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6氪项目报道|i人事:生态开放、高度集成的SaaS,是否预示着企业数据治理的未来?

作者:36氪

存量经济时代,创新与生产效率成为了数字技术发展的关键需求,大多数SaaS厂商也声明自己是“为了企业降本增效而生”。

但在数字化的实际执行过程中,企业数据孤岛的问题已经日趋严重。一个个独立应用产生的集成瓶颈,使得应用的冗余与低效矛盾逐渐扩大,乃至拖累了企业原本的业务进度。

“SaaS厂商想要前进,必须要解决企业系统性的协同问题,减少烟囱式效应。”

「i人事」CTO王景飞告诉36氪,“让数据流动起来”不但是当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需求,也是这一阶段的SaaS突破增长曲线的壁垒能力。国内市场已经处于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环境,为企业“打造业务闭环”正在成为与打磨产品功能同样重要的SaaS理念。

「i人事」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国内HR SaaS服务商。目前,正在致力于通过智能HR系统+aPaaS业务数据中台、以HR SaaS作为出发点,建立人事一体化管理模式,从而解决企业内多系统的整合问题。自成立以来,「i人事」实现了100%的客户复合增长率,覆盖50多个细分行业,其中上市企业客户已超百家。

解决孤岛:顶层设计+模块化集成,连接企业数字化系统

Dynamic Markets调查显示,54%的企业因为云端应用集成问题造成项目延期,而有近一半的用户因为集成问题在三年内放弃了SaaS应用。

王景飞认为,传统产品的封闭架构难以满足构建端到端的交换方案,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部门端数据源的连接以及管理权限的需求,也就形成了公司业务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当下,企业往往会基于业务、部门甚至每个项目的差异,订购多套SaaS产品,由此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以专门提供仓储物流服务的某大型物流公司为例。该企业拥有5000多名员工,其中3000多名一线员工分布在十几个车间仓库中。工作地点的分散及业务的变化,导致员工排班灵活,考勤绩效也十分复杂。由于公司的考勤系统与薪酬系统数据不互通,每次算薪时都需要从十几个车间仓库的打卡系统中分别导出考勤记录,手动汇总、导入到薪酬系统中,计算效率低且容易出错。

基于此,「i人事」为其企业客户现有的数字化系统内直接部署实施了一体化的功能模块,使得人力资源系统各模块实现数据互通共享。

在成熟的算法技术、同步技术、云计算SaaS+PaaS服务技术下,「i人事」打造出一个生态开放的HR平台。传统系统间的连接是通过编码的方式来完成的,速度慢、成本高、维护难,而在「i人事」开放的理念下,其他系统可以快速、低门槛地彼此连接,形成一个生态整体,成为未来业务数据治理的关键。

“未来,SaaS都应该做到从客户角度出发进行连接,为企业的数字化战略服务。”

谈及在顶层设计方面的创新,王景飞介绍道,目前「i人事」在PaaS层提供了人事系统与外部系统连通的能力,aPaaS的图形界面则能够让各个系统的数据统一汇总、加工和计算,而诸如DsLink这样的合作伙伴则解决了多个系统间数据连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这有点像是时下流行的平台化思维:企业能够以模块化的方式,在同一个平台内选择组合自己需要的功能。事实上,无论是智能汽车还是柔性制造,背后的最大价值其实都源自于其平台化的属性。模块是内部封装的组件,平台是通用性强的模块,供其他模块调用,彼此之间通过标准化的接口相连,最终朝着一个方向创造价值。

在数字化理念下,许多产业链上的各方企业已经从单向的被动关系转化成双向甚至是多向的联动关系。这或许正是SaaS企业能够参考的未来。即为,互相连接从而组成更加完整的架构和服务体验。协同作战中,SaaS厂商能够各取所长,从联合统一的数据中洞察出对整个企业生态更有帮助的价值与变化。

SaaS集成趋势:建立融合开放的“生态边界”

“许多企业的数字化结构死板固化,而很少有人完整地从顶层视角去看结构的问题。”

王景飞指出,SaaS的合纵连横是当下的行业趋势。随着国内市场的通用类和聚焦型SaaS越来越多,对于部分小型公司来说,“其体验过的SaaS产品可能会比员工数量还多”。区别是,人还可以在与客户的交流中提炼和同步核心信息,系统却只能让客户在不断的系统切换中,不断重复低效的提交复杂的数据。

“从技术来讲,这是受制于上一代SaaS的系统衔接能力或接口开放程度。”

王景飞认为,“企业的流畅体验”在着陆于产品精度之前,从PaaS层面出发提高业务处理的流畅度,是更加重要的一环。其中,如何做到不再以项目为单位、以项目交付为目的,而是以完整的企业数据为核心去做集成方案,是关于“开放边界”的下一个核心命题。

在这样的理念下,「i人事」引入了中间件低代码开发云平台DsLink,为企业提供平台集成连接服务。DsLink做的大部分工作与通过代码开发的系统能力相同,差异点在于隐藏了应用程序背后的大部分复杂性内容,从而实现数据互通及共享:一旦定义了连接并完成安装,DsLink就会在后台运行,来完成数据在系统间的输入和输出。数据显示,引入DsLink帮助企业IT人员提升了80%的开发效率,后期运行维护效率也提高了50%以上。

“开放”比从前更加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当下的企业业务结构更加灵活多变,运营模式也越来越复杂。以零售业的排班为例,传统模式下,朝九晚五是业务人员的标配。而现在的排班则需要基于顾客动态变化、业务繁忙程度进行不断调整,甚至会有在多个门店之间借调人员等行为。而将这些动作投射到数字化业务场景中,就不再是简单地根据流程、指令进行协作,而需要将数据存放于不同节点上。数据反馈的速度、以及节点之间的触达能力成为了业务运作的关键。

“这对SaaS之间的融合和适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维度的要求:既是从业务入口到用户入口的融合,也是从基础的能力层到数据层、业务层、运营层乃至生态性的融合。”

而在生态的维度,为了满足企业客户与第三方合作商拓展与集成,「i人事」也开放了丰富的接口能力,帮助企业沉淀IT资产,从而提升数字化管理效率。

“人事一体化并不是「i人事」产品战略的终点。”

从产品技术的角度看,「i人事」在HR SaaS之上,又多向“顶层”覆盖了一层,使得自身的核心模块能够融入企业的数字化战略,从而成为开放与集成的纽带。未来,这一开放集成的理念或许会启发越来越多的国内厂商进行创新与布局,为下一代SaaS的“协同作战”和企业更高效的数据治理阶段做好准备。

[JW1]一体化的人事系统,主张的各个模块互相配合、互相关联,数据互通。所以去掉了各自独立这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