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裡的影音裝置2萬買600賣

我父母的房子不得不重新粉刷牆壁,并在收拾行李時處理一些舊東西。我父親說,他前幾天發現了一個垃圾收集,家裡那些舊音響裝置賣了600塊,全部CD、VCD、DVDCD光牒和我的歌曲錄音帶,總共90多斤,裝了3個裝甲袋,賣了45元。

20世紀90年代初,我買那些膠帶的時候,價格是一盤9.8元,太貴了,當時買2盤膠帶的錢可以買到一雙帆布籃球鞋。這些年來我攢了幾十盤錄音帶,讓人拿走了每斤5美分的價格,想起來有點可惜。其實賣起來是沒有用的,家裡沒有回放錄音帶裝置,那些錄音帶本身不能發出聲音也就打了個問号。

1995年我還在上學,和父母住在一起,家裝,父親付了很多黑壓很多音響裝置。喇叭是JBL,CD播放器是先驅,電視是索尼,還有功放什麼的,三米寬的電視櫃已經滿了。電視兩側有兩個1米高的大揚聲器,電視上有一個中置揚聲器,客廳天花闆的角落裡挂着兩個環繞聲揚聲器,牆上有開牆線條。功放隻能播放五分之一的功率,如果打開稍大一點,聲音太大,耳朵無法站立,即使使用如此克制,看完電影後頭還是會感到震驚。

它似乎總共花費了近2萬元人民币。當時,數十萬人可以在上海郊區買到一套100多套三房一廳,幾年後我的第一份工作拿到的工資隻有1800元。我父親花這錢也是大勢所趨,很多家庭買這種家庭影院裝置的時候,也不知道我們從哪裡來這麼多錢。

當時最先進的DVD播放機是LD,LDCD光牒大小與黑膠唱片大小大緻相同,一部劇情片售價600-800元,畫面清晰度與DVD相似。一般家庭的LD碟多為卡拉OK碟,一張三五百元,使用率比較高。僅有的幾部劇情片被帶到聯排别墅,有朋友給人們看。我家當時有一張"驚心動魄的四百年"LDCD光牒,音響裝置都開着,音效實在是太震撼了,不過看了幾次也累了。

幾年後買了一堆裝置,使用率很低。DVD出來的時候,我們隻在看CD光牒的時候才打開電視,其他裝置都不能用。後來這些裝置就成了負擔,每隔一段時間打開一下就要嘗試不好,還特别容易積灰,擦起來很辛苦。然後它完全閑置了。

上海鹭江路二手電器市場一直沒有拆遷,有好幾條街上都出售二手音像裝置。每個商店都滿了,揚聲器堆放在天花闆上,DVD播放器和放大器被扔在地闆上,這些風格和品牌與我家的相似。有一次我看到一家賣二手DVD播放器的店,隻賣了一百多塊錢,還送了一盒CD光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