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郑成功父子的功过(三)——台湾!郑芝龙来了

作者:梦想云间自由生活

#头条创作挑战赛#

崇祯年间,台湾还是蛮荒之地,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状态,作者慕名到台南的台湾历史博物馆参观时,台湾的文明社会发展是从郑成功时期真正开始的,郑成功的顺利开发,也是继承了父亲郑芝龙的优渥基础,那么本篇就从个人角度来叙述郑芝龙在台湾的大开发。

郑芝龙出生到日本的发展史在文集的第一篇中已经叙述,就不再多说。

郑芝龙的奋斗史是波澜壮阔与激动人心的,他自出生至日本都是非常励志的。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于开拓、善于发掘,这些优良的品质为他打下雄厚的海商资本奠定了非常夯实的基础。

天启四年(1624年),在日本德川幕府开启闭关锁国政策的背景下,为了垄断对日贸易,开拓海商之路,郑芝龙正式被荷兰东印度公司接纳为通事,撇下即将临盆的夫人田川氏乘船离开日本前往台湾,开始了独立建立海上商业王国的序幕。此时他立于海船之上,眼望台湾方向,这座岛屿迎来了它大发展的序幕。几个月后,郑芝龙的日本夫人田川松在日本平户为他诞下一名男婴,他就是郑成功。

郑成功父子的功过(三)——台湾!郑芝龙来了

日本平户海边郑成功诞辰石

郑成功父子的功过(三)——台湾!郑芝龙来了

日本平户郑成功庙

郑芝龙的事业突飞猛进,常年来往于澳门、日本、台湾等地,以贸易致富,横行海上,为了贸易的安全,将商船武装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海盗商业集团,他以台湾岛为据点,眺望远东国际海域,也是中国大陆少有的具有海洋视野观察的海权先驱者,他的海权思想也被儿子郑成功承袭,并于1646年,提炼为向隆武皇帝进言的十六个字:“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

郑芝龙的台湾开拓者的形象是相当明显的,他登陆台湾之后,也意识到台湾的重要性。

台湾“其地在琉球西,有鸡笼山,淡水洋,东北至日本,水道顺风七十更可达。其鸡笼城与明之福州对峙,至福州港口,五更可达。自台湾港至澎湖屿,四更可达。自澎湖屿至金门,七更可达。”

郑芝龙将大陆的居民开始送往台湾的北港进行开发,开荒种地,建设据点,教化岛民(后被荷兰侵略者侵占)。

他自明天启四年(1624年)率船队转移到台湾驻扎以来,就安置了大批的人员到台湾,以此为发展基地,开展贸易,成为远东地区的贸易中心。明朝崇祯年间又获得福建巡抚熊文灿批准出动船队在闽南粤东灾民数万人移台垦荒,对促进台湾生产力起到了重大作用。

随后与儿子郑成功父子一起成功主导了郑氏海商集团,既是海上贸易集团又是维护海域权益的武装集团,他打破了当时全球第一家跨国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势力范围,控制和垄断了东西大洋的海上贸易,通商的范围曾遍及东南亚,甚至到达欧洲。他们大力发展台湾的生产力,对台湾的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郑成功后来的收复台湾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郑芝龙还同进犯沿海的荷兰殖民者进行坚决的斗争,荷兰殖民者对于海上贸易商是持敌对态度的,他们曾经和明政府勾结摧残海上贸易发展,以达到垄断的目的。当时各股海上武装集团都与荷兰殖民者发生过剧烈的冲突。天启二年,荷兰人占据澎湖后,便不断地骚扰沿海,“挟市犯顺,闽海一片地,几无宁日。”荷兰侵略者在海上劫掠商人,杀害华商,这对于新兴的海上商业资本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在这个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斗争的过程中,郑芝龙在归并其他海上武装集团的过程中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势力,足以与荷兰人匹敌,使得荷兰人盘踞在澎湖不越雷池一步。

然而随着势力的增长,郑芝龙的心胸不再着眼于台湾,他一心想拓展闽、浙、粤的私人势力,将重心移往大陆,才使得荷兰殖民者逐步侵吞了台湾,建立了殖民统治。

郑芝龙从降明到降清,始终坚持的就是台湾的发展前途必将在大陆,他认为与大陆政府对抗是没有出路的,只有与其合作才能保护自己的权力,才能继续向海洋发展,这也可能是他后来投降满清事件的一个诱因吧。在当时的东亚海上,郑芝龙的发展越来越受到荷兰人的压力,两方隔海对峙,迟早要再一决雌雄,从这个角度去看郑芝龙投降清朝,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他想依靠清朝的势力向海洋发展。

在隆武朝时,郑芝龙可谓是权倾一时,他利用军队中对隆武帝不满的情绪,拓展自己的势力,他似乎是看到了隆武朝没有与清政府再继续对抗下去的实力,所以将这种降清的道路思想在无意识当中灌输给手下大部分人,使大家相信只有投降才有出路,在这个布置下,他终于完成了投降的部署,想以此为跳板,实现与荷兰侵略者对峙的局面,并拓展自己的海外领地,永保郑氏家族永昌,他的海盗背景以及投降清朝的这段历史与儿子郑成功反清复明收复台湾的壮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致使郑芝龙经常作为与郑成功相对的反面形象出现。

郑芝龙个人的悲剧,也不仅仅是个人的,他也是中国海洋势力发展的巨大悲剧,如果仅从个人立场来看郑芝龙的投降,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叛徒,但从动向来看郑芝龙,我们应当承认郑芝龙是中国海洋势力的代表。

中国海商作为一个新兴的阶层,他们曾经对明政府有过长期的斗争与妥协,在外部荷兰殖民者的压力下,这批人最终选择了依靠大陆,向明政府妥协而与荷兰人抗争的道路,在明末的十几年内这一策略是成功的,郑芝龙背靠大陆,控制了台湾海峡和东南沿海的商业航线,从而有实力与荷兰人对抗,清朝初年郑芝龙投降,其实也是想承袭依靠大陆策略与没有海上利益的清朝政府协调,力争得到清政府的支持,从而可以全力对抗荷兰人,继续在东亚海上称霸,倘若他的策略得到实行,那么他在海上对付西方殖民者的竞争将会具有更大的有利之处,这也说明台湾离开大陆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因此他向清廷靠拢不是个人的好恶,而是深谋远虑的行为,经过深思熟虑的,出于对海商和自己长远利益的考虑,他的策略也许更有利于海上的发展,对海洋势力来说,郑芝龙投降清政府是失败的,表明了清政府并未理解和接纳东南的海上力量,清政府是没有海权意识的。

在台湾国立博物馆内,还存放着郑芝龙与郑成功父子两人众多的历史事迹与文物。

下篇将开始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功过讲述

上篇《意气风发的郑芝龙》

下篇《“冲天之火”郑成功的诞生》

#新人破万互动联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