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的幽州在什么地方,为何幽州总是成为叛军的根据地?

作者:夏知观史

#历史开讲#

幽州,是大陆古代著名的行政区划之一,和云州并称“燕云十六州”,中国历史上,对于幽州有着诸多的文献记载,例如《禹贡》中便这样描述幽州:“冀州之域,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

而在《周礼·夏官·职方氏》中,则以极为简短的话描述了幽州的方位:“东北曰幽州。”

《春秋元命包》中也如此形容幽州:“箕星散为幽州,分为燕国。”

《尔雅·释地》中解释说:“燕曰幽州。”

上述这种种文言古句都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即幽州的所在。

古代的幽州在什么地方,为何幽州总是成为叛军的根据地?

根据历史学的考据结果显示,在中国古代,称北方为“太阴”,而幽州恰处于北方地区,故以幽冥为号。

那么幽州究竟具体在何处呢?其实,答案已经呼之欲出,古时幽州就是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东北辽宁以及朝鲜北部的部分地区,其历代统治者居住的治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广安门附近。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之中,历朝历代对于幽州的定义和管辖的范围随着王朝的兴衰更迭而不断变化,但幽州的核心所在区域并没有发生改变,那就是如今新中国的首都,北京市。

一、揭秘幽州:源远流长之地

幽州的历史非常之久远,其历史沿革可以一直追溯到先秦时期。

古代的幽州在什么地方,为何幽州总是成为叛军的根据地?

商朝末年,周武王姬发率军推翻商纣王的残暴统治,建立西周,随后根据战功列土封疆,封召公于幽州故地,其号为燕,其范围大抵上囊括今天的河北北部和辽宁一带,待到东周战国时期,燕国与其他六国并称为“战国七雄”。

秦国时期,秦始皇扫六合、一统中国,燕国灭亡,但秦皇沿用了战国时期燕国的建制,仍将此处设为幽州。

两汉时期,幽州下辖的地域范围逐渐扩张,改称为幽州刺史部。

魏晋南北朝时期,多国混战,民不聊生,幽州的辖境也逐步缩小,恢复至两汉前的水平。

隋唐时期,隋炀帝改幽州为涿郡;隋朝灭亡之后,唐朝兴道州县制度,复名幽州,而后又在此处增设东夷都护府,唐玄宗时期,设置幽州节度使。

古代的幽州在什么地方,为何幽州总是成为叛军的根据地?

五代十国末期,后晋高祖石敬瑭甘愿当“儿皇帝”向契丹(即辽国)割土求援,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幽州从此成为中国游牧民族的辖地长达160余年。

两宋时期,辽太宗废除旧时幽州称谓,定名“南京幽都府”,在此历史事件之后,幽州作为一个正式的、官方建制的行政区划被除名,不复存在。

二、揭秘幽州:叛军四起之地

幽州是一个自古以来便磨难苦多的地界,历史上曾经有着诸多叛军势力盘踞于此并以此为据点对当时的正统政权开展攻势,从西汉末年开始,幽州的割据势力便应接不暇、数不胜数,幽州就如同一块炙手可热的风水宝地吸引着无数野心家欣然前往,其中有着成功据守多年、名扬四海的,也有称雄失败,为后世所耻笑的。

古代的幽州在什么地方,为何幽州总是成为叛军的根据地?

彭宠,便是一位凭借其另类的滑稽事迹而在幽州叛军史上独树一帜的人物。

彭宠,字伯通,南阳郡宛县人,东汉一代名仕,出身于官宦世家,才华出众,被皇帝选为大司空士,日后更是被授予偏将军、渔阳太守的头衔,风光无限。

但在西汉灭亡、东汉建立之后,庞宠不满其现状,心生怨恨,起兵谋反,自命为“燕王”,以幽州为大本营,勾结外部匈奴势力,被光武帝刘秀率军讨伐。

未等到光武帝的大军压境,在建武五年,即公元29年,彭宠被自己的三位家奴设计困于府邸,庞宠本想以财富、女人、名誉和地位为引诱骗家奴们放他一条生路,不料计谋被识破,庞宠和其夫人被斩首,家财也被搜刮一空。

古代的幽州在什么地方,为何幽州总是成为叛军的根据地?

元朝有人据此事件创作了杂剧《捉彭宠》,又名《邓禹定计捉彭宠》,以艺术创作的方式给这个失败的反叛增添了一丝戏谑的色彩。

当然,以幽州为本营成功割据一方的叛军和军阀数量远超失败,公孙瓒便是其中一位成功者。

公孙瓒,字伯圭,出身贫寒,自幼聪慧胆识过人,受到幽州涿郡太守赏识,在将官仕途上一路升迁,担任中郎将。公孙瓒以极为坚决的态度抗击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入侵而闻名于世,作战时果决武勇,名震北疆。

在初平四年即公元193年,公孙瓒成功以下克上,击杀其顶头上司刘虞,挟持大汉朝廷派遣来的使者,迫使皇帝封其为北方四州总督,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

古代的幽州在什么地方,为何幽州总是成为叛军的根据地?

然公孙瓒最后在和袁绍的斗争中失利,被困于一座孤楼上,最后引火自焚,令人感慨。

袁绍,也是东汉末年一位曾经占据幽州的豪杰,字本初,汝南汝阳人,出身于东汉末年的名门世家“汝南袁氏”。

在东汉末年群雄四起、天下争霸的过程中,袁绍首先是占据冀州,尔后再夺得了青、并二州的控制权,后于建安四年即公元199年的“易京之战”击败了盘踞于幽州的公孙瓒,统一河北,其势力范围扩张到顶点。

但在南下进军的途中失利,于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中被曹操击溃,两年之后便因病去世。

古代的幽州在什么地方,为何幽州总是成为叛军的根据地?

时光荏苒,时间来到唐朝末年,唐朝著名的节度使、叛臣之一安禄山便是从幽州发家,发动“安史之乱”。

安禄山原本姓氏为“康”,字轧荦山,是大陆少数民族粟特族人,营州柳城人氏,在开元初年,安禄山一家举家由突厥逃往大唐,拜时任幽州都督的张守珪为义父,成为其部下。

天宝年间,安禄山凭借其义父张守珪的推举,在官场上一路扶摇直上,平步青云,连续担任平卢镇、范阳镇(即幽州)以及河东镇三镇的节度使,被册封为东平郡王,坐镇东北。

天宝十四载,也就是公元755年,蓄谋已久的安禄山迫不及待的打着“诛杀宰相杨国忠”的旗号,公然反叛大唐,其势如破竹,一路高歌猛进,大破唐军,接连攻入两京即长安和洛阳,迫使唐玄宗仓皇出逃。

古代的幽州在什么地方,为何幽州总是成为叛军的根据地?

尔后,以幽州为中心建立政权,其号为“燕”(后世称伪燕),自封年号为圣武。

三、揭秘幽州:骠马铁骑之乡

那么为什么幽州会产生如此之多的叛军势力呢?究竟是什么因素能够吸引如此之多的野心家以幽州为据点割据一方、称雄天下呢?这还要从当地的风土人情说起。

幽州,从地理环境来说,可谓是风水宝地。

从经纬度来看,地处中纬度地区,西风带,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较为适合人们在此定居,生息繁衍。

而从地形地势来看,幽州北部有着燕山相护,西部同太行山毗邻,东部和渤海相望,南部则与广袤无垠、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接壤。

古代的幽州在什么地方,为何幽州总是成为叛军的根据地?

燕山和太行山山脉隆起的地势能防范冬季从西北吹来的寒风,使得幽州地区的气温相比于周遭其他地区更为的温暖舒适;东部广阔的海洋能够为其带来充沛的湿润空气,并在山脚下形成降水,滋养万物;南边的大面积的平原地形则可以为大规模开展农作物种植以及畜牧养殖提供优越的条件。

幽州土地在经过历代人的开垦和耕耘之后,成为了一方沃土,在其上不仅可以种植小米、麦子等农耕作物从而形成千里良田,也可以培育丰沃水草造就一望无际的牧场畜养家禽,特别饲养如马匹等善于奔跑活动的、略带野性的牲畜。

再加之幽州东面濒临大海,渤海湾海面平静安定,少狂风巨浪,属天然良港,又有着黄海暖流余脉注入,水温较高且养料丰富,海鱼肥硕而又数量众多、易于捕捞,故而渔业亦极为发达。

古代的幽州在什么地方,为何幽州总是成为叛军的根据地?

于是,幽州便成为了一个盛产米麦、海鱼等粮食作物以及重要战略军备马匹的北国粮仓。

说完了风土,接下来便是人情。

优渥的地理环境为幽州的人民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平原开阔、口粮充沛致使此地易于居住,自然而然也就人丁兴旺、人口众多。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幽州处于南北接洽之地,这就使得此地的人民兼具南北特征。

在身体素质上,幽州子弟有着不输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强健体魄,其尤为擅长射箭骑马,并以此为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便是从幽州子弟中招募而来;在精神品质上,幽州“多慷慨悲歌之壮士”,知孝悌廉耻,崇德尚义,以忠孝励其俗,民风既有彪悍、武勇的一面又有忠义、儒雅的一面。

古代的幽州在什么地方,为何幽州总是成为叛军的根据地?

而且由于常年处于动乱和战火之中,当地的百姓都已经自发的锻炼起自身的武力以自保,从而造成了全民皆兵的现象出现。

彪悍的民风、忠肝义胆的品格、充足的兵员再佐以膘肥的骏马便成就了异常凶悍、强大的幽州骠马铁骑,又称幽州突骑。

幽州突骑以迅猛、快速的奔袭和运动战著称,战术多样,灵活多变,谁掌握了幽州突骑,谁就等于握有了进攻中原地区的资格。

四、揭秘幽州:必争之交通要冲

幽州自古为形胜要冲,军事重镇,乃是兵家必争之地,三面环障,一面通行的地形能够让盘踞幽州的叛军、军阀等地方豪强轻松搭建防御工事,轻而易举的扼守关口,拒敌于门外,极好的地形地势为开展割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古代的幽州在什么地方,为何幽州总是成为叛军的根据地?

反之,幽州面向南方平原的巨大开口则可以让地方豪强在战时随时随地往南迂回纵深,在日常非战时也可以利用平原地形大兴交通运输业,南北来回调运和输送民用和军备物资。

幽州介于南北之间的地理位置,也让其成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桥头堡。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如果少数民族想要进入中原地带,必须要经过幽州,以此地为跳板才有可能成功,这就使得此地的战略意义变得极为重要,历史上只要是尚存一定战略眼光的帝王都会派遣精兵强将固守此地,绝不会将幽州拱手相让。

而从交通运输上来说,隋朝征讨高句丽时,涿郡是屯兵放粮的重要粮仓与兵营,隋朝日后为了兴国运,举国之力修建大运河,运河的终点便是位于幽州中心地带的涿郡,自此以后,幽州成为了沟通南北、横贯东西的一个即为重要的交通要地。

古代的幽州在什么地方,为何幽州总是成为叛军的根据地?

从上述种种条件来看,幽州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坐拥诸多便利条件,如此一个风水宝地成为叛军的心头之好也就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