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子柒 归来 ,又有一些人要嚎叫了。

作者:李言殊

2021年7月14日,李子柒停更距离今天已经有500多天了。在这期间,没有涌现出一个与她相当的视频博主,2017年八月李子柒在外网YouTube发布了第一条视频,

李子柒 归来 ,又有一些人要嚎叫了。

到21年三月时,她在YouTube上已经有1460万订阅者。124条视频最高浏览量是8586万,前十的浏览量均在3000万以上。

不说自媒体号呢,就是官方号都没有达到这个1/10。大家觉得我们的外宣工作做的如何?可以在评论区发表你们的看法。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精英群体不再是国家叙事的唯一生产者。各种非官方的人开始成为外交主体,民众力量凸显。

传播等于权利,这种新技术带来的权利使得个体也能像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一样,成为跨越国家文明的传播明星。

于是,公共外交成了文化主体,这也是提升国际话语权,塑造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

李子柒 归来 ,又有一些人要嚎叫了。

缺乏文化价值观内容的公共外交可能会对国家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李子柒到底有多重要,就不言而喻了,我们急需要更多的“李子柒”来让世界认识中国人民,是热爱生活,拥抱自然的。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被某些西方势力扣帽子抹黑,丑化,被那些海外媒体及其绞杀正面形象。

其实,刻意的宣传很容易引发误会,民众其实往往都不喜欢官方的言论,但是对于个人的点滴,却能报以极大的感同身受。

李子柒的短视频让“中国故事”更能打动海外观众。在她的视频里,中国元素是背景,美好的形象隐性的传播成功。

现代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焦虑,飞速发展的科技与急剧变化的社会使得旧有意义,价值不断被消解。

人们感到无所归于根源在于现代科技在解放人类的同时也在异化统治人类。

西方人焦虑了几十年,所以他们环保组织动保组织那么的极端。

我们中国因为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所以很多人对于李子柒无感,这也很正常。

因为你不焦虑,你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里泡着

都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梭烟雨任平生”

但西方人尤其是文化上缺乏诗意的民众,每天单调的生活和无聊的肥皂剧早就没意思了。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哪见过这诗情画意的仪式感?

西方精神匮乏的人就爱看这个,并且李子柒的原生态食材和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也完美符合了现在西方中产的追求。

李子柒 归来 ,又有一些人要嚎叫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文化输出就成功了。美食,手工,文化,非遗这些都展现了中国的美好,李子柒的视频并非只是中华文化的器物,更有这些载体背后的中华文化。

李子柒 归来 ,又有一些人要嚎叫了。

但是李子柒最大的价值是在于赚到了钱,这会让中国文创视频变成一门出海产业,这也是海外各大势力焦虑的事。

偶然的惊鸿一瞥不算什么,但成熟的产业链可以源源不断的产出,据第三方平台估算,李子柒每月在YouTube上的广告费达到367.41万美元。更不用说这个品牌能在海外取得的收益。

李子柒 归来 ,又有一些人要嚎叫了。

她带动了国内一大帮人涌向海外战场。所以官方如此罕见的力挺一位自媒体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子柒 归来 ,又有一些人要嚎叫了。

而这么一员猛将,国内有些人是怎么评价的呢?

嫉妒挑刺,最搞笑的是某些人打着真实的旗号说四川的农村生活不是这样的,农村生活苦的很。那外国的那些宣传片哪里真实呢?你为什么不把你最丑陋的一面展示出来呢?

况且,李子柒的视频拍的就是一些人向往的生活,一个视频博主既不是官方,也不是纪录片制作者,一帮人给她扣什么虚幻精致的帽子。农村有多种多样,不选择美的 选择你嘛吗?

你不去占领宣传高地,就会有别人替你占领。

你不去宣传美丽的中国形象,人家韩国人越南人就会帮你宣传呀。

不见李子柒停更了以后,内网外网冒出了多少仿冒的人?

李子柒 归来 ,又有一些人要嚎叫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