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俄军再次发起大规模打击后,波兰却“挨炸”了,到底咋回事?

作者:熊熊讲武

在断断续续的远程导弹和“小摩托”打击一个多月后,俄军于11月15日再次发起了针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打击行动。按照乌克兰方面的说法,此次打击的规模甚至比10月10日那一次还要大。

在上百枚导弹/“小摩托”的打击下,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再遭重创。

俄军再次发起大规模打击后,波兰却“挨炸”了,到底咋回事?

当然,按照乌军宣布的防空战果,大部分的俄军导弹都被“拦截”了。至于到底是用什么“拦截”的,这个就见仁见智了,高情商和低情商说法,都是有的。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这一波打击所造成的最大舆论后果竟然不是乌克兰被炸得多惨或者说乌军防空部队的战绩有多显赫,而是乌克兰的西部邻国——波兰,挨炸了。

11月15日,位于波兰卢布林省东南部临近波乌边境的普热沃杜夫村的一处农场内,遭到了2枚“导弹”打击,造成了当地2人死亡。

由于这起爆炸跟俄军发起远程打击的时间吻合,因此在波兰及西方网络上认为是俄军导弹所为的声音不小。

俄军再次发起大规模打击后,波兰却“挨炸”了,到底咋回事?

但是由于波兰是北约国家,导弹不论是故意袭击还是无意所为,客观上造成了打击的现实,以及造成了人员伤亡,这是有可能触发北约反应机制的。因此事件虽小,但意义却十分重大。

如果真的认定是俄方导弹所为,那么北约将不得不做出反应,但北约现在对俄乌交战的基调是,明暗支援都可以摆上台面,但不能自己真的下场。

因此在这起事件发生后,波兰及北约方面的反应都比较谨慎。

如波兰总统杜达称,调查仍在进行中,导弹很可能是俄制,但没有“明确证据”表明是哪一方发射的导弹在波兰境内爆炸并造成2人死亡。

同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亦表示,无法证实俄罗斯导弹落入波兰领土,正在与波兰政府合作收集更多信息。

美国总统拜登则致电波兰总统,重申美国对北约的坚定承诺,并表示美方将全力支持和协助波兰调查此事。

目前,美、波及北约内部的各项会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同时波军战备等级也在提升。

俄军再次发起大规模打击后,波兰却“挨炸”了,到底咋回事?

但总的来说,波兰及北约目前透露的信息是:导弹为俄制,但尚需详细的调查才能认定是谁所为。

当然这样的反应最关键的不是认定事件本身如何,而是为北约随后的应对留出时间,以协商出一个比较理想的应对方案。

简单说就是,其实波兰和北约知道这导弹到底是从哪儿打来的,但是认定是谁打的,己方又该如何应对,需要详细商议。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了,既然都宣布是俄制导弹所为了,而且又恰逢俄军对乌克兰发动了全境打击,那么还有调查的必要吗?

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可就多了去了,没有表面上的这么简单。

首先说俄制导弹,它倒不一定真的是俄罗斯军队使用的武器,因为乌军装备的苏系武器,其实在国际上也称为是俄制武器。

从现在波兰爆炸现场传出的图像来看,极大可能是S300防空导弹的残骸。这种导弹俄军和乌军都有装备,当然它除了用于正常的防空作战外,也不是不能用于对地打击。

俄军再次发起大规模打击后,波兰却“挨炸”了,到底咋回事?

只不过这次爆炸的地点,距离俄军的发射阵地很远,因此有观点认为,这可能是乌军的S300导弹在拦截来袭目标时发生的附带伤害。

事实上由于乌军手中的导弹过于老化,在本次俄乌战争中的确发生过不少没有拦截到目标,却打中了居民楼的真实案例。

另外俄罗斯方面还有军事专家怀疑,也不排除波兰人自导自演,玩苦肉计以升级局势的可能。当然也有乌方故意为之,试图拉北约下水的说法。

俄罗斯官方的表态则是此次事件与俄方无关,现场残骸与俄军火力无关,波兰媒体和官员声称俄罗斯导弹击中普热沃杜夫地区是蓄意挑衅,目的是让局势升级。

而乌克兰方面对此的反应则是俄罗斯在宣扬阴谋论,认为乌军防空导弹落入波兰并非真相,任何人都不应该相信俄罗斯的宣传或放大其信息。

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自己跟波兰总统通电话后,“对在俄罗斯导弹袭击中遇难的波兰公民表示哀悼”,意指是俄方导弹造成了这一事件。

所以这事儿看起来简单,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由于牵涉重大,因此除了俄乌直接打口水仗之外,波兰和北约倒是反应谨慎。

其实这起事件,很大概率确实可能是俄军导弹在打击乌克兰西部利沃夫目标时,乌军S300防空导弹应对失措造成的。

俄军再次发起大规模打击后,波兰却“挨炸”了,到底咋回事?
俄军再次发起大规模打击后,波兰却“挨炸”了,到底咋回事?

爆炸所在村周边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一炸的目标

因为俄军缺少远程导弹这事儿,大家都知道,它还真没富裕到用2枚远程导弹去跨境炸波兰农场的地步。

或者说,就算俄军是故意为之,想给波兰一个教训,那导弹也不应该浪费到炸农场目标上。目前乌军最重要的补给线是波兰热舒夫到乌克兰利沃夫这条线,“跨境误炸”炸热舒夫的军火囤积点,那不更香吗?反正都是炸,索性炸点有价值目标也好,省得炸了民用目标,在国际舆论上主动找不痛快去。

当然要说导弹性能不行偏离目标,会不会有可能呢?

俄军再次发起大规模打击后,波兰却“挨炸”了,到底咋回事?

红框处为爆炸地点,南北绿色框内分别为波兰至乌克兰的主交通线

这就要看爆炸的地点了,这次挨炸的波兰小村普热沃杜夫距离乌克兰边境最近只有不到8公里,偏偏它附近还没有什么重要交通线。其距离北侧的主交通线大约有80多公里,距离南侧的主交通线也有70多公里,俄军能打过来的远程导弹,性能再差也不至于偏到这种程度。

要说专门就是用远程导弹去波兰炸农场,刺激北约进一步反应,这从战略意图上也说不过去。

的确,波兰现在是对乌军援的第二大国,甚至波兰雇佣兵在乌军中比例也是最高的,但要说真给教训,也不是冲着炸农场去给的。就像前面说的,那么大片的热舒夫军火囤积点,真想“误炸”的话目标多的是。

反倒从乌克兰的战略需求来看,刺激北约进一步反应乃至直接下场,这不难理解。当然,我们认为乌克兰也不至于如此动作,这件事的确可能是防空导弹乱飞所致,此前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只不过这次炸过界,事儿搞大了。

我们这么讲,当然有些网友肯定不认可,一大堆帽子可能又飞来了。不过也请这些网友注意,上面这些分析虽然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当然也不一定准),不过实际它半毛钱也没用,因为这起事件的关键其实并非谁所为。

俄军再次发起大规模打击后,波兰却“挨炸”了,到底咋回事?

如果北约真的想下场,那么不论是俄乌谁的导弹所为,甚至说俄乌都真的没干这事儿,但“爆炸”也总会有的。

如果北约的底线就是不下场,那么即便是俄罗斯导弹光明正大来炸了,北约照样能找到不出兵的说法来。

所以,到底是谁炸的,我们该分析分析,这是给愿意看点分析的网友看的。当然按照目前北约和乌克兰的关系来说,即便可能真的是乌克兰所为,恐怕北约也不会直接承认,锅肯定还是要甩往俄罗斯。

这也是目前波兰和北约比较为难的地方,但它为难的地方恰恰才是我们想要关注的点,北约到底是真老虎还是纸老虎,就看接下来“调查结果”如何,其实质性反应又如何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无论是俄军导弹说呼声高,还是乌军导弹说呼声高,对北约而言都不算好消息,将音调压低恐怕才是北约所期待的,这也是目前北约表态谨慎,试图留出缓冲时间与空间的原因所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