亲。

他给十一岁的托马斯展示了如何用浣熊大便提炼出金子的化学实验。

他用近乎文艺而科学的语言给托马斯上了性教育课程。

以及,在母亲发现十二岁的托马斯偷窃她的衣物时候,托马斯撒了一个非常蹩脚的谎言:“是亨利要我拿的。”“为什么?”“他想要你再买其他的……他从来不喜欢你的衣服。”

于是,母亲带着儿子去向亨利对峙:“托马斯说是你要他拿这些东西的。”

“是我要他拿的?”

“对,是你吗?”

“是汤姆告诉你的?”

“对。”

“那我承认。”他柔声地说,“是我。”

“你要我儿子偷偷到我的房间拿我的衣服?你怎么可以这样?”

“对不起。”

“为什么不告诉我你讨厌我的衣服?”

又是一阵停顿,接着他说:

“汤姆告诉你我讨厌你的衣服?”

“当然。”

“我很抱歉,卡达。”

他们的关系经受住了托马斯的偷窃和谎言,之后仍持续了几个月。

亨利与托马斯

之后母亲搬离了亨利的家。而托马斯因为没有床住(尽管四个月后母亲就用工资又买了一张床)而选择继续留在亨利家。

他们一起谈论哲学书籍,一起做化学实验。

《童年漫游者》:父母给孩子最珍贵的遗产,是他们面对生命的态度

托马斯十八岁那年,他开始跟亨利谈论爱情。

亨利叹了一口气,说:

“这种事会过去的,汤姆。”

如果他谈论起母亲时,托马斯心想,他也叹口气回答:

“这种事会过去的,亨利。”

他会有什么感受?

当时的托马斯并不了解,年纪轻轻地陷入爱河,何其有幸。

“这种事会过去的。”不是对他感情的否定,而是一种同情的表达。

初恋在一个人还没意识到它的美妙之前便已消逝,那不是:

“这种事会过去的,汤姆”

而是:

“(很不幸)这种事会过去的,汤姆(不过如果你幸运的话,还会遇到一份更深入的爱)。”

《童年漫游者》:父母给孩子最珍贵的遗产,是他们面对生命的态度

直到托马斯开始回顾的现在,他才开始理解亨利的激情所代表的非凡的尊严。无可救药地爱着一个还未拒绝你的女人,耐心地等待她的归来而不陷入绝望,忙于生存的细微琐事,翻弄书本,从事没有止境的实验,维系着空虚的内心,就像打扫出一间客房,希望着……相信着……

如果他在二三十岁时找到了生命中的挚爱,他或许会做一段时间这样的事。但是等上几十年?在四十、五十甚至六十岁时还依然如此?多年来他一直认为亨利这一点有些令人鄙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他的想象中,亨利的等待慢慢地从可鄙变成了另一种东西。

当然,他假设现在他对亨利了解得更多,在四十岁时了解了十八岁时无法了解的一个人;但也许假设得太多。难道亨利.文既是当年他所认为的那个荒谬的人,也是那个活在爱的尊严中的人?两者都是?两者皆非?

如今,最诚实的说法是:他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亨利,现在也不理解他,但他被关于亨利死亡的记忆深深触动。

母亲与托马斯

母亲晚年生活中最好的事情是,尽管她爱亨利,却认为离开他后自己更快乐;没有感情负担,她似乎更自在。

她有那个福气。无论她怎么做,都无法破坏亨利对她的感情。只要她愿意,她可以经常来看亨利,也可以很少出现。

这些年来,她的爱与日俱增。

托马斯很想写“她改变了”或“我改变了”或“我们改变了”,但那都是毫无意义的话。我们什么时候不在改变?我们什么时候停止过改变?

母亲仍在改变,尽管她已经过世好几个月了。

仿佛死亡散发着蓬勃生机。

亨利与母亲

某日,亨利在托马斯上班时间拨了一通电话。

“汤姆,我需要你。”

“你没事吧?”

“我?好得很啊。”

“那是怎么回事?”

“我需要你的眼睛。”

“好吧,我明天过去。”

“今晚好不好?”

托马斯赶到亨利家,到处都堆放着书。仿佛一场龙卷风席卷了书房。

亨利让托马斯帮他找一样拉蒙.卢尓写的东西。他已经老到看不清自己写的脚注。

在这个晚上,托马斯依在一位早已死去的作者的思想碎片上,给一个他所爱的男人朗读那些外文单词,心中有种怜悯和鄙夷混杂在一起的感觉。

托马斯不能目睹亨利的这一面:无法自如地掌控自己的身体,一点也不神圣。

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亨利经常打电话找托马斯帮他念书。当他认为自己发现了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法时,便要托马斯帮他准备实验室进行试验。

之后,托马斯找到了种种理由逃避这项尴尬的任务。他去看他的次数越来越少。

《童年漫游者》:父母给孩子最珍贵的遗产,是他们面对生命的态度

母亲生病了。托马斯去看望母亲,才知道是癌症晚期,没剩几天了。

母亲所患的不治之症,竟是亨利一直以来异乎寻常地寻求治疗方法的那种病。

亨利的死亡紧随母亲,只比她晚走一天。

有希望,有信仰

在书的结尾,托马斯也没有详述他的现存状态:他与女友之间的关系。

在本书的最后一段,他写道:

“过往有其形状,但只有拉开距离,它看上去才不那么模糊易逝。假日时日,我会看得更清晰,必要时会再度开始追忆另一段往事。

那是我所能做的事,我的意思是:等待。

其实,如今回想起来,我从很早的时候便开始这么做了:保持安静,观察,等待。

我曾认为亨利的耐心有点儿过头,但我不知道,是否正是等待将我和他联系在一起,因为对他而言,等待就是爱。

我的耐心比不上他,但是,你知道,我相信我也能等待。其间或许有焦虑,有悲伤,但就像亨利一样,当中也有希望……有信仰……

无论时间将带来什么。”(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