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比懒惰更可怕的,是无效的努力——刘媛媛的逆袭课(1)

作者:笃篪

人们常常说: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成为了很多追逐梦想的人在奔向成功路上用来激励自己的格言和信念,好像只要选定一个方向,付出汗水和努力,就能抓住机会,就可以实现人生的飞跃和价值。

可是啊,你会发现,你没完没了地加班,不断地给自己打鸡血,忙忙碌碌地一年又一年,目标却还是很遥远,人生也没什么起色。

这时候,你是不是对自己充满了怀疑:是我不够积极向上,没能及时抓住机会吗?是我不够优秀,付出的努力不够,以致于生活总在低谷徘徊吗?为什么我每天忙忙碌碌却没什么收获?

那些会努力的人,他们成功的秘笈什么呢?

草根出身的刘媛媛,中学时成绩在年级吊车尾,高考没考上理想的大学,为了实现梦想,她钻研分析学霸们取得成功的经验,摸索走向成功的规律,不断试错纠错,终于把自己从“学渣”修炼成北大“学霸”,从演讲小白成长为全国演讲赛总冠军。

成功逆袭后,她把自己奋斗路上验证过的方法和实践过的案例详细地总结出来,汇集在《精准努力,刘媛媛的逆袭课》这本书中,对于起点低却又想实现人生逆袭的人来说,书中的方法轻松实用,容易操作,是能帮你实现颠覆性改变的法宝。

接下来,我们一步一步了解一下学霸是怎么做到逆袭的。

比懒惰更可怕的,是无效的努力——刘媛媛的逆袭课(1)

《精准努力,刘媛媛的逆袭课》

一、怎样的努力才是精准努力

首先,你要明确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

比如,你说“我今年考研要成功上岸”,这算不算是目标呢?我告诉你,不算,这只是你的愿望,因为目标是要有可执行性和衡量标准的。

你要考的院校往年录取分数大概是多少,专业课和公共课每一科你要达到多少分才可能通过,你将要通过怎样的努力去达到。这一切都确定了,你的愿望才能成为你的目标。

也就是说,无论你想要做成什么事,都要有“自知之明”,简单说就是:清楚知道自己做事的节奏和速度,对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心里有数。

其次,你还要清楚知道,对你来说,当下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因为很多时候,目标之所以没有达成,就是目标太多了。不是每一件事都是当下最值得做的事。

刘媛媛去参加《超级演说家》的比赛时,她发现自己无论是发型,穿着,演讲气场还是演讲内容,没有一个是对的。怎么办呢?是一样一样慢慢去改变呢,还是随便选几个来迅速改一下?

她静下心来分析后,认为改变演讲内容可能是最有效的,于是她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怎样去让演讲内容变得更精彩上,没有抓瞎乱忙,果然,她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因此,如果你一时间想做的事情很多,就要冷静下来好好想想,接下来精力重点放在哪里才最有效,抓住关键环节,才能以更少的投入,收获更大回报。

这样的努力才是精准努力。

比懒惰更可怕的,是无效的努力——刘媛媛的逆袭课(1)

刘媛媛

二、制定精准可行的目标

首先,要先做好自我定位,确定自己能做什么事,也就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很多时候,我们做事不能完成目标的原因往往有三个:

A.对自己要执行的事情不了解。

B.对时间没概念。

C.对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努力方向不了解。

有很多人,对于自己将要做的事情,心里是没底的。所以,制定目标的时候,也就没谱了。

比如,有学员参加读书训练营的时候,给自己制定的读书计划是:35天的训练营期间要看完30本书。也就是说,一天他要差不多要看完一本书。如果他对读书这事儿了解的话,就应该知道,真正认真读书,一天看完一本书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他看的书都是很薄的书,或者仅仅是浏览一下,不做任何记录。

做出这样计划的人,平时应该是不怎么读书的,他对自己将要执行的事不了解,所以也就没有时间概念,对自己的执行能力也没有正确预判。

还有些人,他的失败,是努力方向一开始就错了。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往什么方向去分配和投资自己的时间精力很重要,而不只是坚持投资就可以了。

作者有位校友,成绩不是班上最好的,高考时却顺利考上了北大。因为他是差生逆袭,时间不充裕,精力也不允许。他果断放弃花时间去钻营数学科最后一道大题,而要求自己,做好前面的基础题,不能出一点儿错。他的数学高考成绩140分,是班上错误率最低的。

他能实现自己的北大梦,就是努力的方向和策略选对了。有时候,学会取舍才会真正有得。

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能做成什么事,不知道自己走的路通向何方,那他走的每一步都是迷茫和痛苦的。其实,充满希望的努力并不不辛苦,真正的辛苦是无望的坚持。所以,做好自我定位很重要。

其次,要提前制定好可行性目标。

成长的烦恼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你会发现,无论是学习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常常有很多的事情排着队来等着你去解决。千头万绪的,你该怎么办呢?

作者教给我们四个制定可行性目标的方法:

1、精选目标,找出最重要最关键的事先完成。

很多人在开始制定目标的时候,信心满满,什么都想做,想减肥,想健身,想读书,想考研,想学英语,等等,等等。实际上,你拥有的时间真没你想象的那么多,你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你把想要做的事都推进的话,结果就是,什么都做不好。所以,在定制计划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把计划定得具体些。

比如,制定年计划时,把想要完成的任务分配到一年中的每个月,每个周,这时候,你就会发现问题了,自己没法在一个时间段完成那么多件事,那就要砍掉一些相对不那么重要的目标了。

经过筛选后,我们把重要的事留下来,一个时间段,我们只要集中精力去完成一个目标就可以了。

因此,要完成的任务多的时候,要精选目标,目标要小,要互相统一不冲突。

2、通过分解目标,看目标是否可以实现

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了激励自己实现目标,常常会通过看一些励志的书籍和张贴一些励志的标语来给自己打气,没错,这些书籍和标语会让你充满热情和动力。但是,时间久了,你看着标语,想着书中内容,心里感觉受到激励了,事实上,你什么都没干,根本就没付出过行动。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目标实现的每个阶段要达成的关键结果列出来。比如:我想用三个月实现减肥10斤的目标。那么,我就要把我实现这个目标要做的事情,分几个步骤列出来:第1个月,减5斤;第2个月,减3斤;第3个月,再减2斤。

我要完成每个月的目标,就必须要注意每天的饮食和每天坚持运动,做好监测。这样,我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定的目标是不是合理,能不能实现,如果不行,就找出与目标的差距,再做调整。而只要每个月的结果我都做到了,我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这样,通过分解目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目标实现的过程,还可以根据情况及时做出调整。这样做出来的目标才是真正可行的目标。

3、不要定太长远的目标

为什么目标不要定得太长远呢?因为,目标越长远,出现偏差的概率越大,也就越难完成。心理学家曾做过相关实验来验证过。

比如,领导布置了两个任务,一个要求一个月内要交成果,另一个任务一年后交成果。我们看到的结果往往是这样的:一个月内完成的任务,交出的成果与领导的要求是高度吻合的,而一年后完成的任务,交出的成果与领导当初的要求已经有了一定的偏差了。

这是因为目标太遥远,人们对于自己完成任务需要的条件,领导对任务的要求会变得模糊,心理也会容易变得松懈,所以计划的实现可能就背离当初对结果的设想。

所以,想要目标执行达到理想效果,定目标时不要定太长远。

4、制定目标要有仪式感

日常生活中,人们遇到特定的纪念日要热烈庆祝,入团入党要庄严宣誓,学校每周一都要定期举行升旗仪式,这些活动,会提升每个人对组织的依恋之情和忠诚度。同样的,我们在制定目标任务的时候也注重仪式感,那么也是同样可以提升自己和团队成员对目标的忠诚度,大家也会把有仪式感的目标,看得更重要。

仪式感和忠诚度有着难以言传的微妙的关系。制定目标时注重仪式感,也会在情感上让目标变得更可行。

写在最后:

学霸们的学习都是有明确目标,他们所付出的努力,都是精准有效的,了解到这些,你还觉得,平凡又努力的我们,想要加速自己的成长,只要向着目标,埋头苦干,一股劲地往前冲就够了吗?你在逐梦的路上,踩过哪些雷,踏过哪些坑呢?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

比懒惰更可怕的,是无效的努力——刘媛媛的逆袭课(1)

刘媛媛

#逆袭的女硕士#​#逆袭达人联盟#​#如何做到精准努力,让自己的时间不白白浪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