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田头到衣柜,“传统棉花”探索改革转型之路

作者:劳动报
摘要:近日,上海纺织原料有限公司转型综合改革方案出炉,公司将深耕“田头战略”,做国内知名的纺织原料集成商、供应商和服务商。
从田头到衣柜,“传统棉花”探索改革转型之路

“去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战、国内疫情等因素的持续影响,国内棉花市场遭遇严重冲击,棉花期货现货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作为一家以棉花为核心主业、拥有73年纺织原料经营历史的老牌国企,我们必须逆流而上,改革势在必行。”上海市纺织原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皑说。

他透露,最近,原料公司转型综合改革方案出炉,未来将不再简单买卖棉花、从事进口棉外购内销及棉纱的进出口贸易,而是在东方国际集团“从田头到衣柜”战略中,不断延伸产业链上下游的广度和深度。在上游,深耕“田头”战略,和新疆农业植棉大户合作培育优质棉花;在下游,定制自有品牌精品棉纱,集成全球纺织原料资源,将公司打造成国内知名的纺织原料集成商、供应商和服务商。

值得一提的是,原料公司在积极探索转型改革之路的同时,不断提高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去年底牵头发起上海市棉花流通行业协会,携手30余家申城涉棉企业搭建共赢平台,在全国棉花行业发出上海声音。此外,还主动承担市级储备棉承储业务,充分展现地方国企的责任担当,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行业地位。

“上海是一座具有丰富的棉花历史底蕴的城市,协会的设立在凝聚行业力量、稳定上海棉花市场、促进国内棉业贸易发展和应对国际市场挑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张皑介绍说。 据悉,原料公司是协会副会长单位之一,协会会员单位涵盖上海的贸易流通、棉纺企业、成衣厂、物流以及质检等由棉花到成衣的贸易链条各环节,年国产棉花收购加工量占中国棉花产量的10%,年进口国外棉花量占中国进口棉量的15%,总经营规模约180万吨,占上海年棉花贸易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协会将依托棉花产业优势,在涉棉企业和政府之间构建桥梁纽带。未来,计划开设公众号、发布涉棉企业价格指数、向会员提供棉花期货现货信息、召开棉花论坛和专题沙龙、组织培训等,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推动棉花行业模式创新、绿色发展,增强本市涉棉企业的抗风险和市场应变能力,在稳定棉花市场、促进国棉消费和国内外贸易双循环上作出贡献。”张皑说。

不忘初心,精耕“四个做”

在新制定的转型综合改革方案中,原料公司将围绕棉花这一核心主业,实现“四个做”:“做深”,深耕新疆棉花,拓渠道、降成本、提质量;“做透”,针对欧美制裁,利用进口棉优势为业内出口企业提供定制纱线,为出口订单提供优质服务,形成从卖棉到卖品牌定制纱线的系统集成和经营能力;“做稳”,构建全员风控意识,在去化、风控等领域形成体系化建设;“做精”,与下游品牌商联合打造棉花、棉纱及棉籽等自有高质量品牌产品,巩固、扩大行业影响力。

“我们要改变过去‘单打一’的业务员小封闭小循环模式,从‘坐商’转变为‘行商’,重质保量,优化原料产地布局,加强去化渠道建设,创新交易模式,形成提标增能、提质增效的新商业模式。”张皑表示。

据介绍,原料公司将聚焦棉花业务和棉纱业务改革,通过业务及商业模式变革来解决短板问题,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推进公司高效治理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内外并举,稳棉花主业

棉花业务一直是原料公司的“初心”,“内外并举稳主业,提升管理控成本”成为此次改革的主旋律。

首先,在轧花厂采购加工方面,公司以两家自有轧花厂为基础,形成订单农业模式,通过与新疆当地合作社及棉花种植大户合作,签订籽棉预售协议,轧花厂按“以销定收、优质优价”原则,收购、加工后直接按订单销售,实现稳定销售和持续盈利。

其次,提升进口棉采购配套服务能力,利用公司与国际知名棉商的货源渠道,为国内外贸出口企业及纺纱厂提供进口棉采购配套服务,形成新的服务贸易增长点。

第三,建设进口棉采供体系,打造非洲原料基地,集成非洲优质棉花资源。同时以西非为立足点,辐射、汇聚整个非洲及中亚的原料资源,尽快集成全球棉花资源,建立跨国、跨区域的采供体系,为国内棉纺企业供应优质进口棉。

第四,打造亚非拉境外原料基地,把握“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机遇,构建公司发展新格局。“我们打算借助已有的巴西棉商渠道,通过建立前沿基地,深入接洽巴西棉资源,采用订单集采、品牌直采等方式与下游纺厂建立稳定供应关系,不断扩大销售量。”张皑透露。

在改革棉花业务的同时,公司积极向管理要效益,在提高优质棉比例、降低融资成本、提升淡季创收能力方面发力,并不断拓宽销售渠道。“通过重塑收购、生产、管理架构,对自有轧花厂进行管理与加工流程的再造,提升加工生产能效与工艺流程标准,提升皮棉品质。我们将携手新疆植棉大户,共同培育、加工无异性纤维的高品质品牌棉,不断提升优质品牌棉花的占比。”张皑说,公司还将进一步拓展下游销售渠道,在兼顾传统棉花贸易商群体的基础上,扩大疆内疆外大型品牌棉纺企业的“朋友圈”,构建长期稳定的原料供应合作关系,实现“现货销售+期现联动”双轮驱动。

从田头到衣柜,“传统棉花”探索改革转型之路

棉花垛

提升价值,塑棉纱品牌

时尚纺织、科技纺织、绿色纺织,是中国纺织业转型升级方向,原料公司紧跟趋势,从传统单一的棉花贸易向高附加值的精品棉纱业务转型,逐步提升集成能力。

业内协同联动,集成优势提价值公司将利用进口棉优势,为业内出口企业提供定制纱线,为出口欧美订单服务,既解决外贸出口欧美订单受制裁的不利影响,又压缩了集团内的产业链,将大大发挥原料优势,提升产品整体附加值。

定向加工开发,服务品牌塑精品根据集团各类品牌对优质棉纱的需求,打造集团供应链体系内“品牌+精品”产业链,进而将新疆建设成集团面向欧亚市场的出口前沿生产基地与精品纱供应基地。与大型纺纱厂深度合作,定向研发高支棉纱同业内企业的联动,三到五年内逐步打造成业内定向开发、定向加工、定向供应的内外贸品牌服装精品纱线供应商。

打造自有品牌,3年出口量升10倍利用原料产地及进口棉的优势,公司将新疆棉、非洲棉等加工、生产成自主品牌的高品质棉纱,出口至东南亚及巴基斯坦等国,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3年内自有品牌棉纱年出口量增长10倍。

联动疆内企业,打通中亚产业链在棉花-棉纱产业、产品联动方面深入合作,以新疆为桥头堡,加强中亚-新疆区域联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协同效应、规模效应,打通新疆、中亚互通互利互补的资源集成和产业链共享优势,提升棉花核心业务的综合竞争优势。

从田头到衣柜,“传统棉花”探索改革转型之路

上海纺织原料有限公司和合作厂定制精品棉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