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哈萨克斯坦:十字路口的“端水艺术大师”@大外交智库

2022年开年,哈萨克斯坦一跃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短短十天,哈萨克斯坦在国内外舆论的注视下经历了骚乱及至政变的动荡。人们不禁要问,哈萨克斯坦究竟怎么了?尽管当前动荡已经趋于平息,但是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维和部队,逐渐显露的西方身影,都使人不得不想起始终挥之不去的“颜色革命”阴影。或许,在此时间节点回顾哈萨克斯坦建国以来的外交路线能帮助旁观者寻找到一些来自外部的蛛丝马迹。

利益交汇,争夺所在

或许握有太多资源也是一件值得恐慌的事

作为连接亚欧大陆的十字路口,中亚这片土地从来就不缺争夺二字。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东正教与伊斯兰教,斯拉夫文明与蒙古文明、中华文明、波斯文明,大英帝国与沙皇俄国,几乎所有那些深刻影响人类历史的概念都能够在中亚历史上找到呼应。

哈萨克斯坦:十字路口的“端水艺术大师”@大外交智库

真无愧为“十字路口”

(图源:必应)

刚刚独立的哈萨克斯坦看到的是这样一个世界:向北,是一个“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俄罗斯,尽管已经难以维系原先的地区分工,但是仍然在国际体系和地区体系中有重要发言权;向东,是一个正在积蓄力量难以忽视的中国,不过彼时中国专注于国内的发展,对于国际事务的参与兴趣不大;向南,是面临种种内政外交困境的中亚诸国,它们的危机是否会外溢尚未可知,“三股势力”的发展已逐渐使人警惕;向西及至西半球的美国,正在寻求对后苏联空间事务的进一步介入,手握资本与权力,却以主权作为交换。

新发现的规模庞大的里海油气资源对于哈萨克斯坦来说既惊喜又紧张。站在地缘的十字路口,哈萨克斯坦不仅要寻求融入国际社会,还要保住来之不易的主权;不仅要为丰厚的油气资源寻找出路,寻求经济增长,还要尽可能以此为外交基石,拓展更广阔的外交空间。

不论是被动反应还是主动考量,哈萨克斯坦的外交都走上了一条“端水之路”。

三方来水,端之衡之

回避不了的关系,不如认真经营

(一)北境之水

哈萨克斯坦:十字路口的“端水艺术大师”@大外交智库

托卡耶夫与普京相见甚欢

(图源:必应)

从地缘上看,哈萨克斯坦外交首先必须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漫长的边境线、绕不开的历史纠葛、勾连的现实利益、以及在哈境内大规模的俄罗斯人,都使得哈萨克斯坦必须认真对待俄罗斯。在独立之初,高涨的民族主义浪潮曾经将哈俄关系推向紧张的边缘,然而这种激烈的情绪很快就被冷静的理性取代。哈萨克斯坦对俄关系以合作为主基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金融、地区议程等各个方面。独立后哈萨克斯坦也愈发发现需要借助俄罗斯的力量和经验融入国际体系,90年代两国处理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并形成基本合作框架,为未来合作打下基础。进入新世纪,哈萨克斯坦对俄关系更加务实,尤其令人瞩目的是2008年俄格战争结束后,纳扎尔巴耶夫适时提出加快欧亚经济联盟建设。2015年该组织最终投入运行,这被视为独联体范围内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一步。

(二)西洋之水

俄罗斯和独联体无疑是哈萨克斯坦的首要外交方向,但是哈萨克斯坦的外交目标并非屈居于俄罗斯的“大国阴影”之下。为了寻求更广阔的国际空间,真正融入国际体系和国际社会,哈萨克斯坦有必要与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搞好关系。并且在冷战结束之初世界格局巨变的情况下,有且只有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才能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后苏联国家带入国际社会。

哈萨克斯坦:十字路口的“端水艺术大师”@大外交智库

北约在中亚的存在足以使俄罗斯重视

(图源:Microsoft Bing)

冷战结束后北约、欧盟纷纷采取措施“东扩”,时至今日哈萨克斯坦仍是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一员,2003年起北约与哈萨克斯坦联合举办的“草原之鹰”年度军事演习也一直持续到疫情前的2019年,而欧盟的东扩计划也险些撬动了俄罗斯的中亚“后院”。美国一直以来觊觎着中亚丰厚的油气资源,阿富汗反恐战争开始后美国更是具有了介入中亚的具体抓手,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也进一步深化。哈萨克斯坦在国家对外关系中积极适度引入西方因素,不仅对俄罗斯带来的地缘压力形成了相当程度的对冲,也在充分保障国家主权的基础上成功接触到国际社会的前沿议程,并寻求发挥积极作用。

(三)东方之水

对于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中亚国家而言,中国的崛起成为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因素。能源上,哈萨克所拥有的丰富油气资源将在中国寻求到庞大而稳定的市场,中国也需要更加多元、更加安全的能源渠道;安全上,哈萨克和中国都面临着“三股势力”的严重威胁亟待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2001年旨在打击恐怖主义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运行,哈萨克斯坦非常重视在此组织内发挥作用。2013年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成为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诞生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落实,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外交体系中的经济角色越来越重要。2019年,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最高荣誉勋章“友谊勋章”,也足见哈中关系之良好,友谊之深厚。

哈萨克斯坦:十字路口的“端水艺术大师”@大外交智库

哈萨克斯坦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碳氢能源来源国

(图源:必应)

各种利益、各种关系、各种势力交汇的中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或明或暗的外界争夺,但即便如此,哈萨克斯坦也决然不甘心沦为大国博弈的“棋盘”。哈萨克斯坦在同俄罗斯修好的同时积极适度同西方接触,对冲俄罗斯带来的地缘压力。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又迅速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弥补美俄无法给予的经济优势,同时与中俄合作缓解“颜色革命”的压力。可以说,哈萨克斯坦在中美俄三国之间将“端水”做到了近乎极致。

寻彼远水,解我近渴

不只在接招,也要寻求出招

(一)突厥之水

2021年11月,“突厥语国家组织”宣布更名为“突厥国家组织”,这一横跨欧亚的国家间合作组织再次引发舆论热潮。事实上,“突厥主义”正是哈萨克斯坦自建国以来主动端起的“一碗水”。独立之初,哈萨克族民族主义兴盛,纳扎尔巴耶夫也不止一次地发表过支持“突厥主义”的有关言论。这与土耳其扩张势力的意愿一拍即合。如此在哈萨克斯坦的积极倡议下,2009年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耳其、吉尔吉斯斯坦四国宣布成立“突厥语国家议会”,后又几经更名扩大,直至去年“突厥国家组织”问世。哈境内还有大量与土耳其相关的大学和教育项目,也有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世界突厥科学院”,可以说哈萨克斯坦在世界“突厥主义”的相关议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哈萨克斯坦:十字路口的“端水艺术大师”@大外交智库

一个“敏感”的国家间合作组织

(图源:必应)

然而,哈萨克斯坦在此问题上归根结底仍然是“端水”,在俄罗斯和中国都分布着广泛的突厥语民族,这些民族地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分离主义势力的隐忧,尤其是还存在“东突厥斯坦”恐怖主义势力,哈萨克斯坦需要在能充分展现自己的“突厥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以及他国合理关切之间寻求平衡。

(二)全球之水

诚如前文所述,哈萨克斯坦并不甘心屈居于中亚的地缘限制。也正因为如此,哈萨克斯坦对全球治理议程始终表现积极,这其中尤为瞩目的是“亚信会议”。在1992年的联合国大会上,时任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提出了关于建立这一平台的倡议。经过不懈努力,该倡议从专家会议到外长会议逐渐落实,最终2002年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召开了第一届亚信会议首脑峰会。新世纪以来,这一平台逐渐走向制度化,已经成为亚洲地区非常重要的安全合作论坛,也是哈萨克斯坦参与全球治理的成功之举。此外,哈萨克斯坦在中亚地区一体化,以及地区热点问题解决方面也积极参与。至今“阿斯塔纳进程”仍然是解决叙利亚问题的重要平台,2015年俄土冲突也能见到哈萨克斯坦斡旋的身影。哈萨克斯坦的这些行动收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也有效提升了自己的国际地位。

结 语

长袖善舞于人际不易,于国际更难

在哈萨克斯坦的外交政策中,从不讳言外交的三个梯队,它暗示了哈萨克斯坦“端水艺术”得以成功的诀窍。这三个梯队中,第一梯队是俄罗斯和独联体,第二梯队是中国和伊朗以及其他伊斯兰国家,第三梯队是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正是因为哈萨克斯坦兼有了雄心壮志和审时度势,才能身在“棋盘”而身为“棋手”,才能把中小国家的外交达致艺术。

但是,尽管哈萨克斯坦将外交做到极致,也无法改变身处世界大国利益交汇点的事实,进而不得不直面大国竞争的“锋面”。“端水”的核心在于“活”,哈萨克斯坦必须在大国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保持相对较高的灵活性。然而,这对于掌握国家航向的领导人来说本身是极高的考验,纳扎尔巴耶夫可以,托卡耶夫作为共和国外交政策缔造者之一可以,但是接下来的继任者又将如何面对?另外,灵活性的要求其实暗含着国内各利益集团高度服从的事实,那么这种服从性长远来看能否得到延续?至少从今年年初突发的动乱,我们能看到的是,或许哈萨克斯坦内部出现了分裂,如果国家不能够采取果断措施,这种情况下国家将很有可能沦为大国的角逐场,而那时哈萨克斯坦能再端起的“水”恐怕就很少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中亚这个贫水之地,更是如此。

(作者系大外交智库研究员助理实习生杨啸杰;吴翔、王盖盖审校)

参考文献

[1]王志远.纳扎尔巴耶夫时代的哈萨克斯坦发展模式[J].新疆财经,2019(04):61-71.DOI:10.16716/j.cnki.65-1030/f.2019.04.006.

[2]汪宁,K·高哈尔.哈萨克斯坦:地缘政治交叉点上的博弈[J].国际观察,2017(03):116-128.

[3]ORAZALINA KORLAN. 哈萨克斯坦的中俄平衡外交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9.

[4]Malibekova Assyl,陈新明.浅析哈萨克斯坦的平衡外交[J].公共外交季刊,2021(02):88-95+132.DOI:10.16869/j.cnki.pdq.2021.02.014.

[5]边云霞,吴云鹏.试论哈萨克斯坦的平衡石油外交政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1):399-401.

[6]顾炜.中亚一体化的架构变化与发展前景[J].国际关系研究,2020(02):9-30+153-154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