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400余万条个人信息泄露背后的套路!警方揭开“不能说的秘密”

作者:光明网

近日,随着犯罪嫌疑人一个网络的惩戒,连云港警方历时6个多月的密集调查,翻车福建、湖南、河北、上海等省市3000多公里,成功打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抓获了10名犯罪嫌疑人,查获涉案资金1亿余元。据发现,该犯罪团伙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高达400万。

中断卡行动发现可疑线索

2021年1月,连云港警方在"断卡"行动中,发现管辖的男子贾某大量从互联网上购买的不真实的电话卡,经初步判断工作后,涉嫌剥头皮电话卡,而这种行为是"断卡"操作的主要犯罪行为之一, 公安机关随后对贾跃亭立案,并于1月13日被抓获。

400余万条个人信息泄露背后的套路!警方揭开“不能说的秘密”

抓获嫌疑人

案发后,贾某供认有转售手机卡的违法行为,并一再督促尽快结案,这一异常举动让案件民警察觉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下班后,警方发现贾某多家银行账户交易流量巨大,不时会有账户在全国各地支付,其个人也会不定期向一些固定账户转账。至于这些付款的来源和目的,贾跃亭一直闭嘴,只承认他转售了自己的手机卡。但警方深入调查发现,贾跃亭在三个月内向不同的手机号码充值了3000多万字,这显然与手机卡的转售不符。

400余万条个人信息泄露背后的套路!警方揭开“不能说的秘密”

随后,通过深入的分析和调查,警方锁定了六名与贾某进行大额金融交易的人,发现他们通过QQ向他人传递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的文件。"转售手机卡,大量交易流动,传播公民个人信息,各种证据显示贾某等人涉嫌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连云港公安局青口派出所副局长王卫东说。

特殊传输公开"在线"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案件民警基本认定,贾某提供的所有公民个人信息,前期被关起来的六名嫌疑人都是贾某的线下。"通过梳理贾跃亭账户中的交易流程,我们发现他正在使用'火币''USDT'等虚拟货币赚取现金利润,以免被公安机关发现。连云港市公安局分局网安大队徐定轩介绍。

在锁定了以贾跃亭为首的犯罪团伙的身份信息后,警方派出多个抓捕队到福建、上海、河北等地上班,一举抓获了六名犯罪嫌疑人。但在警方对某账户的贾交易水进行梳理,却发现其转账交易多达数千个账户,乍一看没有可疑之处,这使得调查工作陷入僵局。"表面越是似乎没有问题,问题就越深",案件民警决定对佳安账户第三次交易流程进行分析判断,且确有重大发现,其中一条1253元的转账记录让贾安线露出了马的脚。

400余万条个人信息泄露背后的套路!警方揭开“不能说的秘密”

围绕这份特殊的转移记录,警方决定传讯贾,贾坚持说转移是错误的转移。面对贾某的唠叨,警方对收集账号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该账号全是他,而他却是计算机专业出身者,很可能是它利用计算机知识学来窃取市民的个人信息,然后出售。今年3月,该案民警在何某住宅被抓获,现场查获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及使用电脑等物品。

跟着线抓"中间人"

他一个案子,案件民警发现,卖给贾某公民的个人信息数量明显少于何某名主的数额,因此公安法官贾某一行多于一人。围绕这一方向的调查,民警对两人账户的交易流再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判断,发现一个名叫"水"的人和他有多个转账记录,而贾某交易则使用虚拟货币。

400余万条个人信息泄露背后的套路!警方揭开“不能说的秘密”

嫌疑人之间的微信对话

"名叫'水'的人应该是何家之间的中间人,只要被抓获,整个案子就会从水里掉出来。案件警察胡顺勇分析。经过仔细调查,警方锁定了福建省龙岩市的中间人"水"着陆点,其真实身份是郭,案件民警赶到福建龙岩上班,并于4月9日抓获。经过大量工作,案件警察将帮派成员惩罚一名俘虏。

至此,以贾、郭、何为首,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成员为首,全部向本案提起诉讼。

揭开犯罪团伙的奥秘

据了解,犯罪团伙分为四个层次,第一级是写爬行动物软件窃取个人信息,第二级是中间人买卖郭,第三级是购买个人信息推送诈骗环节贾,第四级是嘉一数线下。

400余万条个人信息泄露背后的套路!警方揭开“不能说的秘密”

嫌疑人进行离线对话

经过调查,贾某在电话卡销售网络期间了解到郭某,了解到通过发送短信等方式进行诈骗牟利,随后成为郭某线,他开发了一些线下。而郭某通过网络和何一了解,了解到它会编写网络爬虫软件,可以从互联网上窃取市民的个人信息,然后与何一手交易,从何一手购买大量市民的个人信息,再将个人信息划分为网上购物、买卖房屋, 寄给佳的简历等类型,贾某再会提供欺诈链接和欺诈信息分发到线下,通过短信等方式精准推送给"客户",从而进行欺诈牟利。短短几个月,犯罪团伙从公民手中非法获取个人信息400多万条,非法牟利50多万元。

目前,以贾、郭、何为首的10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骨干成员已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警方提醒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一种新型犯罪,近年来,这种犯罪处于高调状态,严重侵犯了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这类案件的特点是多种客观行为,通过购买、接收、交换、盗窃等手段非法获取、出售给他人或未经被收集人同意,合法收集公民的个人信息给他人。主要在信息类型和数量方面,针对一些高度敏感的信息,如行踪信息、属性信息、通话内容等。这些案件大多是通过网络进行的,而且往往与电信诈骗等犯罪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危害日益突出。

为了遏制此类案件的发生,民警在加大对企业行为的打击力度,工作上需要大量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重点单位,对公民信息安全提出明确要求,要求企业加强互联网安全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此外,今年8月20日,备受瞩目的《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将于11月1日生效,这将有效整合和完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市民在购房、投资及财务管理、登记快递过程中,注意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保护。大众在网上购物、约会也应提高预防意识,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如果收到奇怪的链接,要仔细筛选,不要轻易转账。一旦遇到诈骗,要第一时间报警,保存相关证据,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工作。

来源:江苏警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