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此次新冠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呢?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做出预测

作者:静医生聊科谈

自2019年底以来,世界被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笼罩了近三年。如今虽然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已经被取消,人们摘下了口罩并重新像以前一样生活、工作,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并未结束!

此次新冠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呢?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做出预测

纵观全球疫情,算起来确诊人数已经超过400万了,这个数字仍然在持续增长中,此次的新冠疫情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恐怕是很多朋友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但可惜的是,从目前的疫情形势来看,疫情的具体结束时间,真的很难预估。

如果要预估,我们只能根据当前的情况,来做一个初步的推测。

新冠病毒为什么变异速度这么快?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此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者椭圆形,表面凸凹不平,形状似皇冠,所以称为冠状病毒,此病毒是人类迄今为止已知的6种冠状病毒以外的另一种冠状病毒,因此称为新型冠状病毒。

病毒之所以发生变异,是因为它们不断地大量复制自己,每次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时,出错(突变)的可能性很高,打个比方,假设你打字的速度非常快,随着你打的字越多,时间越长。

此次新冠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呢?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做出预测

这期间你可能会打错字的概率就越大,这正是病毒变异的方式。大流行感染的人数越多,肆虐的时间越长,病毒进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尤其是在未接种疫苗的个体中。

相对而言,RNA病毒容易产生变异,因为它们是单链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如果出错,则没有另一条链来纠错,因此变异率相对较高,这类病毒包括冠状病毒、流感病毒、丙肝病毒等,这也是新冠病毒容易变异的原因之一。

此次新冠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呢?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做出预测

在长达3年的抗疫时间里,毒株不断变异,从奥密克戎出现以来,再次爆发了大规模的感染。不少人都表示心很累,不知道这波新冠大流行后续会如何发展,什么时候可以结束,能否恢复平淡的生活。

此次新冠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呢?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做出预测

黄建平院士团队预测:由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团队发布的一篇关于“奥密克戎大流行是否将终结”的文章,预测得出结论:新冠大流行将在2023年11月左右结束。

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团队在Cell,子刊 《创新》 ,发表了一篇题为《奥密克戎大流行是否将终结》的评论文章,研究小组使用了全球新冠肺炎预测系统(GPCP)和改进的SEIR模型来预测疫情的发展。

境外输入病例持续增加,仍存在新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这种病毒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还要加强防控,防止疫情的持续爆发。

这只是做出的预测而已,新冠病毒究竟什么时候被彻底消灭,还是一个未知数,也应该根据后续疫情的发展做出相应调整,所以我们仍然需要做好防护措施,既保护自已,也是对对他人负责。

此次新冠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呢?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做出预测

有关部门认为病毒消除要满足三项条件

第一、新冠病毒传播性需要越来越弱;

第二、疫苗应该更有效,它可以起到预防作用,也可以在早期阻断疾病;

第三、全球疫情减少,病毒解决方案有针对性。

专家预测,疫情在短时间内难以结束,我们在思想上要做好与新冠长期斗争的准备。既要进一步增强战胜新冠的信心,同时又不被那些乐观说“今年疫情要终止了”的信息蒙蔽。

“动态清零”依旧是重要的防控措施

与他国对抗疫情的做法不同的是,大陆采取的是“动态清零”防控措施。

“动态清零”的核心是快速反应、精准防控。以天津为例,2022年1月天津出现疫情时,全员核酸检测速度越来越快,第四次采样过千万仅用时4.5小时,且封控区域精准到商户、单元。

此次新冠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呢?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做出预测

中国的抗疫实践表明,14亿中国人坚守“动态清零”疫情防线是对国际抗疫和全球经济稳定复苏的最大贡献。

我们不是要追求“零感染”,而是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保证绝大多数地区、绝大多数民众生产生活正常,如果不追求动态清零,社会面的传播就会持续性连接起来,形成规模性反弹。

动态清零的根本宗旨就是发现一起疫情,扑灭一起疫情,不让疫情在当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