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罗德尼”号战列舰击沉“俾斯麦”,一战成名

“罗德尼”号战列舰击沉“俾斯麦”,一战成名

1921年,当基于M3计划的N3战列舰计划完成时,五大海军大国在华盛顿特区召开了一次关于太平洋地区国际秩序和海军军备的国际会议.C海军造船机构负责人尼廷森·丹科特(Nitinsen Dancott)敏锐地意识到主舰的排水量将限制在35,000吨以下。 因此,他要求造船机构开发一艘新战列舰,最大吨位为35,000吨。

由于对战列舰巡洋舰的关注,造船局尽一切努力设计了新的战列舰巡洋舰,但一个转折点为新战列舰的诞生提供了机会。在华盛顿会议的谈判中,日本敦促保留其即将完工的"瑶"级战舰,最终英国、美国和日本相互让步,日本可以保留并继续建造"长门"级战舰,美国可以完成两艘在建的"科罗拉多"级战舰,英国被赋予了建造两艘新军舰的目标。

1922年2月6日,《华盛顿海军条约》正式签署,各海军强国的海军力量受到严格限制。正是在条约签订当天,英国议会批准了一项提案,即在1931年之前建造两艘战列舰,这将弥合皇家海军与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差距。到当年9月11日,O3b(O3b方案是"A","B"两个主炮塔都是装填设计,后面的"X"和"A"炮塔都位于同一平面上,三个炮塔都是三角形布局。尽管布局怪异,但O3b的设计缩短了弹药库中装甲带的长度,有助于减轻整体重量,最终被选中)基于新的战列舰设计被正式采用,奇怪的"纳尔逊"级战列舰诞生了。纳尔逊级战列舰有两艘船,纳尔逊和罗德尼。

“罗德尼”号战列舰击沉“俾斯麦”,一战成名

纳尔逊水平面的主炮齐射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纳尔逊级主要用于阻止德国大型军舰进入大西洋进行突破行动。在此期间,罗德尼号参加了挪威战役,并在战斗中受伤。1941年后,纳尔逊级开始担任护航任务,罗德尼号参加了俾斯麦号周围的战斗,成为击沉该舰的主力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成功。

1941 年 5 月 24 日,皇家海军的胡德号巡洋舰和威尔士亲王号在丹麦海峡拦截了德国舰队。在这场巨大的战斗中,"胡德"号被"俾斯麦号"击沉,"威尔士亲王"号受伤。当它停靠在斯卡帕湾时,罗德尼号经常与胡德号停靠,两艘船上的许多人都是朋友,他们没想到皇家海军的骄傲会在几周后沉没。.m 13点,罗德尼号航空母舰接到海军部的命令,立即转身加入母国舰队,拦截俾斯麦号航空母舰。

尽管未能在美国进行维修,但罗德尼号保持了超过20节的高速,这对该船的发动机组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长时间过载,Rodney上的锅炉发生了严重故障,由于通风不良,它所在的锅炉室上升到50度。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整治战斗,巨型战舰继续高速冲向战场,而后面的三艘驱逐舰则因海况恶劣而越陷越远。尽管失去了驱逐舰的保护,但罗德尼号航空母舰并不担心遭到德国潜艇的攻击,汉密尔顿船长认为这艘潜艇不适合潜艇战。在航行中,罗德尼让无线电保持静音,这样他就不会透露自己的下落,以免吓到蛇。

“罗德尼”号战列舰击沉“俾斯麦”,一战成名

(上图)1945年罗德尼号航空母舰的两幅画像

1941年5月25日,一直高速移动的罗德尼号航空母舰减速并等待其后面的驱逐舰,向坐在乔治五号航母上的海军上将托维发出了一封非常简短的电报。1100时,托维要求所有军舰向北搜索俾斯麦号。汉密尔顿在罗德尼号上,在研究了俾斯麦号应该前往法国的布列斯特港后,他想向托维通报了他的想法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舰队开始向东北方向搜索。尽管失去了目标的确切位置,罗德尼仍然以21节的高速向东北方向前进。

1941年5月26日.m 10点35分,俾斯麦号被卡塔琳娜水上飞机发现,当天下午,罗德尼号也被一架德国飞机发现。傍晚,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的剑鱼鱼鱼雷飞机对俾斯麦号发动了鱼雷攻击。俾斯麦号最终被三枚鱼雷击中,其中一枚击中了船舵,导致舵角卡在15度,因此该船开始在海上盘旋。

5月27日上午8.m,罗德尼号和乔治五世号在海平面上发现了桅杆,后来确认它是重型巡洋舰诺福克号。不久,诺福克号发现了漂浮在海上的俾斯麦号,并立即将目标位置发送给了船只。接到消息后,罗德尼和国王乔治五世立即转身,他们很快就找到了目标。0843时,国王乔治五世首次向25,000米外的俾斯麦号开火。0847时,罗德尼号从两个炮塔"A"和"B"中用六门406毫米主炮向目标开火。由于精确测量了目标之间的距离,罗德尼的第一轮射击落在距离俾斯麦海约160米的地方,第二轮射击飞越目标,第三轮射击对目标造成交叉射击。

.m 8点49分,当罗德尼开火时,俾斯麦号开始反击。通过识别罗德尼,俾斯麦号将其火力集中在对自己构成最大威胁的目标上,其第二轮串联射击在目标上形成了交叉火力。罗德尼的第四回合标志着俾斯麦的命运逆转,其中一枚炮弹击中了它。在0902时,一枚406毫米炮弹以俾斯麦号的"B"炮塔为中心,刺穿了炮塔的顶部装甲并在内部爆炸,导致整个炮塔失去战斗力。与此同时,另一枚406毫米炮弹落在俾斯麦"A"和"B"炮塔之间,暂时失灵。罗德尼发射的"罗德尼"号击退了俾斯麦号主炮的一半火力,充分展示了其炮弹的威力。

击中俾斯麦号后,英国军舰越来越精准,不同口径的炮弹落在俾斯麦号上,迅速摧毁了上层甲板和大部分火炮。当与目标的距离减少到不到10,000米时,罗德尼号上的152毫米子炮加入了战斗。当距离减少到2,700米时,罗德尼号发射了两枚鱼雷,右侧有鱼雷发射管,其中一枚击中了俾斯麦号,这是海战史上唯一一次战列舰用鱼雷击中战列舰。

“罗德尼”号战列舰击沉“俾斯麦”,一战成名

纳尔逊级406毫米主炮塔的布局图(上图)

.m 10点以后,英国军舰的饮用水越来越少,留下漂浮在海中的燃烧的俾斯麦号。由于缺乏燃料,罗德尼号和乔治五世国王号返回,多塞特号重巡洋舰最终用鱼雷击沉了俾斯麦号。在与俾斯麦的战斗中,罗德尼共发射了378枚406毫米炮弹,其中40枚被击中,射程为每分钟1.6发子弹。在战斗中,只有一枚150毫米炮弹击中了罗德尼号,但它的破坏力小于主炮的最大后座力。

能够参加击沉俾斯麦号的战斗对罗德尼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荣誉。

摘自英国军舰全史(上下卷)

“罗德尼”号战列舰击沉“俾斯麦”,一战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