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书香扶清风——窦垿祖父窦晟廉政故事

作者:掌上曲靖

中国人有“隔辈亲”之说,所以当我看到窦垿祖父《第十四世祖窦晟画像》时,不禁会心笑了。

画中的窦晟端坐在一张栗色的中式木几上,官帽常服,胡须尽白。背景是青松翠柏,左右两旁的圆形花架上各摆着一盆兰草——这是画师的构图:青松翠柏预示长寿,兰草象征高洁清雅。其实,这些都是点缀和烘托。这幅画最动人之处在于窦晟手里抱着的孩子,从资料记载和窦晟的年纪推测,那无疑就是窦垿了。窦垿那时还是个孩童,两三岁的样子,肉嘟嘟,粉彤彤,戴个小圆帽,穿一身红,在色调上,绝对是全画的亮点。与爷爷窦晟的端庄安详不同,孙儿小窦垿的手没闲着,嘴没闲着,正试图去抓爷爷的领口或胡须,嘴里似乎也在哇哇嚷着,好像很淘。爷孙二人,一静一闹。爷爷神情安详,慈爱有加;孙儿天真有趣,萌得可爱。你想象不出这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窦晟生卒1724-1808),距今200余年,一位中过举、做过官、著过书的中国老人的晚年生活图景。所以,在那些正襟危坐的历史人物画像中,我觉得窦晟的这幅画像特别温馨,特别有人伦之情、天伦之乐。因为那时,照相机还没有被发明(1841年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机问世),请画师绘制人物是件十分奢侈的事,普通人家想都不敢想。而在给窦晟画像时,主家竟然让画师绘制他抱着孙子的照片,这是一位何等开明的老人,这是一位对孙儿何等疼爱的老人!可那时,谁能意料到这位老人手里的孩子,日后会成为历史文化名人窦垿,与他所撰的那副岳阳楼长联一样,流芳千古!

实际上,窦晟的这幅画像,主观上是画窦晟,客观上却展示了一种传承关系。这种关系又有两层涵义:

一是血缘。窦氏在中国古代诸姓中是个显著的存在,自夏少康受姓至今,已历四千余年。云南师宗淑基窦氏,从一世祖兴至今,已繁衍二十五世。当然,名气最大还是窦垿。窦垿(1803~1865),字于坫,又字子州,号兰泉,清嘉庆八年(1803年)生,祖籍江南泰川,明代迁居云南,现云南师宗县淑基村人。道光九年(1829年)26岁时,考中己丑科进士。此后,历任吏部主事、考功司行走、文选主事、员外郎郎中、学验封司、记名道府,以后又擢升江西道监察御史,钦差办理云南团课。同治四年(1865年)逝于贵州任上,享年六十二岁。以窦垿为主线上溯两代,即窦垿的祖父窦晟,继之是其父窦欲峻。窦晟为第十四世祖,窦欲峻为第十五世祖,窦垿为第十六世祖。窦氏三代,从知县、知府到御史,一脉相承,梯次上升。

二是家风。师宗县淑基村窦氏一脉:先祖一世至十世,武功世袭;十一世至今,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曾被誉为“父子为边将,祖孙领解元”,素有“滇东望族”之称,不仅出过进士,仅清朝至民国这段时间就出过县官25名。新中国成立后,在只有300多户4000多人的家族中,竟有600多人在外工作,平均每户都有两人,其中40%从教,可见其文运之繁盛。特别在“诗书传家”和“仕途沉浮”中,窦氏三代均有立德、立功、立言之“人生三不朽”的成就,经岁月沉淀,终孕育了“书香门第”,并在其家族《训词》中逐步成型,在历代精英人物中完善成熟,最终滋养了窦氏家族良好的家风。有其祖必有其孙,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就是家风对后代子孙的影响。

回到窦晟这个人,其实他是一个典型的儒家学派的知识分子。

首先,窦晟非常自律。他12岁考取生员(秀才),曾在罗平城买了一方砚台,自刻座右铭于其上,铭曰:“谨几慎独,毋自欺也;日新又新,戒牿亡也。”他在粮道衙门教私塾,从不受人额外钱财,也不羡慕荣华富贵。他在山西做官,所得俸禄省吃俭用,每月都寄给兄长,用于家务开支。成家立业后,他更注重家教,素以“公正勤和”为准则,他曾书写楹联一副:“孝友居家,由此百行顺利;谦和处世,自然万事亨通。”其妻柏氏死后,他坚决不再续娶,淡泊持身。

其次,窦晟非常孝顺。他在外地任职,立刻将年迈的父母接来赡养。父母病逝,他悲痛欲绝,痛不欲生;兄长死后,他对哥哥的两个儿子视为己出,精心抚育。侄儿不幸早逝,他又抚养侄孙直至成家立业。由于窦晟的孝心和担当,窦氏家族当时四代同堂没分家,近百人一个锅里吃饭,在当地传为佳话。

其三,窦晟非常友爱。乾隆十八年(1753年),窦晟经州、府、省学遴选为贡生,赴省城五华书院读书,并与钱沣(字南园)结识,二人惺惺相惜,友情笃深,后虽仕途歧路,一直保持书信往来,成为莫逆之交。

其四,窦晟尊师重教。他任建水县教谕时,看到建水文庙年久失修,有庙无学,便捐银修复文庙,倡建崇文书院,主持祭孔仪式,恢复儒学传统。他在任赵州(今大理祥云县)学政时,曾捐银设置了“乡试卷金”,用以资助寒门学子通过科举途径争取功名。他曾发动亲友在龙川(今龙甸)兴建书院,家中积蓄用尽,他就变卖妻子的发簪和手镯。

其五,窦晟为官清廉。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朝廷命军机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傅恒任经略,大学士阿桂任主将,率军抗击与云南相邻的缅甸入侵之敌。于是,窦晟结识了傅恒和阿桂两位重臣。阿桂被窦晟的人品、学识所折服,平缅班师回京之后,面奏乾隆帝,赞窦晟“学政职上称职有为”,应加以提保。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朝廷降旨擢升窦晟为大理府教授,并随后被保举出任浙江宁波府象山县知县。窦晟到任后,奖励农桑,发展海盐晒制产业,深受百姓拥戴。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窦晟奉调山西洪洞知县。他清正廉洁,秉公办事,课农劝耕,捐银三百两,重修学宫,重启祭孔典礼。后又捐出个人三年俸禄,兴修了社稷坛,并对护城河和排水沟进行了疏浚清淤。他在暖阁柱上题写的一副对联——“莫负他人称父母,方能自己荫儿孙”,以鞭策自己勤政为民,为此,当他告老回乡时,洪洞县的老百姓要为他建德政牌坊,他竭力劝阻,把材料捐给了正在修葺的书院。他离开洪洞县时,官绅、乡民争相为他设宴饯行,依依惜别的百姓延绵数里路。

其六,窦晟勤奋好学。窦晟对经学、理学和《家礼》《四礼》《四礼翼》《吕子呻吟语》等书手不释卷。他通读经史典籍,专心研究“宋代五子”的学说,每逢五华书院月考和接受学使的考试,他常居第一名,其所著《观凤试拟董仲舒天人三策》一文,学使称其为滇中独一无二。他告老回乡二十余年仍笔耕不辍,时常用古训自勉。他学识渊博,一生著述颇丰。十七岁便著有《攘斥佛老浅说》《田家四时志》,他撰写的《缠足论》《地理说》《守节论》等文章,对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进行了驳斥,反映了窦晟思想的进步和开明。他中年著有《芸余草》,晚年著有《庸草》等著作,还有文集《自芸斋诗草》。窦晟还重视“诗书传家”,他撰写了一副对联:“守祖宗义方教泽;愿子孙世代书香。”,如今,凡淑基窦氏族人都把这副对联作为神联,恭恭敬敬悬挂于供桌两侧,以此教育后人勿忘先祖,勤勉读书。此后,窦氏后人无论贫富,不分男女,皆形成识字读书的良好风尚。

正是在窦晟这一代,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诗书传家,家风育人,以书香扶清风,以清风树形象,才培育了其子“江南好官窦欲峻”、其孙监察御史窦垿,以及数千淑基窦氏后代,成为全社会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