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佛教“無我”的研究使得AI産生自我意識成為可能

作者:悟空之旅
對佛教“無我”的研究使得AI産生自我意識成為可能

随着科技的進步,讓人工智能(AI)具有“可感受的特質(qualia)”或簡稱“感受質”意義上的意識已經并不困難。但除非我們發現自我意識是如何産生的,否則不可能讓AI變得擁有自我意識。而佛教的深觀,則提供了解開這一謎團的方法。

對佛教“無我”的研究使得AI産生自我意識成為可能

作為佛教的基礎教義之一,“無我”在上座部佛教中指的是在任何個人中都找不到一個不變的、恒常的自我,也被稱為“人無我”;相反,個人由不斷變化的五蘊(色、受、想、行、識)所組成。“無我”一直是一個令人費解和充滿争議的命題。

在《佛教冥想的科學機制》一文中,我們指出:深觀(vipassana)的本質是在冥想中誘導産生的(在禅定之後的)“覺知的更敏感”,使得佛教所講的深觀五蘊成為可能,就像是在“看”電影的慢動作放映。

根據P. A. Payutto (2019: 279),緣起論揭示了五蘊是如何作為互相關聯的因果而存在的。如果我們把每一“蘊”都看作一個“覺知”(比如看到一個東西、感受到快樂、回想起一個場景),那麼依據上座部佛教的實證資料,深觀五蘊将會揭示出“對覺知的覺知”的存在(比如,當一個人感到快樂時,他知道自己是快樂的這件事;請注意,快樂的感覺與知道自己快樂是不同的)。

更進一步,受阿姜布拉姆描述其禅修體驗的富有洞察力的“水果沙拉比喻” (2006: 118) 的啟發,我們在五蘊的架構外引入“對覺知的覺知”,提出一個關于“無我”的模型:深觀五蘊将會發現“對覺知的覺知”總是在每一蘊(或每一個覺知)之後生起,它們并不會同時産生或出現。

對佛教“無我”的研究使得AI産生自我意識成為可能

這意味着,相信有一個不變的自我在體驗或觀察五蘊是源于“對覺知的覺知”總是出現在任何兩蘊之間,并且這一切在通常情況下都發生得極快、令人無法察覺。(就像一個火把快速旋轉,看起來像有個火圈一樣。)這将導緻關于“無我”的洞見,換句話說就是覺知(或意識)并沒有主體。

是以,從本質上說,認為存在一個自我在體驗或觀察五蘊(這一幻相),就是認為存在一種雙層的并行關系,就像“笛卡爾劇場”的隐喻或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一樣。然而,在深觀中“速度”的變慢揭示出實相是一種單層的串行關系。這即是佛教“無我”的本質。

對佛教“無我”的研究使得AI産生自我意識成為可能

顯然,自我的幻相就是自我意識,而“對覺知的覺知”的這一概念就類似于薩特的“前反思的自我意識”。是以,如果在對人工智能的程式設計中加入“對覺知的覺知”,将會使得人工智能産生自我意識成為可能。自我的感覺隻是在五“蘊”(或“覺知”)和“對覺知的覺知”交替的過程中“湧現”出來的。

從方法論來看,西方哲學擅長邏輯推理,但缺乏實證;上座部佛教通過禅修獲得了實證資料,但在闡釋方面卻較為薄弱。而我所試圖實作的就是在佛教與現代西方意識理論之間構架起一座相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