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04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尼尔·舒宾在北极圈发现了一种古老的动物化石,他吃惊地发现,这条鱼居然长出了两只“手臂”,经鉴定

作者:阿中说文史

2004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尼尔·舒宾在北极圈发现了一种古老的动物化石,他吃惊地发现,这条鱼居然长出了两只“手臂”,经鉴定,这条怪鱼生活在距今3.8亿年的泥盆纪,比恐龙早了近2亿年,泥盆纪本来就是“鱼类的时代”,所以发现那个时期的鱼类化石原本没什么好奇怪的,但让人惊愕的是,比起其他鱼类来,这条鱼的生理特征竟然如此与众不同!

它身长约为2.7米,胸鳍比当时的其他已知鱼类都要发达,不仅长出了可以支撑“手臂肌肉”的骨骼,还拥有灵活的手腕关节,也就是说,它不仅能在水里游动,也能通过“手臂”爬上陆地,此外,它的头骨也十分独特,与四足动物的脑颅非常相似。这就意味着,这条鱼很有可能就是鱼类走出海洋,登上陆地的关键点,属于陆生生物(自然包括人类)最早的那批祖先。

舒宾将这种鱼命名为提克塔利克鱼,随后,把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结果,在学术界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很多人开玩笑说,如果时光能倒流,回到3.8亿年前阻止提克塔利克鱼的陆地探险就好了,这样,所有鱼类都会继续在水里生活,从鱼到四足动物的演化随之终止,那么,就不会有如今的人类,人类社会的所有烦恼,乃至地球生态圈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当然,这只是一种幻想,不过,时光虽然无法倒流,但进化却可以——在距离提克塔利克鱼化石出土点约1.5公里的岩层中,舒宾和他的同事还发现了另外一种鱼类的化石残片。经过多年的努力,2020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支研究团队终于复原出这种鱼类的全貌,从外形上看,这种鱼类与提克塔利克鱼非常相似,但它的体型要比前者足足小一圈,它的身上覆盖着一层白色的鳞片,嘴里长着锋利的尖牙,显然,这是一种长期生活在水里的强大捕食者,人们根据出土点的地名,将其命名为“奇基克塔尼鱼”。

同样,奇基克塔尼鱼拥有接近完整的胸鳍和发达的肱骨(支撑上臂的骨骼)、桡骨和尺骨(支撑下臂的骨骼),也就是说,它已经开始演化出四肢,准备登陆了。然而,奇基克塔尼鱼的进化之路走到这一步时,它突然掉了个头——它的肱骨非常薄,外形像个回旋镖,看起来柔弱无力,很难将身体完全支撑起来。据此,科学家推测:奇基克塔尼鱼曾试图离开海洋,效仿提克塔利克鱼爬上陆地,却不知为何,它中途放弃了这个诱惑,打起了退堂鼓,又重新回归水中。

可见,生物的演化并非沿着一条直线一路向前的,进化的途中往往会出现许多分叉口,有的继续往前,有的可能停在原地,有的还可能原路返回。

2004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尼尔·舒宾在北极圈发现了一种古老的动物化石,他吃惊地发现,这条鱼居然长出了两只“手臂”,经鉴定
2004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尼尔·舒宾在北极圈发现了一种古老的动物化石,他吃惊地发现,这条鱼居然长出了两只“手臂”,经鉴定
2004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尼尔·舒宾在北极圈发现了一种古老的动物化石,他吃惊地发现,这条鱼居然长出了两只“手臂”,经鉴定
2004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尼尔·舒宾在北极圈发现了一种古老的动物化石,他吃惊地发现,这条鱼居然长出了两只“手臂”,经鉴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