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靠抄袭扬名立万?百万字来源未知?

作者:历史真相挖掘师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代表作。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靠抄袭扬名立万?百万字来源未知?

静静的顿河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年5月24日-1984年2月21日),出生于顿河流域,苏联作家。当过苏联作家协会书记,并两次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勋章。1928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在苏联《十月》杂志上发表声,年轻的肖洛霍夫立刻受到国内外的瞩目,《静静的顿河》在德国销售量甚至超过了德国作家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1941年《静静的顿河》获斯大林文学奖,196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靠抄袭扬名立万?百万字来源未知?

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这部小说,肖洛霍夫构思于1924年,1928年开始执笔,至1930年完成前三部,直至1940年全书完成,前后共历时12年。静静的顿河曾被誉为“令人惊奇的佳作”“苏联文学史上还没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说”。作品充满了顿河流域浓厚的乡土气息。肖洛霍夫后来获得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由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

《静静的顿河》共分四部八卷,背景是两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内战)和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小说的情节是哥萨克青年军官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娅的悲剧命运以及葛利高里一家在动荡年代中的变迁,写尽“红”、“白”哥萨克之间的残酷杀戮。第三部作品描写了1918年春至1919年5月间顿河地区出现的叛乱,这是纪实报导。葛利高里成为叛军的人物。第四部作品写哥萨克叛乱被平息,阿克西尼亚被流弹打死。在不到五年内,葛利高里一会投靠红军,一会又投靠白军,双手沾满了两方的鲜血,他的矛盾和痛苦显然与他所属的特定的群体无法切割。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靠抄袭扬名立万?百万字来源未知?

电影版

小说主人公葛利高里是一位不同于一般军官的哥萨克人。历史的转折完全改变了顿河哥萨克人的古老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葛利高里的生活。葛利高里不知道自己应该加入红色阵营还是白色阵营。他凭借自己的努力,由一名普通士兵晋升为军官,将军,但他内心的立场一直在徘徊摇摆。他也在两个女人中摇摆不定:娜塔莉亚是葛利高里的妻子,但葛利高里起初并不喜欢她。在娜塔莉亚给他生育了波柳莎和米沙后,葛利高里才对她产生感情;阿克西妮娅的确是葛利高里最爱的人。但在那个剧变的年代,这两个女人葛利高里都未能保护好。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靠抄袭扬名立万?百万字来源未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小说的最后葛利高里抛弃了一切,带着儿子重新回到了故乡。儿子是生活残留给他的全部东西,是他和大地惟一发生联系的东西。

作者另有其人?

然而,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从一开始发表,就伴随着巨大争议,有一部分文艺学家认为怀疑肖洛霍夫不是小说的原作者。理由如下:

肖洛霍夫开始创作小说时非常年轻。令人惊讶的是:他开始创作《静静的顿河》时大概才22岁,他不可能写出有那么多阅历、那么有深度的小说,并且在写这部小说之前,他仅仅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肖洛霍夫竟然会如此迅速地创作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在两年半的时间内创作了小说的前两卷。据说肖洛霍夫是个文化程度很低的人—他在初中四年级时就辍学了。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靠抄袭扬名立万?百万字来源未知?

索尔仁尼琴

同样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有《古拉格群岛》的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曾公然指责肖洛霍夫抄袭:

书得经过多次打磨后,才能顺利实现其艺术力量。肖洛霍夫所表现出的写作速度令人怀疑:他1926年才开始写这部作品,到了1927年作品竟然送去编辑部出版了;在一年之内就可以创作完毕小说的第一部、第二部,甚至是第三部,也只有无产阶级书刊检查机关才能阻挡这种令人震惊的创作进程,真是不可思议的天才!但是在肖洛霍夫后续的45年中,再也没有写出能和《静静的顿河》相媲美的作品了。

就连斯大林的女儿也曾说,肖洛霍夫是从一个死去的白军军官那儿窃取了手稿,把它变成了自己的书。这种说法如下:

1968年,列宁格勒一位女士向媒体透露,说她哥在内战中是个白军军官,曾把自己的战斗经历写成故事。后来,她哥被当局逮捕。在狱中他怕死后自己的心血会遗失,便把藏稿之处告诉了同牢房的狱友。而肖洛霍夫恰恰是审问这位狱友的人。她从她哥临刑前留下的一封信中得知此事,找到了他哥最初的草稿,发现那草稿除了人名和对话稍有不同外,基本上与《静静的顿河》相同。她因为自己年事已高,决定在死前为她哥办这件事,请求出版社的编辑对此事进行调查,以查明谁是真正的作者。但此事后来便无疾而终了。

不过研究肖洛霍夫的专家却坚持认为小说《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亲自创作的。编辑马卡罗夫历经十二年的寻找和发现后,出版的书籍《关于静静的顿河的不解之谜和秘密》完全解答了以上质疑。

1999年俄罗斯科学院的专家发现《静静的顿河》丢失的第1部和第2部手稿。经过笔迹鉴定、文献鉴定和辨识真假鉴定——从而证实这部小说原作者确系肖洛霍夫。但是手稿本身并不能证明肖洛霍夫是原作者。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靠抄袭扬名立万?百万字来源未知?

小说手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