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让每名“火箭人”都有出彩机会

作者:中国青年报

2018年,高凤林参加中国工会十七大,当选为全兼职委员会副主席;今年,崔云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大国工匠"专栏上,在高凤林之后,韩丽萍也出现在节目中......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学院)60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模型工作者的培养和选树工作,涌现出8名全国模型工作者,3名"伟大国家工匠",42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4名国家38名红旗获得者, 100个省部级劳动模型和137个学院级劳动模型。

你如何给每个火箭人一个闪耀的机会?"火箭学院已经打造了一条完善的职业道路,培养了高技能人才,让员工觉得工作是有价值的,受人尊敬的个性,有前途的发展,有尊严的生活。火箭学院工会常务副会长、集团工作部长杨杰告诉《工人日报》。

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职业生涯

"有幸入选我院,参观第200届启动会,对个人来说,不仅是灵魂的回归,更是学习的交流,更是精神上的又一次传承和省力。来自火箭学院天空作战部的谢泽兵已经工作了近30年,参与了几种类型的火箭的开发。

5月17日,长征三号C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火箭学院研制的第200枚火箭弹发射。发射前,火箭学院第三劳动模型代表也齐聚西昌发射基地,进行交流论坛。

"看到父亲们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克服困难和奋斗。现在是航天工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了,我看到我的同事们以严谨、务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对待他们的工作。林岩松在火箭学院703个单位的天津粉末冶金基地工作,是一名太空学生。

如今,他的团队有40多人,大多是年轻人,工作不怕吃苦累,做工艺,修理设备。"模特的荣誉不是我的,而是属于整个团队的。

"空间是一项艰巨的事业,没有很高的劳动热情,很难实现一点点;空间是肥沃的沃土,只要愿意在其中扎根,深在厚厚的土壤中,总会有一个可喜的回报。座谈会上,火箭学院党委书记李明华认为,在火箭学院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非凡的事业,而进入太空强国建设的道路上,必将涌现出更多的劳动模范, 强大的工匠。

建立一个良好的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的模式

1980年,技术工人学校毕业生高凤林被分配到火箭学院211工厂的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30多年,被誉为火箭"心"之"金手焊接"。

回顧他的成長經歷,有一段話必須提到。离开学校八年后,高凤林重新进入校园,开始了艰苦的四年兼职学习。功夫不负责人,他先在技术竞赛中取得了第一练习,第二理论的好成绩,很快拿到了期待已久的大专文凭,然后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完成了学业。

职业技能竞赛和主题活动是火箭学院的传统。职业技能竞赛始于1998年,现已举办19次。近3年来,通过选拔培养6名国家级技术专家、8名航天技术专家、"伟大国家工匠"高凤林的比赛,韩丽萍通过技能大赛脱颖而出。

火箭学院还开展了太空技能嘉年华、岗位培训、主题劳动竞赛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在嘉年华活动中,高技能人才将齐聚一堂,现场展示"优秀技能",合作完成"智力任务"。

据介绍,火箭学院还大力推进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建设,制定"劳动模范(员工)创新演播室管理办法(临时)",现已建成两家全国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和五所学院级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师傅与团队"的辐射作用,开展联合研究, 并有效促进专业发展、技术研究和技能传承。为了拓宽员工的国际视野,火箭学院连续5年组织员工参加纽伦堡国际发明展,荣获13枚金牌。

厚厂尊重优秀文化关爱劳动模式

4月28日,火箭学院第三届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召开,50名学院级劳动模范上台接受荣誉。

早在2013年,火箭学院率先在集团公司二级单位建立了法院级劳动模型选拔机制,制定《劳动模型选拔管理办法》,每三年制定一次。迄今为止,该奖项已举办三次,已有137人获得该奖项。

"在劳动模式上给予精神上的回报,也给劳动模式更多的物质关怀。让他们有荣誉感、幸福感和准入感,受到全院的普遍尊重,享受改革和发展的红利,获得自身劳动贡献的丰硕成果。"李明华说。

尊重劳动模式、关心劳动模式、爱劳动模式是火箭学院和广大劳动者自觉行动的共识。5月15日,火箭学院《劳动模型选择与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与之前制定的管理方法相比,劳动模型管理更加细致,对劳动模式的关怀更加彻底,劳动模式的待遇也更高。

劳动模型是一面旗帜。在医院,先后举办了12次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巡回报告,来自全院22个单位,6500多名干部职工参加了报告会。在内部电视台、报刊、刊物上开设一个劳动模范、神箭工匠专项宣传专栏,每期专题推广一位劳动模范和神箭工匠,在全院掀起一场劳动模范研究,力争成为劳动模范,立足岗位,打造事业热潮。

杨杰表示,火箭学院将进一步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使劳动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扎根,深入人心,成为职工自觉践行的价值观和航天工业创新发展的不竭精神力量, 进一步加强航天工业工人和劳动模范工匠人才选树工作建设,以实现航天梦、强军梦、中国梦取得新成就的工作。

本文摘自《中国青年报》客户。更多精彩新闻,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