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解《2046》:一场虚妄春梦,一种暧昧乡愁01 圆形叙事把一场虚妄春梦讲出高级感,五个女人都是苏丽珍02 周慕云寻找记忆的过程,折射现代人的矛盾心态03 寻找还是逃离?王家卫在影像之外难以言说的暧昧乡愁写在最后

作者:上海正午

如果要用一首诗来形容王家伟导演对几部经典电影的心情,《阿飞正传》是"青春不懂味的忧虑,为新词强说忧虑","花式岁月"是"这种爱情可以记住,但后来已经"和《2046》已经"的人群找到了她成千上万的百度, 突然回头一看,那个人正处在火光中。"

熟悉王家伟电影的人都知道,这三部电影是有关系的,但命运却大相径庭。《花式岁月》被权威杂志《音视频》列为电影史上50部最佳影片之一,也是榜单上唯一的中国电影。《阿飞正传》横扫当年的金马奖、金像奖。而《2046》,票房不尽如人意,影评人批评"乱象、破碎、自我复制",观众最不了解。

新解《2046》:一场虚妄春梦,一种暧昧乡愁01 圆形叙事把一场虚妄春梦讲出高级感,五个女人都是苏丽珍02 周慕云寻找记忆的过程,折射现代人的矛盾心态03 寻找还是逃离?王家卫在影像之外难以言说的暧昧乡愁写在最后

《乱象2046》是因为很多人痴迷于解密的情节,其实王家伟的电影一直都是关于情感的,故事退居次要地位,甚至根本不重要。《2046》《破》,就个人而言,因为整部电影的主角周木云是一个梦。而那可以找到2046年火车的记忆,依靠王家伟一个模棱两可,如果留下怀旧的话。

<H1级"pgc-h-right-arrow">01循环叙事讲述了一个虚假的春梦故事,五个女人都是苏丽珍</h1>

《2046》与爱情有关,但不仅仅是爱情。它的主题是时间和回忆,讲述的是一个男人在经历一段毫无结果的关系后,陷入无尽的记忆和怀旧,密不可分,难以释放。

新解《2046》:一场虚妄春梦,一种暧昧乡愁01 圆形叙事把一场虚妄春梦讲出高级感,五个女人都是苏丽珍02 周慕云寻找记忆的过程,折射现代人的矛盾心态03 寻找还是逃离?王家卫在影像之外难以言说的暧昧乡愁写在最后

片中三位重要女性:巩俐饰演职业赌徒黑蜘蛛(又名苏丽珍),章子么饰演社交花白灵,王飞饰演迷恋女子王景轩,都是周牧云原本爱苏丽珍的影子,她们各自代表了苏丽珍的一部分。

黑蜘蛛和苏丽珍同名,代表她的身份。王景轩对写作的热情和苏丽珍一样,她代表了苏丽珍的精神世界。白玲和苏丽珍有着相同的着装和相似的外表,而与周牧云则代表了苏丽珍的欲望和身体。

影片用了大量的段落来形容周牧云和这三个女人的情感纠葛,其实,周牧云对苏丽珍无法放下感情,想抓住任何与她有关的影子,她的名字、身体、爱好等等,《花式岁月》周牧云内向、执着、迷恋,并在《2046》中成为了周牧云的一幕, 游戏爱情,这只是周牧云对过去产生的一个虚构的幻想,一个虚假的春天梦才。

新解《2046》:一场虚妄春梦,一种暧昧乡愁01 圆形叙事把一场虚妄春梦讲出高级感,五个女人都是苏丽珍02 周慕云寻找记忆的过程,折射现代人的矛盾心态03 寻找还是逃离?王家卫在影像之外难以言说的暧昧乡愁写在最后

当然,这三个女人不仅仅是象征性的人物,她们在剧情中加入并完善了周牧云,为什么她们痴迷于寻找苏丽珍的理由:因为苏丽珍在周木云的人生低谷中救了他。

周木云在新加坡,丢了工作,沉迷于赌博,赔了几千元,在他的生活中无尽的黑暗中,黑蜘蛛出现了,她愿意帮助周牧云赢回损失的钱,条件是他永远不要踏进赌场。巧合的是,这位身穿黑色连衣裙、左手戴着黑色手套的神秘女子,也叫苏丽珍。对于周牧云来说,这苏丽珍超越了金钱的世俗意义,是精神上的救赎。"如果你放下过去,记得回到我身边",与其说周牧云对黑蜘蛛说了一句听,不如说周牧云对自己的心理暗示。

酒店老板的大女儿王景轩敢于爱恨交加,为了爱上远嫁日本,促使周牧云明白"有些东西本来我永远不会借给别人",为了把他从愤世嫉俗、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中解救出来,周牧云对她来说,是没有情感的欲望。

新解《2046》:一场虚妄春梦,一种暧昧乡愁01 圆形叙事把一场虚妄春梦讲出高级感,五个女人都是苏丽珍02 周慕云寻找记忆的过程,折射现代人的矛盾心态03 寻找还是逃离?王家卫在影像之外难以言说的暧昧乡愁写在最后

白灵是周牧云梦中最具体、最卑微的形象,她代表了周牧云对爱情的复杂态度。相比于黑蜘蛛和王景轩的尊重和依恋,周牧云对白玲冷淡甚至无感,他只是看上她和苏丽珍迷人的身影,有欲望没有感情。刘嘉玲饰演的露露,出场次数很少,可以看作是白玲的另一部分,被男友抛弃,男友答应带她去新加坡。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周牧云与白玲的关系几乎是《阿飞正宣》中徐柴和露露的翻版,当女人放下一切想要安全感时,男人只想做个戏,然后迅速离开。

为什么和苏丽珍的影子一样,周牧云不爱白灵?因为容易得到往往不被珍惜,对于周牧云这种爱田浪子来说更是如此,这是他在梦境中潜意识中最真实的投射。

新解《2046》:一场虚妄春梦,一种暧昧乡愁01 圆形叙事把一场虚妄春梦讲出高级感,五个女人都是苏丽珍02 周慕云寻找记忆的过程,折射现代人的矛盾心态03 寻找还是逃离?王家卫在影像之外难以言说的暧昧乡愁写在最后

《2046》的叙事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线性结构,但以一个点为中心重复的圆圈,张万钧饰演的苏丽珍被王嘉伟斩断几乎无人打,但它是影片中最重要的人物,也是故事的中心。苏丽珍的所有原因,所有的原因都在苏丽珍身上被摧毁。不愿沉溺于过去的记忆,周牧云试图放纵,试图改变,并问每个女人:"你想和我一起来吗?"最后明白,爱是无可替代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

<寻找02周牧云>回忆的过程,反映了现代人的矛盾心理</h1>

《2046》很难理解,因为影片还增加了第二叙事时空,是周牧云的小说《2047》,他身边的女人在一部分真实,一部分想象的方式融入到自己的小说中,而小说的内容和电影的主要故事不断穿插,镜头不断切换,展现过去, 现在,未来的厌恶感。

新解《2046》:一场虚妄春梦,一种暧昧乡愁01 圆形叙事把一场虚妄春梦讲出高级感,五个女人都是苏丽珍02 周慕云寻找记忆的过程,折射现代人的矛盾心态03 寻找还是逃离?王家卫在影像之外难以言说的暧昧乡愁写在最后

《2047》原本是周牧云写的故事,她答应王景轩过来,是为了让她知道高村饰演的日本男友德在想什么。但周牧云在写作过程中,世代感太强,把自己完全置身于故事中,塔克变成了周牧云虚构的自己,小说不是德和王京宇的爱情故事,而是周牧云对王景宇的爱,他明白王景宇有一颗心,所以让德说:"终于明白了,有些事情是不能强迫的, 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放弃。"

虽然登上2046年列车的目的是寻找回忆,但能找到它们又能做些什么呢?王景宇希望周牧云能改变小说的结局,但过了"一小时后"、"十小时后"、"百小时后",周牧云还是无法改变结局,性格决定了命运,有些事情即使再过一次,结果也是一样的。

其实我们不必过多地读到影片的恒定跳跃时间数字代表什么,象征着什么,无论是1966年、2047年还是1224年、1225年,都是周牧云不断回忆自己的过去,反思了现在的感情态度。寻找记忆本身就是一段徒劳的旅程,人们注定不会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因为记忆不仅有美好和甜蜜的部分,还有痛苦、无助和无能为力。

新解《2046》:一场虚妄春梦,一种暧昧乡愁01 圆形叙事把一场虚妄春梦讲出高级感,五个女人都是苏丽珍02 周慕云寻找记忆的过程,折射现代人的矛盾心态03 寻找还是逃离?王家卫在影像之外难以言说的暧昧乡愁写在最后

周牧云的纠结和不愿表现出一个现代人的矛盾心理:陶醉于狂欢节的现实,陷入虚无之后,再试图找到记忆的温暖来麻痹自己。事實上,這可以追溯到一個關於靈魂和肉體困境的古老哲學問題:一個人是應該服從本能的慾望,還是應該服從靈魂和道德的限制。周牧云无疑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他喜欢及时为放荡生活而玩,寻求现实的刺激和满足。然而,他不愿意只满足于身体,内心深处仍然为过去简单、美丽留下了一点空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说是周牧云寻找回忆,不如说是在红酒绿的现实中,努力寻找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

<h1级"pgc-h-right-arrow">03来寻找还是逃脱?王家伟形象外暧昧的暧昧怀旧</h1>

《2046》多次出现多个地名:香港、日本、新加坡、金边等,这些都是影片人物在逃生和寻找坐标时,这种漂泊感与导演王家伟自身的思乡、身份认同、对未来的迷茫有很大关系。

新解《2046》:一场虚妄春梦,一种暧昧乡愁01 圆形叙事把一场虚妄春梦讲出高级感,五个女人都是苏丽珍02 周慕云寻找记忆的过程,折射现代人的矛盾心态03 寻找还是逃离?王家卫在影像之外难以言说的暧昧乡愁写在最后

王嘉伟出生于上海,十几岁时随父母定居香港。狭窄的小巷,各种颜色的旗袍,以及《花式岁月》和《2046》中醉纸金迷的夜生活,都是王家伟对上海的模糊和概念性记忆。"2046"列车大家都在寻找回忆,王嘉伟也在不断寻找童年的回忆。近日,王家伟准备了几年,准备拍摄上海本土作家金玉成的小说《花》,无疑是这种怀旧的延续。

学者李道新在《王家伟电影的精神趋势及其文化意义》中指出:"王嘉伟天生寻找源头,对感情的迷恋,对物化现实的批判能力非常强",童年生活的体验极大地影响了个人的精神世界,在王嘉伟的大部分电影中都重复着"发现与逃避"的主题, 记住并忘记。

在我个人看来,王家伟并不执着于回忆过去老上海或香港的繁荣,他最大的担忧是,人们的记忆在快速发展的城市里正在慢慢褪色,城市和人民一样,都想珍惜和忘记记忆,如何把握记忆,如何对待记忆, 值得思考。

新解《2046》:一场虚妄春梦,一种暧昧乡愁01 圆形叙事把一场虚妄春梦讲出高级感,五个女人都是苏丽珍02 周慕云寻找记忆的过程,折射现代人的矛盾心态03 寻找还是逃离?王家卫在影像之外难以言说的暧昧乡愁写在最后

从1997年到2046年,仅仅50年后,不难从香港回归所造成的身份混乱中看出另一层电影含义。也许有人会问《2046》是2004年上映的作品,所以太牵强了?很多人对《2046》的主要误解是把它当成《阿飞正》和《花式岁月》的总结,其实忽略了一个现实的细节,《花式岁月》和《2046》同时推出,只是出于各种原因《2046》推迟了整整五年才上映。王家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花式岁月》和《2046》早在1997年就完成了剧本。

虽然王家伟表示,他的电影不讲政治,但电影作为一种社会艺术,现在的处境总是围绕着过去。每個人都與政治息息相關,面對時代的巨大變化,任何香港人都會對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每個電影製作人都會有自己的思維。20世纪90年代末,香港电影业对"时间"的概念敏感,随着陈可欣的《甜蜜》,关金鹏的《越落越落》,张婉玉的《玻璃之城》和张志良的《自我结合》,杜其峰的《一句话的诞生》也通过黑帮电影的方式, 讲同一个主题:在特定的时间点,社会背景发生剧变,人们在变化中摇摆不定,焦虑不已。

新解《2046》:一场虚妄春梦,一种暧昧乡愁01 圆形叙事把一场虚妄春梦讲出高级感,五个女人都是苏丽珍02 周慕云寻找记忆的过程,折射现代人的矛盾心态03 寻找还是逃离?王家卫在影像之外难以言说的暧昧乡愁写在最后

作为一个生活在香港的上海人,王家伟的态度比较暧昧,这种模棱两可的投射在周牧云和阿菲身上,阿菲拼命想找根,却没有结果。周牧云在秋天逃到新加坡生活,有时梦见香港的黄金岁月。王家伟统一后的未来,正是伴随着这种混杂暧昧的态度。

< h1类"pgc-h-arrow-right">写在最后</h1>

公平地说,《2046》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但它是一部美丽的作品。这种美不是来自爱情的甜蜜,而是来自一种压抑而悲伤的美,精湛的视听语言营造出一种忧郁而失落的氛围,让观众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生活关怀和共鸣。

我们如何处理记忆,我们如何处理过去?其实王家伟也给出了答案,他在另一部电影《东西方毒药》中写道:人们最大的烦恼就是记忆力太好。放棄是最積極的態度,因為放棄是過去唯一能做的事。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