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水库渔民的双重身份

作者:新京报乡村

对密云水库的渔民来说,打鱼并不是唯一的工作。

从1997年起,每年9月25日至次年3月31日,是密云水库开渔期。当渔民走下船,有人转身变成了水面保洁员、保水网格员,也有人开办民俗旅游做农家乐,提升产业附加值。

二十大代表、北京市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表示:“密云区积极发挥好山好水优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建设好美丽的‘首都后花园’和天然大氧吧,以护水保水实现生态惠民,为首都生态环境改善作出贡献,以实际行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水库渔民的双重身份

10月8日,密云水库,赵全利在码头上抱着一条刚刚收获的水库鱼。

水库渔民的双重身份

9月14日,赵全利在水库边捡垃圾。渔民之外,他也是一名水库的保洁员。

打鱼保水并进

明年就要60岁的陈光满,是密云水库第一代“渔王”。大概20年前,陈光满捕捞了一条重56斤的黄鲤鱼,鱼成了“鱼王”,人成了“渔王”。

“其实人和鱼一样,遇见了是缘分。”这天下午,陈光满把船停在一处水湾里,坐在船头整理渔网。不起大风的时候,他习惯将下网时间定在凌晨三点,次日七点过来起网。

按照相关规定,密云水库的渔民不能超过60岁。陈光满几年前就给自己找好了退休后的活儿——和村里一些闲不住的老人一样,包片地种板栗。他说,今年板栗价钱还不错,收入会比去年可观。可陈光满总觉得,种树没有打鱼有意思。

据官方数据显示,密云区30万亩板栗主要种植在水库环湖东、西、北岸的十余个镇,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市近50%。

陈光满知道,树木能涵养水源、净化地表径流,种板栗也能间接保水,“打鱼和种树还有个共同处,都比较自由,不受拘束”。

水库渔民的双重身份

10月10日,陈光满躺在自己的渔船上。当日北京大风蓝色预警,他在等待着出船打鱼的好时机。

水库渔民的双重身份

9月14日,陈光满站在自家的栗子树下。正值栗子丰收,他需要赶在捕鱼季开始前完成采摘。

10月11日下午,一艘靠岸的船上,祝西军正与渔民聊天。风太大,他们不打算出船。看着清凌凌的水面,46岁的祝西军一脸轻松。不打鱼的时候,他是水面保洁员,保持水库干净是他的职责之一。

保洁船是一艘蓝色大船。祝西军介绍,如果水上漂浮物比较密集,保洁船会启动自动打捞功能,让漂浮物随着履带传送上船,集中至集纳区域,然后由工作人员统一处理。如果漂浮物比较分散或体积过大,保洁员会划着船手动打捞。

水库渔民的双重身份

10月10日,祝西军站在自己的渔船上,等待大风过去出海捕鱼。

水库渔民的双重身份

9月15日,祝西军在水库从事保洁工作。禁渔期,他是一名水面保洁员。

64岁的张建华已经十多年不打鱼了。现在的他是一名保水网格员,每月有一半时间是在跟同事巡视库区附近环境中度过的。他们不仅要保障环境卫生,还要在禁渔期间劝阻制止偷钓偷捕等涉水违法行为。“密云人都知道一句话,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密云水库。我年轻的时候,从水库里获取了财富,现在做网格员,也是回馈水库了。”

水库渔民的双重身份

9月15日,张建华手持自己1994年的捕鱼证。年过60的他已经不能再进水库捕鱼,但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捕鱼证。

水库渔民的双重身份

9月14日,张建华站在密云水库首都水源保护区外值勤。如今的他是一名保水网格员。

农家致富有方

荞麦峪村背靠密云水库,因曾在后山种植荞麦得名。村子有条北京著名的鱼街,有数十家做酱炖鱼、锅煲鱼的餐馆。每年9月下旬,密云区会举办鱼王美食文化节,从各地慕名而来吃鱼的客人会把鱼街停车场占满。

2013年,45岁的万明芝在村里开起了农家乐。20岁在镇上饭馆打工时,饭馆师傅最拿手的就是利用各种烹饪方法做出各种鱼菜,她就边打杂边跟着学。

丈夫出船打鱼,妻子在家卖鱼。每年捕鱼季,万明芝和丈夫郝加银便围绕水库鱼结成搭档。捕鱼30年,郝加银是远近知名的捕鱼高手,有时在水上待一宿,就能拉回满舱水库鱼,其中的一些就交给万明芝做给客人尝鲜。

水库渔民的双重身份

9月14日,荞麦峪村,渔民郝加银走过自家农家乐门前。他们家特意将鱼画在门前的墙面。

水库渔民的双重身份

9月14日,渔民郝加银在自家农家乐。

荞麦峪民俗旅游合作社主管李淑芝介绍,荞麦峪村现有49户民俗户。大概十年前,镇政府倡导各村发展民俗旅游,“一村一品”,每个村主打一种特色美食。荞麦峪村自然选择“荞麦宴”,选择的另一原因是,水库鱼不是四季皆有。村民很快学会了不同的荞麦面点做法,吸引游客就餐、住宿。

许多尝过荞麦宴的回头客,会专门选择在捕鱼季来村里吃鱼。村里摊位上,大小不等的水库鱼摆在塑料纸上,让客人挑选;一些民俗户里,有鱼形竹器、鱼形木雕、鱼形玻璃雕刻,供客人观赏。

2017年,万明芝花了三千块钱请一个大学美术生在自家墙上画了九条彩鱼,不打鱼的时候,就看看画。58岁的郝加银今年仍在坚持出船。“别瞧打鱼辛苦,其实好玩着呢!人在船上漂着,只能听到水流哗哗响,一有鱼的动静,就下网、起网,不管捞多捞少,我都高兴。”

家乡如此多娇

余晖洒在水面,船桨划过粼粼波光,泛起涟漪。杨晓华划着船桨,看着正准备撒网的儿子。58岁的赶河厂村人杨晓华是密云少有的女性渔民。今年开渔首日,母子俩打了2400多斤鱼。

杨晓华高兴的事不止于此,个人短视频账号粉丝的增长同样令她兴奋。“我就是个‘业余博主’,随手拍着玩的,人家愿意看就看。”面对大家关于短视频的夸奖,杨晓华会有些不好意思。

水库渔民的双重身份

10月10日,杨晓华划船前往密云水库,准备下网捕鱼。

水库渔民的双重身份

9月15日,杨晓华站在自己的渔船上拍摄视频。距离开渔期还有十天,她已经开始研究拍摄短视频,介绍密云水库,讲述渔民故事。

“你们家乡的水真清啊”“你们这里的鱼,好大啊”……看着很多陌生人在短视频下的留言,杨晓华很高兴,“我就想把密云水库的点点滴滴拍下来,让外面人知道我的家乡多美,同时也让家乡人更加珍视家乡的环境”。

拍短视频的渔民大多是中青年。在“密云水库”或“渔民”的后面,再缀上自己的名字,就是他们中很多人的网名。

在网友对水库环境的声声称赞中,这些渔民意识到,原来从小生活的家乡是那么漂亮,站在船上看风景也是一种骄傲。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摄影 王子诚

编辑 刘晶 张湘涓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