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火车与阅读的趣味史

据德国之声介绍,2018年恰逢欧洲文化遗产年,为了提升欧盟青年对欧盟的认同感,年内年满18岁的年轻人可以申请参加"发现欧盟"计划,获奖者可免费乘坐火车、渡轮和巴士, 和住宿。不要羡慕他们,这只是一个"锦鲤"福利,只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之前和之后中了彩票,只不过是我们从18岁上大学以来享受的火车票优惠。

此时此刻,享受"五一节"假期的你,想必也在回程的路上。你在穿梭列车上读到什么样的故事?今天,我们来谈谈火车和阅读的小历史。

狄更斯在火车出轨时差点丧命

2007年春节,一名头发浓密、身穿黄色长袍的男子,自称是杜嘉班纳的接班人,在火车站大惊小怪,因为他不买火车票,说其他乘客和铁路工人都是"奴隶",对火车有意见的不仅仅是"国王"。

19世纪50年代,英国艺术评论家约翰·拉斯金

(约翰·拉斯金)

"坐火车,我根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段旅程。它只是被送到另一个地方,与包裹没有什么不同,"他生气地写道。这位来自牛津大学的受过良好教育的艺术家无法接受一群黑色怪物乘坐火车"打包"到乡村的面包上,指着历史古迹,艺术珍品,并评论它们。

艺术家也遵循他的前辈,如歌德等贵族,被仆人陪同,自雇的马船,住宿自然也是在乡村贵族的城堡里,而不是跳蚤虫子,由过分热情的胖女孩来招待小旅馆的食物。

火车与阅读的趣味史

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火车于1830年开通,由.B 克莱顿。

但总有一些人能够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看到历史的方向。喜欢坐火车的海涅,在《马与驴》中

(Pferd und Esel )

在贵族和平民相比白马和驴,面对风疾驰,吹着口哨穿过火车"马深深叹息哭泣/驴子中间/平静地闲置/吃两根草根",高贵的马瑟发抖,担心自己被火车取代,被人类驱赶,丢了食物和草, 将被社会淘汰。平民驴是冷静和闲置的,不在乎,让世界改变,总能靠劳动挣来的米饭吃。马克吐温在马克吐温的"傻瓜出国"中,远在美洲大陆

(《海外的无辜者》,詹洪志译为《包子之书》

钟南山赞扬了这项发明,使乡下们能够以低廉的价格参观水晶宫。

无论贵族们看到钢铁侠是多么默默无闻,火车都是烟雾缭绕的,它咆哮着进入了文学世界。狄更斯对火车没有兴趣,1865年在一次火车出轨中差点死去,这一不愉快的经历促使他写了一篇短篇小说《信号员》

(信号员)

,是有史以来公认的最好的恐怖故事之一。狄更斯把火车看成是吞噬一切的魔鬼,写了一个长篇故事《东北父与子》。

(多姆贝和儿子)

。俄罗斯人Davin Howdo Stoyevsky和Tolstoye分别在作品"Idiot"中

(白痴)

和克鲁兹奏鸣曲。

(克罗伊茨奏鸣曲)

在,安排长途列车开启故事。但托尔斯泰没想到,他生命的尽头也会与铁路有关——八十二岁时,他离妻子出走,死在火车站。

火车与阅读的趣味史

英国画家奥古斯都·埃格(Augustus Egg)的《旅行同伴》(1862年)描绘了火车穿越法国南部时头等车厢的景色。

伍尔夫将火车视为新文学的象征

当安娜·卡列尼娜凝视着前往圣彼得堡的火车上的其他乘客时,她想知道:我到底是什么?是我自己还是其他女人?當我們坐在火車上,看到連續的時刻的圖像時,我們變得多愁善感,或想到古老的感情,或抱怨女性的仇恨,或研究人類的過去和未來,或思考生命的存在和虛無主義。看到铁路边田里的水牛农,在门口吃饭的老人,我们常常想,他看到了我吗?他在想什么?他知道我在看他吗?多年后,我会记得窗外闪过的眼神交流吗?在某个时候,意识到这不仅仅是窗外的风景,而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生活......

这种不间断的转换思维流是针对意识流的品味。1923年,伍尔夫发表了一篇关于现代小说的宣言《贝内特先生和布朗夫人》,在指出现实主义已经不能满足当时人们的需求之后,为新文学树立了典范:一天晚上,她正在赶火车,一个老人面对面地坐在车厢里,打电话给老太太布朗夫人!如果读者在布朗夫人的陪同下,听到断断续续的对话,那么一天之内,你脑海中就会闪过一百万个想法......在伍尔夫看来,火车是新文学的象征。

火车旅行带来了新的阅读需求

长途跋涉,窗外秀丽的风景也会让人感到无聊,在快节奏行驶的列车上,如果没有旅行同伴聊天娱乐,又不想和陌生人交流,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闭上眼睛,以免和对面乘客尴尬的样子。

Wolfgang Schifferbusch,德国学者

(沃尔夫冈·施维尔布施)

在他的《铁路之旅:19世纪空间和时间的工业化》中,他收集了乘客对这种情况的抱怨,一位乘客为《铁路时报》撰文。

(栏杆时代)

,要求修改座椅:"说到铁路车厢的内部安排......我真诚地...建议公众在每辆车上安装一些车厢,以便乘客可以背靠背坐着...这比连续坐三四个小时研究别人的脸要舒服得多,而且你找不到更好的消遣方式。

火车与阅读的趣味史

《鐵路之旅:19世紀時空的工業化》,作者:Wolfgang Schivelbusch,由Jin Yi翻譯,century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7月版。

这位自称"债务约束和旅行监禁的敌人"未能实现他的目标,但地铁后来被改造成平行座位,但他们面对面地相遇。不像我们今天,当人们戴上耳机并沉浸在手机中时,他们基本上可以与周围的人隔绝。当时还处于纯真中的英国人,已经习惯了宁静的乡村,生活在以教堂为中心的村庄,走在西风带气候滋养的无尽草地上,看着雪白的绵羊卷起,一群乡村歌曲的生活,想知道如何自然而舒适地与陌生人分享狭窄的封闭车厢, 更不用说在三个字之后添加微信面具了。

因此,在旅途中,一本适合娱乐的书是必须的,新的阅读需求也随之而来。

敏锐的商人嗅出了商机,首先是W.H.史密斯

(W.H.史密斯)

该公司于1848年在伦敦尤斯顿火车站成立。

(尤斯顿站)

第一个火车站书籍和报摊,W.H.史密斯图书订阅图书馆,开放

(W.H.Smith&Books Subscription Library)

,精英图书销售和订阅业务,根据页面广告的传播,销售范围包括艺术,传记,旅游,小说,诗歌,科技等重要作品,以及主流杂志和评论。

火车与阅读的趣味史

1910年,W.H.史密斯在伦敦国王十字车站的报摊上。图片来源: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Books。

1861年出版的德国小说家恩斯特·菲利普·卡尔·朗格(Ernst Philippe Karl Lange)仍然活着。

(恩斯特·菲利普·兰格)

笔名菲利普·加伦

(菲利普·盖伦)

《圣詹姆斯的疯子》

(圣詹姆斯的疯子)

比如,新书信息之后有很多种,最佳作者的最佳作品销售榜,封底是推广马大中小说的广告。据图书分部称,连同英国的铁路,已经有160多家连锁报摊。并发展海外业务,在爱尔兰都柏林的ThePrincipal火车站设有分支机构。

W.H.史密斯的成功导致其他人效仿,出版商罗德里奇

(劳特利奇)

随后创建了罗德里奇铁路图书馆。

(劳特利奇铁路图书馆)

开展图书销售和租赁业务。在19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黄皮书系列出版时,这是它的辉煌时期。

(黄背)

它包括120位作家的作品,从简·奥斯汀到埃德蒙·耶茨。1853年,该公司以20,000英镑的价格收购了Edward Bouver Lytton。

(爱德华·布尔沃·利顿)

有权发行负担得起的作品版本,第一年只有"爱德华小说自选集"

(我的小说)

售出了两万六千本,作家和出版商获得了丰厚的利润,铁路是一个很棒的地方。

火车与阅读的趣味史

由罗德里奇出版的《爱德华时代小说自选集》的右上角售价为两先令。图片来源:大英图书馆。

在法国,1852年,路易·阿彻(Louis Archer)建立了一个名为铁路的图书馆。

(法国交通图书馆)

书店,在法国政府的许可下,垄断了全国各地火车站的图书业务,直到今天,阿彻仍然拥有连锁书摊"Herree"。

(瑞莱斯)

作家热衷于渲染车厢内躁动不安的原因

高铁让大家意识到说去的欲望,但你很难说不动巢不会动霸王博士的巢穴,让票坐下,我不动。还有那健忘嗨歌的姑姑;渴望分享这一集的偏僻小弟弟;高模仿香港台湾小巧的现场派对...火车之旅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什么"奇迹"比你上车的那一刻更长。另一方面,维多利亚时代的火车乘客可能比你更害怕,因为他们必须处理随时可能发生的躁狂患者 - 甚至可能是他们自己。

火车与阅读的趣味史

火车站,威廉·鲍威尔·弗里思,1862年。在最右边,两名戴着头套的侦探抓住了试图乘火车逃跑的嫌疑人,他穿着整齐,但他鞋子上的泥土出现了裂缝。画家将前景分为三组,每组近90个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阶级,个性,不同的目的地,当然还有不同的故事。图片来源: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

当时,一些医生认为快速移动和摇摇晃晃的车厢是不健康的,容易出现精神躁狂。从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报纸和杂志开始报道火车乘客的奇怪行为,经常描述乘坐火车后看似平静的人,突然失控,躁狂发作,甚至跳出窗户。当时的医学期刊非常关注这种现象,并希望找到一种方法来检测潜在的火车疯子;媒体也热衷于新鲜新闻,开始报道大洋彼岸的"英国火车狂人"的故事。然后,一名"美国旅行者"在火车上拿了一把左轮手枪,因为害怕遇到一个疯子。

有人在火车上有狂躁发作,当然也有小偷小摸和阴谋杀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侦探故事一定非常令人兴奋。推理作家不会放弃这种优秀的素材,拼命地加油醋,夸张地渲染出这种陌生环境的不安境地。

火车与阅读的趣味史

1889年《警察图解》中的一幅插图描绘了一名躁狂的乘客试图从火车上跳下来。图片来源:大英图书馆。

最著名的推理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的《东方快车谋杀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是火车推理故事的经典之作,她乘坐豪华巴士前往千禧年的古都伊斯坦布尔,带着看似毫无联系的乘客,一个离奇死去的书商,以及伟大的侦探波罗(Polo)的细致推理,他以为真相即将大白, 但越来越令人困惑,每个人都有他缺席的证据,每个人都被怀疑。

正如推理小说中经常发生的情况发生在海滨小镇、沙漠城堡、悬崖上一样,这些地方,就像马车一样,远离主流社会的封闭空间,暂时避开了主流社会的法律和道德监督,犯罪很容易滋生。正是这种环境,让像波罗这样退休和未使用的侦探放开他的手脚,向上移动法律和道德界限。同时,这种情况也远非先进的技术,侦探的细微观察和细致的逻辑成为破案的主要工具,剧情更加引人入胜。

火车都是《她的蓝色火车之谜》和《ABC谋杀案》中的重要线索。正如亚瑟·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所写,火车旅行往往是犯罪的现场,而《巴什维尔的猎犬》(The Hound of Bashville)就是火车用来揭露或隐藏罪恶的经典例子。在铜山毛榉案中,福尔摩斯要求华生查看犯罪当月英国的所有火车记录,犯罪和案件都受到火车的影响。火车在威尔基·柯林斯的许多故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火车与阅读的趣味史

贯穿整个案例的ABC铁路指南是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铁路旅行手册。

封闭的车厢帮助作家揭露人性

2018年电视剧《莫斯科行动》让观众深入了解了1990年代初中俄国际课堂上发生的骇人听闻的犯罪活动,不少家长再次用老话教孩子出门"防人心出门"。

不像火车站进出的不确定性很大,人来来往往,虽然车厢在移动,但在一定时期内,车厢是比较封闭的。曾经像"中俄火车抢劫案"中一样,火车进入蒙古,在没有警察监督的情况下处于法外场所,或者在紧急情况下,如沙漠出轨、深山泥石流、沙漠暴风雪等,或者像电影《釜山线》那样的尸体入侵,很容易形成道德上合法的"无人区"。

马克吐温的《火车上的手杖》描绘了一群衣冠楚楚的美国绅士,在被暴风雪停下的火车上,为了解决食物问题,经过严格的民主程序,他们被选为食物伴侣,包括所有权,重新考虑,修正案,自由讨论,投票修正案选举 - 他们自己有权投票, 面对其中,面对自己的评论,自然会被可怜的肉食受害者拒绝。读完后,它令人毛骨悚然,令人恐惧。虽然作者打算嘲笑美国式的议会民主,但它让人想起八年前的短语"如果我们其他人想要生活,就必须沾满鲜血"。此外,托马斯·曼恩的《火车事故》、穆斯塔川龙的《橙子》、黄春明的《看海的日子》都是车厢里人性的杰作。

火车与阅读的趣味史

《火车上的手杖》(The Cane on the Train),1868年发表在《百老汇年鉴》(Broadway Annual)上。图片来源:Word Press。

运营商的社交图片

快速流畅的高铁不仅象征着中国惊人的速度,也承载着中国人的骄傲。回顾历史,近代以来,中国人对铁路的感情相当复杂。从被清政府买下后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完全拆除,再到潇渝铁路上的马马拉列车,再到詹天佑为恢复民族尊严而设计和修建京张铁路。从导致武昌推翻清政府的保禄运动,到孙中山的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即铁路的复兴。就这样,火车与现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纠缠在一起。

虽然火车作为一项先进技术是圣贤们所期待的,但这项技术的拥有者也在欺负我们的力量,当然还有情感上的阻力。比如,吴伟人的"后石"、"文明境界"对老年轻人准时上车,多了责备,认为不是普遍的人性,不能遵循人们的需求,乍一看,还以为是强人阻挠高铁的忏悔宣言。及时守时是工业文明下人们生活的必要标准,它是保证铁路的准时性,各地之间的时钟也得到了统一。追求进步文明,吴伟人,但老青年称其为"野蛮之道",正如陈建华所说,是"文化抵抗"。陈的《新酒印》、孙伟功的《旅行》和冯伟军的《旅行》分别展现了火车在社会变革和妇女解放方面的象征意义。

火车与阅读的趣味史

陈蝴蝶的《新酒标记》发表于1917年出版的《小说画报》。形容老"上海漂流"赵波人在上海没有混了名堂,坐火车回杭州"跑救国",以从早期人的混乱中获利。火车离开了,车上无耻吹牛的政客,冒充学生,自称是辛亥宫的混血老妇人,以及报纸编辑、商人、商人等人物,在早期的公民社会中形成了真人秀。图示赵博仁不情愿扔两块钱买了新厕所,搬进车里,回到杭州家使用。

改革开放后,不同社会群体因经济文化差异开始造成隔阂,阿成小说《沉睡》,善良朴实,渴望文化的河南战士,读诗集却冷漠无礼的女性文清,热情的乡下师傅,游唛干部"我"。虽然在同一辆车里,但显然是四个群体无法相互理解,尤其是河南军人和女文清的冲突情节,也显得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和误解不断加大,曾经温暖过农业社会,就这样消失了。

诗人余健的散文《火车残骸》非常精彩,真正做到了高铁普及前对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中国火车最生动的描述。购票前的恐慌,出发前父母的过度紧张,车站的混乱,上车后复杂的人际关系——无端的热情会导致猜疑,但过度的疏离会导致孤立和更严重的后果:如果有人公然无视这种安全感的保护,拒绝加入六人行

(指卧铺车厢内的六人)

,自我下降高,那么这个人会立即成为公敌,孤立无援;中午卖米的车来了,没有提醒他,他饥肠辘辘的肚子呼啸着睡着了;有人交出了他的财产,假装看不见;他去厕所,不得不扛起财产,没人想找他......在远离同龄人、熟人、同事、领导、从不固定、总是行动不便的场合,一个人本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却发现自己还是放不下手,而他离开任何地方的群众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诗人所描述的人物、场景和情感,都是那么直接,那么真实。据估计,每一位有绿色汽车经验的读者都会大加赞赏,回忆起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改革,在巨大的变化中,炙手可热的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的缓慢转型。

火车与阅读的趣味史

《火车上的阅读》,爱德华·克拉克著,1949年。图片:生活。

阅读,就像铁路之旅一样

作为一名乘客在飞机上,被困在2万英尺的狭窄座位上,太"离地",太难说"靠近地面"的真实感受;

所以,今天,我们仍然相信火车永远是阅读体验的最佳隐喻。由于火车足够近,可以让人们很好地看到窗外的景色,因此也可以保持适度的安全距离。就像读者和书的关系一样,没有更多的投资负责这个角色。很多作家写作时,同样追求这种又近又远的距离,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写书,与角色发展关系密切。伍尔夫1919年的短篇小说《哀悼》。。

(同情)

这种微妙的关系在以下方面得到了准确的描述:

在一列特快列车上,我看到了山丘和田野,我看到一个拿着镰刀的男人,当我们经过时,他抬头越过栅栏,几个恋人躺在草地上,毫无畏惧地盯着我。一些负担被放下,一些障碍被消除。

新京报记者 何阿楠 实习生 王赛北

编辑: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