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喝奶”到“吃奶”,奶酪进入混战时代

作者:食部尚书

1992年,美国米高梅影业《猫和老鼠》被引进中国,国人看到老鼠杰瑞为一块奶酪大费周章。这部多集动画片播放至今,很多人总是好奇,杰瑞为什么会对那块黄色块状物情有独钟。

动画里的大孔奶酪,原型就是著名的瑞士埃门塔尔奶酪,一种有气孔、口感很皮的奶制品。

从“喝奶”到“吃奶”,奶酪进入混战时代

现在,这种奶制品已经走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大到汉堡、披萨里的芝士片,小到儿童手里的奶酪棒。

伴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断交流,奶酪开始进入国人的视野和生活中,各类零食化、餐饮化的奶酪产品,如焗饭、奶酪火锅、芝心披萨、半熟芝士甜点等也在悄然改变着人们对奶酪的印象和态度,推动着中国奶酪行业的持续增长。

1、奶酪站上乳制品消费风口

乳制品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传统品类增长渐缓、新兴品类层出不穷,对于乳企来说需要寻找新的细分市场。

乳制品及健康饮品是大众日常消费品,伴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者购买力持续提升,乳制品的市场渗透率将不断提高,整体消费规模呈持续增长趋势。

而在新时代深化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的加大、消费升级的加快,加之疫情加速了乳业消费从“喝奶”到“吃奶”的转变,奶酪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从“喝奶”到“吃奶”,奶酪进入混战时代

奶酪营养价值丰富、附加值高,被称为“奶黄金”,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细分市场。

“喝好奶”的饮食习惯经过多年的推广,已经逐渐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之中,但是乳制品摄入量仍然未达标准,与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差距。

这与国人还未正式建立起“吃好奶”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对乳制品的消费还比较单一。

而在推动人们逐渐从“喝好奶”向“吃好奶”的消费习惯转变之际,奶酪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在奶酪最初进入国内市场的时候,主要的销售途径其实就是快餐店、烘焙店以及西餐厅等餐饮渠道,目前中国奶酪消费仍然以烘焙餐饮为主。

从“喝奶”到“吃奶”,奶酪进入混战时代

在餐饮逻辑中,奶酪充当配角、佐料,消费者在餐饮逻辑中食用奶酪的习惯大多被动产生。

因为消费者并没有养成主动参与到奶酪消费的过程中,所以国内奶酪市场成熟的过程比较缓慢。

目前,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根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004年~2018年这14年间,复合增速更是高达22.5%,2019年乳制品消费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元,达到4196.3亿元。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5.3亿元。

增量来看,伴随技术进步以及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乳制品消费结构由液态奶向更为营养、健康的酸奶和奶酪等品类升级趋势愈发显著。

尽管增速很高,但大陆奶酪人均年消费量却很低,相关数据显示,奶酪在大陆仍处于起步阶段,人均年消费量只有0.51千克。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妙可蓝多餐饮工业系列增长能够达到72.74%,而家庭餐桌系列的增长却只有6.31%。

从“喝奶”到“吃奶”,奶酪进入混战时代

对比饮食习惯相近的其他亚洲发达国家,日本和韩国的人均年消费量已分别达到2.66kg和3.23kg。

从奶酪占乳制品消费比例来看,目前大陆奶酪消费仅占 1.5%,但饮食结构相似的日本和韩国已分别达到18%和47%。

从“喝奶”到“吃奶”,奶酪进入混战时代

然而在4000亿级别的乳制品市场中,大陆乳制品消费仍是以液态奶为主,其中常温白奶占据主流。但是随着乳制品结构化升级,奶酪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成为乳企新看中的细分增长市场。

2、奶酪市场迎来混战

作为营养成分最高的乳制品之一,奶酪一直被称为“奶黄金”。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在欧美国家被称为“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乳业皇冠上的明珠”,至今仍延续着强大的生命力。

而发展奶业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也成为增强国民体质、尤其是改善青少年营养健康的关键举措。

不得不说,奶酪营养价值较高、口感丰富、使用场景广泛,而且与乳制品消费升级相契合,确实是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市场,因此也并不奇怪为什么乳企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奶酪市场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和扩大,离不开乳企对餐饮和零售渠道的布局,既丰富了消费场景,又让更多的消费者认可和接受奶酪产品。

乳企也从奶酪市场中获益颇多,在享受奶酪带来的红利时,还能丰富自身的产品品类,进军奶酪市场可以说是实现了“双赢”。

近几年,奶酪逐渐为消费者所喜爱,尤其是儿童奶酪产品。目前儿童奶酪产品大都以奶酪棒的形式出现,且很多品牌在进行促销活动。

而在本尚书看来,促销活动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加入,儿童奶酪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正因如此,为了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奶酪在包装设计上往往与知名动画联动,采用可爱的卡通形象。

说到奶酪,第一个想到的企业应该是专注于奶酪事业的妙可蓝多。妙可蓝多是国内唯一一家以奶酪为核心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自从2016年转型奶酪业务后成效显著。

从“喝奶”到“吃奶”,奶酪进入混战时代

以儿童奶酪棒搅活了一个百亿市场,并不断推出新的奶酪产品如马苏里拉奶酪、芝士片、手撕奶酪等,已经是国内奶酪产品的代表之一。

而伊利、蒙牛、百吉福、妙可、光明、奶酪博士等众多品牌都拥有自己的奶酪棒产品。

奶酪棒这一产品瞄准了儿童零食场景,主要针对年轻父母。相比过去,新一代的父母更加注重儿童健康成长,在为孩子挑选零食时往往会有更高的要求。

奶酪棒则凭借其作为“浓缩牛奶”的高营养价值在零食市场找到了开口,销量迅速增长。

新兴品牌也在资本助力下不断涌现。2020年6月,儿童奶酪品牌妙飞获得经纬中国A轮投资,同年12月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从“喝奶”到“吃奶”,奶酪进入混战时代

在“奶酪博士”母公司上海牛酪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可以找到万物资本一期(香港)有限公司等投资机构的身影。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大陆目前有超1100家经营范围含“干酪、奶酪、芝士”,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和迁出的奶酪相关企业。

2019年,大陆奶酪相关企业年注册量达到顶峰,超过250家。2020年,新成立的奶酪相关企业超过180家。

近几年疫情频发的背景下,消费者居家烹饪频次增长,恰恰给了奶酪一个全新的机会。

现在,奶酪产品不仅在即食消费场景里做大,还进入家庭佐餐、餐饮工业等消费场景。

从“喝奶”到“吃奶”,奶酪进入混战时代

奶酪蛋白质、钙质分别是牛奶的10倍和8倍,乳糖不耐者也可以食用,覆盖人群更为广泛,加上国内奶酪生产技术提升、冷链物流的完善,共同形成如今奶酪火热的基础条件。

从本质上讲,奶酪就是浓缩的牛奶,是一个西方文化的产品。因为中西方巨大的饮食差异,所以我们很难接受硬质奶酪。

但是,同样作为亚洲国家,韩国的人均奶酪消费已经达到了3.5公斤,主要就是把西式的奶酪和本国的饮食做了结合,比如芝士年糕等。

对比西方,各种奶酪铺满超市柜台,奶酪既能当调料又能当配菜还可以当主食,不管是切片切块切粒,还是冷着吃热着吃,泛用度堪比食用盐。

不过国内市场想要达到这种程度,道阻且长,国内奶酪如何发展,仍是一个颇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食部尚书】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