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八上庐山之谜

作者:鄱湖听风

1946年6月底爆发全国性内战后,近一年的共产党和谈取得成功的希望破灭了,但蒋介石和美国驻共产党特使马歇尔都不想宣布谈判破裂,而是继续积极与中国共产党谈判。蒋介石想利用和谈作为烟幕,欺骗舆论,掩盖自己的军事攻势,把内战的扩大归咎于共产党。马歇尔拒绝主动退出转移,以继续实施美国帮助蒋介石反共阻止苏联,但要求蒋介石做出一些让步和民主改革的对华政策。这种矛盾的对华政策最终导致马歇尔失去了公正性,成为蒋介石的帮凶。为了帮助蒋介石出轨,盛开的马歇尔冒着酷暑,在七月到九月之间,八次登上素有"夏都"之称的庐山,穿梭于南京和庐陵之间,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和谈。对此,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被迫继续与美国和蒋介石的代表斗争,戳穿其和谈图谋,"把谈判当成教育人民的工作"。

国民党在加大对中国共产党解放区的军事攻势的同时,在政治上也加快了独裁的步伐。1946年7月3日,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单方面决定于今年11月12日召开国民大会。随后,国民党在昆明的特工暗杀了李公普和温一堂。在全国舆论哗然的时候,蒋介石于7月14日前往庐山岭"避暑",为期两个月。在得知李和温被谋杀后,周恩来于7月17日在南京召开记者会,就国民党扩大内战和政治暗杀事件发表严正声明,呼吁公平解决昆明事件。第二天,马歇尔在新任驻华大使斯图尔特·雷登(Stuart Redden)的陪同下,在黄昏时分从南京首次登上庐山岭街。在他的回忆录中,斯特里登描述了他们第一次去庐陵:"我们坐飞机,渡轮到九江一个多小时,开车穿过田野,然后开车上山-总共大约五个小时。劳顿的旅程是不言而喻的。

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八上庐山之谜

轿跑车线好韩宝。摄影:Wood Co.,《中国视野》主编,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刷,1934年重印。

那天晚上,蒋介石在美国的一次晚宴上接待了马歇尔一行人,并询问马歇尔对中国最近发生的事情的看法。马歇尔的性格仍然直率,他立即"指出了内战的近乎无休止的迹象和一些看似政府式的过度行为",并坦率地谈到了昆明的两起暗杀事件及其对美国公众舆论的有害影响,这让蒋介石感到尴尬。后来,马歇尔自觉不方便与蒋介石交谈,长期居住在中国,而蒋某与摆在前台的斯图·雷登有着特殊的"老关系"。

第一轮庐山会谈似乎进展顺利,马歇尔对他的新搭档的出色表现感到非常兴奋,蒋介石承诺22日前往南京与周恩来磋商,但会谈结果并不乐观。周小川告诉马歇尔,摆在他面前的局势依然无法摆脱三重麻烦,一是黄河周边冲突加剧,二是黄河口重新开通和救济问题,三是最近在昆明发生的暗杀事件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国民党秘密警察的恐怖活动进一步蔓延和升级。这引起了全国民主联盟等民主党派的注意和强烈抗议。谈判不可能在这样的气氛中进行。7月26日,周小川针对当前局势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第一,立即发布无条件休战协议,同时在6月停战期间完成的协议生效,特别是停止东北部的冲突和重新发布海关停战。其次,按照政协关于改组政府的决议进行讨论,再讨论地方政府问题。同时,周恩来担心蒋介石可能会以自己的名义宣布政府将进行改组,而不是通过政协的综合小组,暗示蒋介石的意图是一点一点地放弃政协的决议。

下午,马歇尔奉周恩来的建议飞往九江,第二次登上庐山,拜访了美玉。马歇尔提到了蒋介石最近一系列的反民主行为,特别是暗杀李文。对此,蒋介石想方设法推卸责任,告知李文,是此事已责令处理有关案件。至于周恩来的两个办法,马歇尔和江泽民没有讨论解决方案,那就是30日下山到北京,留下感染者斯图尔特·雷登和江去谈判,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八上庐山之谜

庐山机场以北10英里处。照片来自"九江百年"

8月1日,马歇尔一到南京,周恩来就向他描述,政府继续在苏北、山东、山西追击共产党军队。他说,如果袭击继续下去,该党无疑将反击并在其他地方发动袭击,这可能会蔓延内战。马歇尔要求周恩来向他展示冲突的解决方案。周永康随后列出了国民党可以选择的三种选择:"首先,应立即宣布全国休战,所有在6月30日之前起草的文件都应签署并公布,地方政府问题应留待将来讨论;如果这三种选择都被拒绝,那就表明,如果政府想扩大内战,就没有办法,"周小川说。周恩来的三项停战措施是合理的,充满了挽救局面的诚意。但马歇尔不同意。因为这一天,斯图·雷登先生在病后访问了"美国",向蒋介石提议成立一个由中国共产党两党两名委员组成的非正式委员会,由他担任主席,讨论人民政协决议提出的全国政府委员会的组成问题。斯特莱登说,如果能够达成协议,休战和其他军事和政治问题将得到解决。蒋介石对新提案很感兴趣,希望马歇尔和斯图尔特·雷登能详细讨论。马歇尔同意了,认为既然蒋介石不同意停战协议,他将暂时绕过停战协议,从政治问题开始,主要是国务院的改组。随着内战的扩大,停止冲突应该是当务之急,但马歇尔试图绕过停战难题并幻想政治解决方案显然是一个优先事项和颠倒的问题。8月3日,马歇尔将"新想法"告诉周恩来,周恩来没有反对,只是担心政府会试图在全面内战期间推迟政治讨论的开始,认为在进行政治讨论的同时,双方必须同时寻求某种实施休战的方式。

周小川的提醒应该是中肯的,但马歇尔坚持认为,如果达成一致,政治问题将为停战扫清道路。下午,马歇尔匆匆赶往九江,第三次登上庐山去见蒋介石。

马歇尔的"新思想"在蒋介石的怀抱中。中共三方组织特别委员会和美国讨论政府改组的举动,本身就违背了全国政协的决议,意味着承认国民党单方面宣布召开国民大会的合法性。蒋介石自决定召开国民大会以来,一直试图用军事侵略和在政治问题上妥协来压迫中国共产党。马歇尔此时提出的讨论政府改组的建议,实际上是对蒋介石的又一次让步,客观上符合国民党的战略。组建这样一个特别委员会,非但没有限制国民党的军事攻势,反而可以收获战场上谈判桌上没有的政治利益。因此,蒋介石于8月5日慷慨地表示同意马歇尔和斯图尔特·雷登成立一个由斯图·雷登先生担任主席的五人工作队,讨论政府的改组问题。然而,作为回报,第二天,蒋介石告诉马和石,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会谈前一个月至六周内接受以下五个条件:(1)割让苏原解放区;)割让承德和承德以南的地区;(4)东北地区将于10月15日前撤退到黑龙江省、兴安省、嫩江省和延吉省;(5)六七后,鲁、晋三省应撤出占领区。江泽民强调,如果中共接受上述条件,他可以安排停火,五人小组可以重新开始谈判,否则,就没有办法停止战争,改组政府。

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八上庐山之谜

1939年,日本人占领了庐陵的"美丽"别墅。照片来自"九江老照片"

蒋介石提出将这种苛刻的条件作为停战改革的前提,不仅给中国共产党下落地书,也给已经很迎合蒋马歇尔出事,发出一个信息:要么退出调剂,要么跟我下水,大干。马歇尔有着悠久的历史、政治经验,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不敢直接看到周恩来,而只是加入,转移热情高涨,但无知的奥夫斯特德·雷登在下山的那一天,蒋的状况传给了周,被周的严厉拒绝,周的话语拒绝了:"蒋强迫我到条件比马歇尔直接翻身时特别苛刻, 证明斯图·雷登没有良好的意图,因此存在困难的问题。斯特雷顿闻了闻,红耳朵,无言以对。周小川在与斯图·雷登的会谈中做出了判断:"江泽民似乎把美国拖向了大打仗的局面","美国也可能让蒋介石打一会儿"。

马歇尔在八月下山。第二天,周去马云,指出事态的严重性,希望马云向国民党施压,推动蒋介石停战。10日,周永康再次会见马云、斯特雷顿,强调事态的严重性,并重申8月1日提出的三项停战措施,敦促美方尽快作出决定。在周恩来的压力下,面对国民党军队疯狂进攻中国共产党解放区的紧急情况,马英和石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共谈判陷入停顿,美国难以介入。马歇尔想把这件事情拿走,离开家,敷衍地呆在斯特莱登,维持现状,看得看。《联合声明》看似对双方都施加压力,但实际上却是让国民党打仗的问题,符合蒋介石的意图。美国和蒋介石的合作越来越默契。

针对新形势的出现,周恩来决定加大谈判力度,逼迫美国,扩大外交活动,逼美或积极停止内战,或全部美军撤出,停止一切援助,动员舆论,清算美国对华政策,暴露其援助的实质,对蒋介石内战的援助本质, 并戳穿其"转移"骗局。

8月15日,周恩来去找马歇尔,指出蒋介石的五个条件是"内战独裁的道路",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即停战不会是新的,我们愿意随时停战,在政治上我们希望通过协商改组政府。可以在协商中讨论地方行政问题。政府改组后,召开了一次统一的国会。当天下午3点.m,马歇尔第四次飞往庐山。8月16日,马云劝说蒋介石停战,但江泽民表示,中共的目标是推翻政府并夺取政权,并表示他不相信军队在政府发布停战协议后会停止战斗。

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八上庐山之谜

周恩来、马歇尔、朱德、张志忠、毛泽东在延安机场视察共产党军队。图为马歇尔的《中国》,1981年版的中国图书局。

蒋介石甚至问马云,如果联合政府扩大到包括少数党代表和其他知名人士,不包括共产党,美国是否会认为这是迈向联合政府的真诚举动。具有战略眼光的马歇尔警告说,中国长长的交通和边境山脉将有助于共产党使用游击战术,而长期而残酷的战争将导致该国经济的崩溃,甚至可能"导致共产党对整个中国的控制"。他警告蒋介石,共产党必须被纳入全国委员会,应该进行真正的改组。19日,马江又举行了一次会议。江泽民坚称,他愿意继续就设立国务院采取建议的行动,只有在就国务院问题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他才会同意发布停战协定。会谈结束后,马英九立即打电话给周恩来:蒋介石认为没有必要发布休战,现在需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休战!

8月20日,马云下山飞往南京。21日,马云命令斯特赖登向江泽民和周恩来介绍政府的政治改组事宜。周小川立即要求在会谈前澄清三个问题:国民党能否保证在8月6日放弃第五条,立即休战,以及根据人民政协决议成立全国政府委员会进行谈判。并表示,如果这三点不能得到保证,谈判只会方便国民党的拖延时间。圣马歇尔被问到,马害怕确定上述问题。22日,斯图先生再次提议成立一个由五人组成的非正式小组,首先讨论政府结构调整问题。周以牙还牙,抓住"停战"这个中心,向斯图表达了两点:一是非正式的小组会议,讨论政府改组,国民党可以保证立即休战;否则,谈判将被推迟。斯图先生当然无法回答,而是转达给马歇尔先生,并建议马云请蒋介石任命由五名成员组成的国民党成员,并采取一切可能的步骤,为组建一个全国性的政府委员会和开始工作铺平道路。

8月23日,马歇尔和周恩来在会后第五次飞往庐山。

8月,美方在"调整"中逐渐露脸,在蒋介石内战中也采取了更为严肃的步骤,准备以低价向国民党出售价值20亿美元的战时剩余物资。周恩来非常生气,一方面叫马歇尔,另一方面举行新闻发布会,呼吁立即无条件休战,落实政协决议,强烈谴责美国对华双重政策,彻底戳穿国民党和美国双方和谈的骗局,指出国民党和美国"现在谈论重组政府, 如果不清楚,它可能会拖延几个月。

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八上庐山之谜

马歇尔、宋美玲、蒋介石。摄影:石永刚、林博文,《宋美玲画》,作家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在庐陵,马和江闲聊。针对周恩来的公开声明,蒋介石声称没有必要发布1月10日停战协议中规定的停战命令,所需要的只是共产党停止战斗。至于人民政协会议,他说,该组织已经履行了自己的使命,就人民政协的决议达成了一致。虽然他认为,政协综合小组有必要解决执行政协决议所涉及的一些细节,但重新召开政协会议已不再有意义。

蒋介石一方面拒绝保证停战,但另一方面仍想玩和谈图谋。27日,江泽民突然同意提出一个由监理委员会主席宋子文选中,以斯图·雷登先生为首的五人非正式小组,下山参加政府改组谈判,并声称在会谈后立即成立全国政府委员会。蒋介石的突然举动显然是为了欺骗美国,以方便中美之间成功完成出售剩余战时物资的谈判,以取悦两人。

8月28日,也就是马歇尔下坡路后的第二天,政治上天真的雷登毫不犹豫地充当了蒋介石和马歇尔的信使,向周小川转达了蒋介石的提议,并呼吁尽快召开一个由他领导的非正式五人小组,就所谓的政府改组进行谈判。周恩来立即向斯图指出:"非正式小组尚未开会已经失败,因为中方在停战方面没有诚意,一旦谈判能够证明,仍然希望通过武力实现第5条。并郑重指出:"那么我们将宣布,马来西亚和国务院的调解完全失败,中方仍然坚持独裁的内战政策不变,如果美国不改变其政策,只会使行政部门及其团队宣布解散。"周一的血腥言论对斯图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尴尬。

土地

8月29日,周恩来会见马歇尔时,马云为蒋介石提出了一个强有力的理由。为了戳穿蒋介石的欺骗和美国的欺骗,周恩来退缩,同意成立一个由五人组成的非正式小组,但要求马歇尔从蒋介石那里得到对中国共产党在8月21日做出的三个承诺的明确答复。此时,马歇尔没有答案,不得不再次奔波,8月30日,马歇尔第六次飞往庐陵。

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八上庐山之谜

1946年,斯特赖登、蒋介石和马歇尔在庐陵拍摄。图片来自李跃森的《斯图·雷登传记》,2004年1月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8月31日和9月2日,马歇尔访问了美国。会谈中,蒋介石试图回避军事问题。他告诉马歇尔,他已经派国民党秘书长吴铁城和内政部长张立生加入五人小组。马歇尔认为,与其在蒋介石不喜欢的军事问题上追随周恩来,不如把票投给蒋介石,把自己纠缠在政治问题上一段时间,然后与蒋介石详细讨论在政协安排下起草宪法草案的问题,讨论在普遍基础上而不是单边基础上实现国民大会的方法。9月3日,马歇尔返回南京,与周恩来就五人小组改组国家政府进行谈判。

但此时,美国与蒋介石勾结的态度已经显明。9月5日,周永康访问马来西亚,国务卿再次表示让步,同意就政府改组问题进行非正式小组会谈,但要求明确三点:(1)国务院改组是否符合政协决议程序?如果是,应由全国政协综合小组敲定,(2)在讨论改组全国政府委员会的方法后,政府是否同意立即下令停战?(3) 政府是否放弃了这五项要求而没有谈论它们?关于政府下令停战,马云国务卿说:"不能保证得到这样的保证。周还提出:美国能保证吗?马云,秘书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目前不可能有这种保证。但关于停战的实施,马英九认为,仍然需要召开三人会议来解决。"如果政府在三人会议上仍然坚持中共应该割让五个或至少一个地区呢?"周问道。马日:"这是一个非常有可能的情况。美方既不能也不会保证江泽民下令休战,放弃五项要求,但又建议中国共产党参加五人非正式小组谈判,重组政府,说明马和石炳完全丧失了调解员的资格,将完全坐在江泽民的板凳上,成为江泽民的同谋。

一样

梅江曾公开演奏过双簧片。9月6日,马歇尔前往庐山,将五人小组接近的所有记录都发给周小川审查。

江泽民对本周最后两点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之后,两人没有深入交谈,而是在梅玉别墅举行了一系列的茶话会和桥战,以及中秋月、野餐。马歇尔下山前,他以为自己要给周恩来带点什么,于是又给江打了个电话。江泽民同意成立一个三人小组讨论军事问题,并成立一个全国政府委员会,解决江苏地方政府问题。江泽民说,冲突的停止取决于共产党是否提出国民议会代表名单,宪法起草委员会应在国务院开会后立即开始工作。蒋介石暗示,在国民大会召开之前,执行委员会不会改组,也不会放弃自1月13日和6月7日以来国民政府占领的地区。

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八上庐山之谜

1946年,周恩来和斯图尔特·雷登在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草坪上。图片来自李月森的《斯图·雷登传记》,2004年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9月10日下午,马歇尔下山返回南京,与江泽民的谅解备忘录交给了周恩来。周永康不赞成蒋介石的提议,反对蒋介石试图将停止冲突与共产党提出的国民议会代表名单联系起来。9月11日、12日,周永康先后会见马、石,重申其对共产党立场的一贯主张,并表示中共高度重视执行委员会改组,认为行政会议改组问题必须在政协整合小组中早日解决。注意到五人非正式小组失败,再次建议召开一个三人小组讨论停战问题。事实上,这使和谈在六月底又回到了僵局。两个多月的谈判和移交证明是徒劳的。其实马歇尔自己也曾多次表示,他无力应对中国局势,准备回国,但他并没有主动退出,而是继续依靠调整,直到跌落到与蒋介石联合主演的地步!

9月13日,6点.m,马歇尔告诉周恩来,劝说蒋介石停止进攻解放区,第八次攀登庐山。13日和14日,周恩来向马歇尔转交了两份备忘录,"被任命代表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1.4亿人民",抗议美国援助蒋介石的政策,并指出自6月谈判以来,"一切曲折"都失败了, 无助难,而好战分子拖延时间,盲目舆论,扩大战局,伤害人民",因此,正式要求马歇尔立即召开三人会议,讨论停战,以弥补困难。停战的唯一合法机构是三人会议,马歇尔作为三人会议的主席,自然有责任立即与双方会面讨论停战问题,而不管其他双方的意见如何。马云驳回了周永康的合理化建议,保持沉默。他在吴老峰沐浴在夕阳下,吃了一顿野餐,向蒋介石提出了一项妥协提案,该提案将阻止中国共产党行使否决权,但不是关于全国众议院席位问题的妥协提案,该提案也比否决权少了一票。江泽民欣然同意了马看似中立的计划,但警告他,他需要更具战略性。周恩来对马歇尔的疏忽深表愤慨,决定退后一步,暂时退出与马的接触,迫使马站出来。9月16日,马歇尔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即他离开宁飞虎,表示他将暂时退出南京政治谈判,不再与美国和蒋介石进行"无意义"的磋商,除非江泽民和马云同意重开军事三人会谈,否则不会返回南京。这是对美国和蒋介石拖延和破坏谈判的严重抗议。马歇尔知道问题的严重性,第二天回到南京宁海路,然后多次引诱周小川回宁,甚至去上海见面。周小川的态度明确,无动于衷,在上海发动了大规模的宣传攻势,向国内外揭露美江和谈的真相。

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八上庐山之谜

有国民党"夏都"之称,云雾缭绕的庐山庐陵东谷地区。摄影:九江老照片。

9月29日,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之一张家口发动三方攻势。10月10日,马歇尔发表无奈讲话,宣称由于政府不信任中共,中共不信任美国,"转移"再也不能发生。11日,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第二天,蒋介石自豪地宣布,国民大会将于11月12日如期举行。至此,和谈之门被国民党关上,马歇尔八次出访庐山"协调"骗取真相。正如时任全国民主联盟中央秘书长的梁淑雯在得知张家口倒台时所说:"醒醒吧,和平已死!"

(作者原载于2002年《党史与文化交流》第三期,2002年3月21日发表于《团结文化史画廊》第3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