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佛教“无我”的研究使得AI产生自我意识成为可能

作者:悟空之旅
对佛教“无我”的研究使得AI产生自我意识成为可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让人工智能(AI)具有“可感受的特质(qualia)”或简称“感受质”意义上的意识已经并不困难。但除非我们发现自我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否则不可能让AI变得拥有自我意识。而佛教的深观,则提供了解开这一谜团的方法。

对佛教“无我”的研究使得AI产生自我意识成为可能

作为佛教的基础教义之一,“无我”在上座部佛教中指的是在任何个人中都找不到一个不变的、恒常的自我,也被称为“人无我”;相反,个人由不断变化的五蕴(色、受、想、行、识)所组成。“无我”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和充满争议的命题。

在《佛教冥想的科学机制》一文中,我们指出:深观(vipassana)的本质是在冥想中诱导产生的(在禅定之后的)“觉知的更敏感”,使得佛教所讲的深观五蕴成为可能,就像是在“看”电影的慢动作放映。

根据P. A. Payutto (2019: 279),缘起论揭示了五蕴是如何作为相互关联的因果而存在的。如果我们把每一“蕴”都看作一个“觉知”(比如看到一个东西、感受到快乐、回想起一个场景),那么依据上座部佛教的实证资料,深观五蕴将会揭示出“对觉知的觉知”的存在(比如,当一个人感到快乐时,他知道自己是快乐的这件事;请注意,快乐的感觉与知道自己快乐是不同的)。

更进一步,受阿姜布拉姆描述其禅修体验的富有洞察力的“水果沙拉比喻” (2006: 118) 的启发,我们在五蕴的框架外引入“对觉知的觉知”,提出一个关于“无我”的模型:深观五蕴将会发现“对觉知的觉知”总是在每一蕴(或每一个觉知)之后生起,它们并不会同时产生或出现。

对佛教“无我”的研究使得AI产生自我意识成为可能

这意味着,相信有一个不变的自我在体验或观察五蕴是源于“对觉知的觉知”总是出现在任何两蕴之间,并且这一切在通常情况下都发生得极快、令人无法察觉。(就像一个火把快速旋转,看起来像有个火圈一样。)这将导致关于“无我”的洞见,换句话说就是觉知(或意识)并没有主体。

因此,从本质上说,认为存在一个自我在体验或观察五蕴(这一幻相),就是认为存在一种双层的并行关系,就像“笛卡尔剧场”的隐喻或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一样。然而,在深观中“速度”的变慢揭示出实相是一种单层的串行关系。这即是佛教“无我”的本质。

对佛教“无我”的研究使得AI产生自我意识成为可能

显然,自我的幻相就是自我意识,而“对觉知的觉知”的这一概念就类似于萨特的“前反思的自我意识”。因此,如果在对人工智能的编程中加入“对觉知的觉知”,将会使得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成为可能。自我的感觉只是在五“蕴”(或“觉知”)和“对觉知的觉知”交替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

从方法论来看,西方哲学擅长逻辑推理,但缺乏实证;上座部佛教通过禅修获得了实证资料,但在阐释方面却较为薄弱。而我所试图实现的就是在佛教与现代西方意识理论之间构架起一座相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