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里的影音设备2万买600卖

我父母的房子不得不重新粉刷墙壁,并在收拾行李时处理一些旧东西。我父亲说,他前几天发现了一个垃圾收集,家里那些旧音响设备卖了600块,全部CD、VCD、DVD光盘和我的歌曲磁带,总共90多斤,装了3个装甲袋,卖了45元。

20世纪90年代初,我买那些胶带的时候,价格是一盘9.8元,太贵了,当时买2盘胶带的钱可以买到一双帆布篮球鞋。这些年来我攒了几十盘磁带,让人拿走了每斤5美分的价格,想起来有点可惜。其实卖起来是没有用的,家里没有回放磁带设备,那些磁带本身不能发出声音也就打了个问号。

1995年我还在上学,和父母住在一起,家装,父亲付了很多黑压很多音响设备。喇叭是JBL,CD播放器是先驱,电视是索尼,还有功放什么的,三米宽的电视柜已经满了。电视两侧有两个1米高的大扬声器,电视上有一个中置扬声器,客厅天花板的角落里挂着两个环绕声扬声器,墙上有开墙线条。功放只能播放五分之一的功率,如果打开稍大一点,声音太大,耳朵无法站立,即使使用如此克制,看完电影后头还是会感到震惊。

它似乎总共花费了近2万元人民币。当时,数十万人可以在上海郊区买到一套100多套三房一厅,几年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拿到的工资只有1800元。我父亲花这钱也是大势所趋,很多家庭买这种家庭影院设备的时候,也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这么多钱。

当时最先进的DVD播放机是LD,LD光盘大小与黑胶唱片大小大致相同,一部故事片售价600-800元,画面清晰度与DVD相似。一般家庭的LD碟多为卡拉OK碟,一张三五百元,利用率比较高。仅有的几部故事片被带到联排别墅,有朋友给人们看。我家当时有一张"惊心动魄的四百年"LD光盘,音响设备都开着,音效实在是太震撼了,不过看了几次也累了。

几年后买了一堆设备,利用率很低。DVD出来的时候,我们只在看光盘的时候才打开电视,其他设备都不能用。后来这些装置就成了负担,每隔一段时间打开一下就要尝试不好,还特别容易积灰,擦起来很辛苦。然后它完全闲置了。

上海鹭江路二手电器市场一直没有拆迁,有好几条街上都出售二手音像设备。每个商店都满了,扬声器堆放在天花板上,DVD播放器和放大器被扔在地板上,这些风格和品牌与我家的相似。有一次我看到一家卖二手DVD播放器的店,只卖了一百多块钱,还送了一盒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