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作家,一生3次订婚,却3次解除婚约,最后却死于肺结核,活活饿死!其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生前从未发布过作品,死后却能影响全世界!
他就是弗兰兹·卡夫卡
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
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 。
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三次订婚,却三次解除婚约,这与卡夫卡的所受家庭教育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尤其是卡夫卡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让卡夫卡更加沉溺于文学创作中,为的是抒发内心深处所被压抑的情感。
他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一个毫无温情可言的暴君,经常肆意地使唤和责备他的店员。
即使是他的孩子们,也每天都被他训斥,他认为他们应该表现得更好,并且应该感恩于他。
他的专制管教方法,使卡夫卡在心理上从小就笼罩着威权的压力。
然而他对儿子们只有轻蔑的嘲讽,对于弗兰兹·卡夫卡所热衷的事情,他表现出的只有鄙视。
而最终结果只有一个——这个本来就腼腆的男孩变得更加内向,并且几乎不再说话了。
[微风]在1912年,29岁的卡夫卡认识了菲利斯,开始了一段异地恋,两人通过书信往来。爱情一度成为卡夫卡写作的灵感来源。两人感情升温。后来在柏林订婚。但是仅仅过了一个月。卡夫卡就解除了婚约。
只是这段情感纠葛还未结束。解除婚约半年后。卡夫卡和菲利斯再度相遇,两人又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暧昧。
[微风]在1917年,两人第二次订婚。在卡夫卡被确诊肺结核后。他又再度解除了婚约。
卡夫卡与菲利斯的情感纠缠和互相折磨持续了数年。也是卡夫卡创作的主要时期。恐惧也是探讨他作品的一个切入点。
[浮云]他在作品中写到,我感到自己对于婚姻的无能,恐惧结合,恐惧失落于对方。
对于婚姻,卡夫卡是悲观的。内心的自卑,让他觉得自己无法承担起婚姻的责任,而卡夫卡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爱情的追逐。
[微风]在1920年。37岁的他与另一个姑娘朱莉订婚。结局还是一样,卡夫卡第三次解除婚约。
从弗兰兹·卡夫卡的一生来看,除了由于犹太人的身份所受奥匈帝国的管制,犹太人常常在他国受到驱逐与迫害,从而缺乏归属感。
其次是父亲对于弗兰兹·卡夫卡的精神控制,不予理解与鄙视,这都严重伤害了卡夫卡,使其变得社恐、恐婚甚至隐形抑郁。
[玫瑰]由此得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对孩子的理解与欣赏无疑是对孩子成长中最好的营养品!
最后送上弗兰兹·卡夫卡的名言:
心脏是一座拥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阅读的温度# #情感情感#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