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次新冠疫情什麼時候結束呢?中科院院士黃建平團隊,做出預測

作者:靜醫生聊科談

自2019年底以來,世界被新冠肺炎疫情的陰影籠罩了近三年。如今雖然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已經被取消,人們摘下了口罩并重新像以前一樣生活、工作,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并未結束!

此次新冠疫情什麼時候結束呢?中科院院士黃建平團隊,做出預測

縱觀全球疫情,算起來确診人數已經超過400萬了,這個數字仍然在持續增長中,此次的新冠疫情到什麼時候才能結束,恐怕是很多朋友都非常關心的問題,但可惜的是,從目前的疫情形勢來看,疫情的具體結束時間,真的很難預估。

如果要預估,我們隻能根據目前的情況,來做一個初步的推測。

新冠病毒為什麼變異速度這麼快?

新型冠狀病毒屬于β屬冠狀病毒,此病毒有包膜,顆粒呈圓形或者橢圓形,表面凸凹不平,形狀似皇冠,是以稱為冠狀病毒,此病毒是人類迄今為止已知的6種冠狀病毒以外的另一種冠狀病毒,是以稱為新型冠狀病毒。

病毒之是以發生變異,是因為它們不斷地大量複制自己,每次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時,出錯(突變)的可能性很高,打個比方,假設你打字的速度非常快,随着你打的字越多,時間越長。

此次新冠疫情什麼時候結束呢?中科院院士黃建平團隊,做出預測

這期間你可能會打錯字的機率就越大,這正是病毒變異的方式。大流行感染的人數越多,肆虐的時間越長,病毒進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尤其是在未接種疫苗的個體中。

相對而言,RNA病毒容易産生變異,因為它們是單鍊病毒,在複制過程中如果出錯,則沒有另一條鍊來糾錯,是以變異率相對較高,這類病毒包括冠狀病毒、流感病毒、C肝病毒等,這也是新冠病毒容易變異的原因之一。

此次新冠疫情什麼時候結束呢?中科院院士黃建平團隊,做出預測

在長達3年的抗疫時間裡,毒株不斷變異,從奧密克戎出現以來,再次爆發了大規模的感染。不少人都表示心很累,不知道這波新冠大流行後續會如何發展,什麼時候可以結束,能否恢複平淡的生活。

此次新冠疫情什麼時候結束呢?中科院院士黃建平團隊,做出預測

黃建平院士團隊預測:由蘭州大學黃建平院士團隊釋出的一篇關于“奧密克戎大流行是否将終結”的文章,預測得出結論:新冠大流行将在2023年11月左右結束。

蘭州大學黃建平院士團隊在Cell,子刊 《創新》 ,發表了一篇題為《奧密克戎大流行是否将終結》的評論文章,研究小組使用了全球新冠肺炎預測系統(GPCP)和改進的SEIR模型來預測疫情的發展。

境外輸入病例持續增加,仍存在新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這種病毒不會在短時間内結束,還要加強防控,防止疫情的持續爆發。

這隻是做出的預測而已,新冠病毒究竟什麼時候被徹底消滅,還是一個未知數,也應該根據後續疫情的發展做出相應調整,是以我們仍然需要做好防護措施,既保護自已,也是對對他人負責。

此次新冠疫情什麼時候結束呢?中科院院士黃建平團隊,做出預測

有關部門認為病毒消除要滿足三項條件

第一、新冠病毒傳播性需要越來越弱;

第二、疫苗應該更有效,它可以起到預防作用,也可以在早期阻斷疾病;

第三、全球疫情減少,病毒解決方案有針對性。

專家預測,疫情在短時間内難以結束,我們在思想上要做好與新冠長期鬥争的準備。既要進一步增強戰勝新冠的信心,同時又不被那些樂觀說“今年疫情要終止了”的資訊蒙蔽。

“動态清零”依舊是重要的防控措施

與他國對抗疫情的做法不同的是,大陸采取的是“動态清零”防控措施。

“動态清零”的核心是快速反應、精準防控。以天津為例,2022年1月天津出現疫情時,全員核酸檢測速度越來越快,第四次采樣過千萬僅用時4.5小時,且封控區域精準到商戶、單元。

此次新冠疫情什麼時候結束呢?中科院院士黃建平團隊,做出預測

中國的抗疫實踐表明,14億中國人堅守“動态清零”疫情防線是對國際抗疫和全球經濟穩定複蘇的最大貢獻。

我們不是要追求“零感染”,而是以最低的社會成本,在最短的時間内控制住疫情,保證絕大多數地區、絕大多數群眾生産生活正常,如果不追求動态清零,社會面的傳播就會持續性連接配接起來,形成規模性反彈。

動态清零的根本宗旨就是發現一起疫情,撲滅一起疫情,不讓疫情在當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