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亿树科普 |“鸟中的大熊猫”——蓝冠噪鹛

作者:种亿棵树
亿树科普 |“鸟中的大熊猫”——蓝冠噪鹛
亿树科普 |“鸟中的大熊猫”——蓝冠噪鹛

一场春雨过后

空气清新、云雾缭绕

一只只可爱的小精灵

在枝叶繁茂的大树上

搭建自己的爱巢

在光影斑驳的林间呢喃私语

亿树科普 |“鸟中的大熊猫”——蓝冠噪鹛

基本介绍

亿树科普 |“鸟中的大熊猫”——蓝冠噪鹛

蓝冠噪鹃(学名: Garrulax courtoisi)是体型较小的画眉科鸟类,顶冠蓝灰色,特征为具黑色的眼罩和鲜黄色的喉。上体褐色,尾端黑色而具白色边缘,腹部及尾下覆羽皮黄色而渐变成白色。活动于常绿树林和浓密灌丛,于地面杂物中取食,喜食昆虫,也吃些蚯蚓、野生草莓、野杉树树籽等,是分布于中国江西省婺源县自然保护区的独立群体。

发现之路

亿树科普 |“鸟中的大熊猫”——蓝冠噪鹛

蓝冠噪鹛最早是由法国传教士A. Riviere 于1919年在江西婺源采集到标本,但此后再无发现,几乎沉寂了70多年,这段时间婺源是否还有蓝冠噪鹛生存无人知晓。直到1992年,国外鸟类保护协会一位会员在香港鸟市意外发现了1只蓝冠噪鹛,它混在来自中国大陆的出口画眉中。

根据资料推测那只蓝冠噪鹛有可能来自江西婺源,于是原国家林业局开始组织专家在婺源寻找该鸟。直到2000年,郑磐基先生在婺源重新发现了蓝冠噪鹛,这一羽色靓丽、叫声婉转的雀形目鸟类才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逐渐为人所知。

种群现状

亿树科普 |“鸟中的大熊猫”——蓝冠噪鹛

如今蓝冠噪鹛野外种群主要分布在江西婺源及其周边,繁殖季节分散为多个繁殖小群,数量几只到几十只不等,近年来比较稳定的繁殖小群大约有5个,有些繁殖点已经消失或转移,种群总数约有300余只。蓝冠噪鹛种群在婺源的生存首先得益于当地居民自古以来一直维系的传统田园文化与习俗,村落中保存完好的“水口林”、历经百年仍然健康生长的古树或古树群,是蓝冠噪鹛适宜的栖所。

此外,婺源县林业局自2000年后开展的自然保护小区体系建设为蓝冠噪鹛的栖息地保护带来了积极影响,保护宣传也提高了村民的爱鸟护鸟意识,这些保护行动促进了蓝冠种群的恢复性增长。

物种保护

亿树科普 |“鸟中的大熊猫”——蓝冠噪鹛

尽管20年来蓝冠噪鹛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该物种仍处于极小种群状态,仍然没有摆脱灭绝风险。

蓝冠噪鹛婺源族群的未来是否能够应对新的威胁和更大的挑战,需要当地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上有更多的思考和权衡。传统以建立自然保护区为主的就地保护方式并不适用于这一栖息地面积小、且分布在人居环境中的物种,因此需要探索更为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来保护该物种及其栖息地。建立人鸟和谐的发展模式或许是保证该物种能长期生存的关键,而这一物种的成功保护对于其他珍稀濒危鸟类的保护会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蓝冠噪鹊

既美丽,又活泼

“滴钩滴钩”的叫声清脆悦耳

是婺源的精灵

也是婺源的歌手

配得上“优秀”这个名分

亿树科普 |“鸟中的大熊猫”——蓝冠噪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