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农场主的鸡

作者:独与思
农场主的鸡

近日在看《三体》,里面有提到一个假说,

农场主假说

一个农场里有一群火鸡,农场主每天中午十一点来给它们喂食。火鸡中的一名科学家观察这个现象,一直观察了近一年都没有例外,于是它也发现了自己宇宙中的伟大定律:“每天上午十一点,就有食物降临。”它在感恩节早晨向火鸡们公布了这个定律,但这天上午十一点食物没有降临,农场主进来把它们都捉去杀了。

这个假说,最早来于英国罗素在其《哲学的问题》一书中提出过的著名的“火鸡理论”。

我并不细说这个故事里面讲的一些细节,只是大概的讨论一下,这个假说所反映的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火鸡凭借着自己以往的经验,判断着自己当下以及未来的生活。而只是依据仅有的经验来判断未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总有一天在面对外界的不确定性,会遭到悲惨的结局。

这仅仅只是人将火鸡抽象化。

侧面反映的会不会是人类认知的一种局限和偏差。

农场主的鸡

生活的时间越久,人们往往会拥有许多生活的经验,并以此来判断和指挥自己未来的生活,甚至是别人的生活。

但这些经验真的是正确的吗?或许未必。

这些主观的经验在面对客观的世界的时候,会有一些出入,会有一些偏差,如果完全依据这些主观经验来判断客观事实,是不可靠的。

当一个人的大脑中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经验,会越容易形成一种固性思维,并且以此来判断每一个新的情况,但是面对未知的新情况,往往会容易判断失误。

康德对经验有过定义,

“经验永远不赋予自己的判断以真正或严格的普遍性,而是只赋予他们假定的、相对的普遍性,其生成的形式主要是归纳。而这种归纳的能力或者说人会归纳的倾向,本身就是与生俱来的。”

意思就是说,人会天然的去归纳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总结出的经验,但这个经验它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绝对正确,而是可能仅仅只是适合自己的。

如果自己将有限人生经验作用于其他人,那可能会产生一些与事实不相符的结果。

这其中,一个本质的区别是人与人的差异。

人与人是完全不同的,如果用自己的思想去控制其他人,只会遭到规律的反噬。

当然,这里并不否定所有的经验。

部分群体的经验,它的普适性是相对于个人的经验是比较广的,在个别的场合会扩大到大部分的场合,还是会有一定有效的作用。

而群体的经验并不是不存在局限性,只是这个局限性,相对于更广阔的世界,与人类群体差距甚远的世界,还是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无论是个体的经验还是群体的经验,能够通过经验来指导未来的行动固然是明智的,但如果罔顾未知的不确定性,则会误入歧途。

农场主的鸡

人类不可能穷极世间所有的奥秘,更无法确定黑天鹅什么时候能够到来。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说到:

预测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这个世界就是不可预知的,我们应该了解的是,我们不应该相信高度主观的自信,就是准确的指示器。

但有幸的是人类产生了理性的科学这种知识体系和认知思维,虽然它并不是终极的真理,但它客观、逻辑、实证等等的特点,保证了它成为人类对客观世界最可靠的认识。

然而,由于人类整体认知能力的局限性,这种最可靠的认识,可能会在将来的某个时段,被证明是错的。

不过不用焦虑,未来的事情未来再说。

当下,这种最可靠的认识是符合此时的,只需要向前走的每一步,都是理智且清晰的,并且依据以往理智且正确的经验,和对未知较为准确的判断,再做决定。

《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提到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我们对未来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而当不确定来临的时候,要做的就是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思维准备,以随时调整战略来适应各种各样的变化。

不画地为牢,勇于突破思维的边界,虽然有一些不舒适,但是能够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也能够获得更利好的结果。

当然,也不要盲目自信和乐观,并且自以为是,这只会让自己看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从而忽视对自己不利的一面,还是要保持理智清晰的头脑。

最后

当我们能够清晰的认知到自己思维的牢笼,

我们才会看到笼子外边的广阔天地,

不怕什么未知的恐惧,

勇于去探索,

才会有无边无尽的破局与重建,

才会带给我们无尽的希望与可能。

关注 独与思 ,感悟人生,感悟世界

点个赞,点个收藏,让更多的人体会深奥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