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作者:光明网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在北京冬奥会开幕100天倒计时之际,用一颗心写着对未来的梦想

新华社记者

欢迎来到奥运圣火,再享受奥运荣耀。

2015年7月,北京和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和残奥会主办权。经过6年多的准备,北京冬奥会迎来了100天的冲刺。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体会议上宣布,北京和张家口已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新华社记者 龚磊

"冰丝带"舞神舟,"雪如意为本"精神......一个从蓝图到现实的冬奥会里程碑;工业场馆与冬奥会场馆、冬奥会筹备和首都发展同舟共舞......"双奥运城"翻开了新的篇章;冰雪运动广泛传播,冰雪产业全面发展......"驱使3亿人参加冰雪运动"的目标,照亮美好未来。

六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曾赴北京参加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并就如何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作了重要指示。

"坚持绿色奥运,共享奥运,开放奥运会,清洁奥运会,确保北京冬季奥运会成为一届精彩、非凡、优秀的奥运会。

"要突出'简单、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全面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认真做好活动组织、活动服务、科技应用、文化活动等准备工作,将疫情风险降到最低。

......

再过100天,全球的聚光灯将聚焦中国北京,奥运会的激情和梦想将在进步的中国重新点燃。北京已经准备好了!中国已经准备好了!

火火点燃,冬奥会冲刺

10月20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怀着奥运精神抵达北京,点亮了中国传统礼仪器具"尊重"造型的仪式火舞台,激起了人们对奥运会再次来到北京、来到中国的热情。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这是2021年10月20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侧奥林匹克塔举行的火灾欢迎仪式期间举行的仪式火灾舞台。新华社记者 张晨轩

这一刻,梦想回到2008年。

策划北京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的音乐家王平菊,专程前往鸟巢北侧的奥林匹克塔,首次见证冬奥会圣火飞越百万英里。"期待100天用燃烧的'鸟巢'主火炬塔点亮奥运历史上第一座'双奥运城'。

"我的门总是敞开的,张开双臂等着你,拥抱有默契,你会爱上这里......"经典的奥运歌曲让人想起了无可比拟的北京奥运会,人们对北京冬奥会的深切期待。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2015年7月31日,市民们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前庆祝北京赢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新华社记者 谢焕池

一直在从希腊为冬奥会做准备的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余励庆说:"火烧到北京,意味着北京冬奥会很快就会起航。全世界的目光再次投向中国和北京。"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北京冬奥会的复杂谜题正在顺利有序地聚集。值此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100天之际,《北京2022年冬奥会暨冬残奥会防疫手册》第一版正式发布。

北京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公共卫生司副司长王全义将《防疫手册》称为《参展指导手册》。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防疫手册》有助于更好地确保运动员和奥运运动员的安全。

10月5日至12月31日,10场国际赛事、3场国际训练周和2场国内测试赛将在北京、延庆、张家口等8个赛场举行。"这是北京冬奥组委首次举办国际试训赛,面对海外参赛者,提出全要素试制,进一步探索疫情防控规律,向世界展示冬奥会筹备工作的最新进展。"北京冬奥组委场馆管理部负责人姚辉说。

早在申办冬奥会时,北京就提出了"以运动员为中心、持续发展、节俭跑步三大理念"。在严格防控措施的准备过程中,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始终。

10月8日至10日,首场国际试赛"遇见北京"速度滑冰在中国公开赛在国家速度滑冰馆举行。根据防疫政策,所有来华人员都要进行闭环管理。国家速滑馆队致力于为运动员提供舒适的场地和热情的服务。"场地宏伟而美丽,疫苗接种措施让我感到特别安全,"在个人项目中获得四枚金牌的荷兰女子运动员格雷维特说。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这是国家速度滑冰博物馆的冰面,拍摄于2021年5月8日。新华社记者 张晨轩

在北京市朝阳区,为运动员和队员、外国工作人员和国际体育组织官员提供住宿酒店,以进行分区、分类和分类。在严格防疫的基础上,酒店最大限度地人性化服务,专营芝士等西餐,以及适合韩国运动员口味的泡菜等。

"参加测试赛的运动员的反馈非常积极。国际奥委会体育总监凯特·麦康奈尔(Kate McConnell)说。

携手共进,共创未来!这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的主题口号,也是全世界的共同声音。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主题标语正式发布。新华社记者 朱焕宗

"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遇见冰雪,共创美好未来'。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冬奥组委常务副主席张建东表示,2022年2月2日至4日,在北京、延庆、张家口开展传统火炬接力活动。约1200名火炬手将燃放奥运圣火,直至梦想成真,走向未来希望。

生态冬季奥运会,人人共享

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兴刚的工作室里,他挂着一张手绘的大草图。"鸟巢",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和雪地摩托雪橇赛道在群山之间脱颖而出。

从北京奥运会"鸟巢"的中国设计主持人到北京冬奥会延庆区总设计师,李兴刚亲眼见证了"双奥运城"北京奥运场馆的诞生与成长。

"以鸟巢为代表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宏伟而富有启示性。李兴刚表示,十多年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纵观绿色奥运、共享奥运、开放奥运、清洁奥运四大理念,北京冬奥会场馆体现出鲜明的时代印记。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这是国家雪地摩托雪橇中心(2021年1月19日拍摄)。新华社记者 张晨轩

"山林场馆、生态冬奥会"是延庆区的总体规划设计理念。自2015年以来,延庆区生态修复工作已经进行了6年。从详细测绘到科学评估再到严格实践,将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打造了"体育与生态共生"的绿色奥运示范项目。

漫步在河北省张家口崇礼冬奥会核心区,山山高耸立,森林凋谢。崇礼区委书记刘雪松介绍,作为冬奥会雪地项目的主要场馆,崇礼每年以"万亩+"的速度绿化造林。"全区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底的52%提高到67%,奥运会核心区的森林绿化率达到80%。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这是延庆区冬奥森林公园(2020年7月2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张晨轩

"冬奥项目为项目未来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灵感。负责30多个冬奥会场馆及配套项目的北京城建集团董事长陈大华表示,北京冬奥会的建设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科技创新,更加注重产业协调和共享发展。

"在建设国家速滑博物馆的'冰带',融合BIM、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建设中,设计雪道,优化山地建筑工地,大量减少树木拔除和土方挖掘回填;

让全民共享奥运成果,一直是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的重中之重。

"冬奥会后,'冰丝带'将着力打造'体育赛事、大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与公益'五大功能的多功能冰雪运动中心,成为人们体验冬季美好生活的新地标。负责"冰丝带"投资和运营的北京国有公司董事长岳鹏表示,"冰丝带拥有近12000平方米的亚洲最大冰面总面积,将成为未来人们的冰雪天堂。"

"以人为本一直是经营奥运场馆的理念。岳鹏表示,"冰丝带"将坚持公益、群众,赛后保证人民进场,打好比赛,享受国家体育馆的服务。

根据《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0》,2018-2019冰雪季中国冰雪游客人数达到2.24亿人次,规模达8000亿元,以冰雪休闲旅游为核心的海量冰雪市场正在形成。我国冰雪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人们在阿尔泰市的综合山滑雪胜地参加毛皮滑雪庆祝活动(2019年1月16日拍摄)。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

在崇礼,2015-2016年冬奥会雪季成功申办,崇礼雪票销售48万人。如今,崇礼镇有7个大型雪场,其中15个获得国际雪联认证。近年来,3万多位崇礼人直接或间接进入,从事相关行业,不再背井离乡打仗,而是在家捡"雪饭碗"。

在延庆,专注于冬奥会和重点产业,近年来开展了10万人培训,拥有6070人获得滑雪教练、裁判员等专业技能证书,近1500人被推荐到北控集团、万科石井龙滑雪场等企业,越来越多的延庆人吃"冰饭"。

"冰雪产业的发展,使延庆区很多人在家门口实现了更高水平的体面就业。延庆区常务副总裁叶大华说,冰雪正在成为金山的银山。

共舞,面向未来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在首钢工厂成立一百周年之际,被称为首钢标志和地标的工厂东门正式向公众开放,市民可以从中穿越首钢,到达新首钢大桥。

岁月是寂静的,时间是有标记的。打开百年老首钢的封闭式大院,实现从工厂到城市的改造。主要钢铁行业因北京奥运会而关闭搬迁,成为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址。从山到海,从火到冰的蜕变之后,首钢再次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这是首钢跳台滑雪,拍摄于2019年11月1日。新华社记者 张晨轩

在成功申办北京冬奥会后,曾多次被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誉为"不可思议"的首钢公园开始了凤凰涅槃之旅。炼铁原料区改造成北京冬奥组委站;精煤车间形成国家冬季运动队训练场"四块冰",金安桥地区成为"科幻之城",焦化厂区在北京服务博览会上大放异彩。

"面积相当于首钢公园北部地区整体租金的75%以上,北京奥运森林公园的一半,各种商业活动如火如荼。首钢集团副总经理梁杰表示:"首钢公园是新时代首都城市更新的新地标,它将继续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典范,促进城市发展,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和旧工业区的复兴。"

和首钢一样,投资运营"鸟巢"、"水立方"、"冰丝带"的北京国有企业也与"两届奥运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鸟巢'代表'中国的形象','冰丝带'代表'中国的计划'。"岳鹏说。

在施工技术方面,"冰带"实现了世界最大跨度的正交鞍形绳网屋面,裂解屋面电缆网架结构的超大封闭电缆"卡颈"技术。12000平方米的冰是二氧化碳制成的"最环保的冰",在绿色、环保、可持续方面为奥运会树立了新的标杆。

在赛后运营中,"冰丝带"将实现场馆的多开发利用,一方面继续加强与赛事组织的紧密联系,争取国际、国内高端赛事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战略合作,积极举办相关体育赛事和群众性赛事,打造"鸟巢""水立方"后奥运场馆运营的又一模式。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更是与发展首都同舞,与时俱进的脉搏与频率产生共鸣。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这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雪"灯光效果(无人机照片,2020年12月19日)。新华社

随着北京郊区延庆成为冬奥会,一座"最美的冬奥城"冉冉升起。小海土山,冬奥会《雪龙》《雪飞燕》如珍珠般璀璨;

"聚焦冬奥会、世界公园、长城三张'金名片',延庆的作品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叶大华介绍,自2015年冬奥会成功举办以来,延庆PM2.5指数已经下降了近一半;

"延庆作为京京的纽带,应成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的桥头堡,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促进京张协调发展、竞争性发展、共赢发展。叶大华说。

"从围绕四个中心建设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到促进冰雪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从促进首都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到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北京冬奥会必将留下丰富的体育遗产, 经济、文化、环境等等。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徐毅之表示,北京冬奥会将为首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持续的动力。

梦想中的北京,爱冰雪

最后一个音符落在冰面上,文静和韩聪刚刚完成最后一个动作。10月15日,他们表演了经典曲目"悲伤河上的金桥",并在北京赢得了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的双人滑冰冠军。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2021年10月14日,中国组合于文静(左)/韩聪参加双短道速滑比赛。同日,"遇见北京"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在北京首都体育场拉开帷幕。新华社记者 朱焕宗

四年前,在芬兰赫尔辛基,"洋葱桶组合"首次将世锦赛金牌挂在脖子上,成为中国第三支双人滑队获此殊荣。但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赛前的脚已经肿到看不见骨头的地步,颜文静吞下了止痛药留在比赛中,以0.43分的成绩与韩聪并列第二。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于文静(右)/韩聪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2017年花样滑冰世锦赛双人滑比赛颁奖典礼上,2017年3月30日。新华社(马特·凯宁)

没有人被刀和枪,但可以制成钢铁。这些年来,于文静、韩聪尝到了荣耀与痛苦、喜悦与遗憾的滋味,但对胜利的渴望却只增不减。韩聪期待在北京开启新的篇章,尹文静更是专横:"北京冬奥会,看我们闪耀!"

冬季奥运会的鼓声一直在响起。在接下来的100天里,中国冬奥会运动员将继续挑选细节,发现问题,为最后阶段的准备。

短跑!这是所有冰人发自内心的呐喊。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2017年12月7日,海盐滑雪队在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的山坡上训练。新华社记者 朱焕宗

在2021-2022国际滑雪联合会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平昌冬奥会冠军吴大静带领队打破北京冬奥会新项目2000米混合接力世界纪录,最终夺得冠军。"我会全力以赴迎接北京冬奥会,努力为我的国家举办最好的比赛。

3月,受伤的中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顾爱玲在2021年自由式滑雪世界锦标赛上获得两枚金牌和一枚铜牌。"参加北京冬奥会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代表中国是莫大的荣幸!"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速度滑冰运动员将于2021年4月7日在国家速度滑冰博物馆的冰丝带上参加"遇见北京"冰上测试活动,在混合采访区进行。新华社记者 朱焕宗

在冬季奥运会的109个小项目中,大约三分之一以前在中国没有运动,当时北京与张家口联手申办奥运会。我国冰雪人参与整个项目并取得历史上最佳成绩作为战争目标,确定了"扩张、定点、精兵、冲刺"战略的准备。6年多来,冰雪运动基础坚实,冰雪运动成绩突飞猛进。

这次活动是举世闻名的盛事,全世界都期待着它。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兼澳大利亚奥委会主席约翰·科茨说,澳大利亚奥委会将派出41名运动员参加北京冬奥会,残奥委会将派出九名运动员和两名导游参加冬奥会。10月14日,英国奥委会公布了首批参加冬季奥运会的运动员。现年34岁的英国名人格雷格·卢瑟福(Greg Rutherford)正在积极探索"跨境"。他是伦敦奥运会男子跳远冠军,目前正在与英国冰球队一起训练。"我知道大多数人会觉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不可能在他们以前从未参与过的运动中赢得奥运奖牌。我想创造历史。"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2012年8月5日,英国的卢瑟福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跳远决赛中。新华社记者 杨磊

奥地利雪橇教练勒·弗里德尔(Le Friedel)期待着球队在冬季奥运会上取得成功:"我们希望在冬季奥运会上赢得所有四个项目的奖牌。跳台滑雪强国波兰也雄心勃勃,滑雪协会官员亚当·马维斯(Adam Marvis)认为,跳台滑雪队有能力在北京赢得奖牌。

"就像东京奥运会一样,北京冬奥会将是一个特殊的冬奥会,今年夏天的经历将使我们能够带领我们的运动员以最好的状态参加北京冬奥会。法国奥委会主席布恩里克斯期待100天后的北京奥运会。

用一颗心做梦,专心致志。随着疫情仍在肆虐,世界更加需要奥运会。

2022年2月4日,当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点亮,当全球冰雪运动员齐聚五环下时,中国将履行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世界将迎来一届"里程碑式"的奥运会......(记者:孔祥新、王涌、纪伟、丁文贤、苏斌、张伟、杨帆、岳冉冉)

资料来源:Xinhua.com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