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准噶尔的自取灭亡,清朝三代明君帝王才将其消灭

作者:聪颖橙子H

1690年底,清朝康熙皇帝为了不让准噶尔国继续膨胀。康熙亲自率部把噶尔丹堵在张家口和库伦之间的乌兰布通,并且用火炮痛击他,噶尔丹仓皇逃窜,喀尔喀全境得以重回喀尔喀汗们手中。随后,喀尔喀汗承认了清朝的宗主地位。

准噶尔的自取灭亡,清朝三代明君帝王才将其消灭

1695年,噶尔丹卷土重来,穿过喀尔喀全境直入克鲁伦河流域,企图策反科尔沁人,但科尔沁人很快告之北京朝廷。1696年春,康熙皇帝再次御驾亲征。同年6月,清朝将领费扬古在昭莫多用火炮和洋枪再次打败噶尔丹。1697年,正当康熙皇帝准备乘胜追击时,噶尔丹却病倒了,并于不久后去世。

噶尔丹的去世让准噶尔国在塔尔巴哈台得以继续存在,因为康熙已经满足于对喀尔喀人享有保护权;更因为北京的宫廷把噶尔丹的侄子、僧格之子策妄阿拉布坦当作盟友。

准噶尔的自取灭亡,清朝三代明君帝王才将其消灭

可是,策妄阿拉布坦在击败吉尔吉斯--哈萨克人的挑衅后,并未等到其西部领土完全巩固,就实施了叔叔噶尔丹的反清政策。1717年6月,策妄阿拉布坦利用当时西藏政治、宗教的动乱,派大弟策凌敦多布率兵入侵西藏,在先后打败拉藏汗和中原守军后,于当年12月2日攻陷拉萨。

信奉喇嘛教的准噶尔人洗劫了自己的宗教圣地布达拉宫。这种野蛮的入侵行为让康熙大为恼怒,他绝不容许准噶尔国把势力延伸到西藏。1718年,他命令四川长官进军西藏,但这位长官在那曲兵败被杀。

准噶尔的自取灭亡,清朝三代明君帝王才将其消灭

1720年,康熙又命两路兵马入藏,从新疆和四川夹击准噶尔军。早已引起藏民们仇恨的准噶尔人被击溃,于当年秋天仓皇逃离西藏,仅剩下小部分兵马。

策妄阿拉布坦在戈壁的战况也很吃紧。1715年,准噶尔军攻夺哈密未遂,却于次年被清军攻占了与哈密相邻的巴里坤。随后,清军兵分两路,在吐鲁番和乌鲁木齐先后击溃准噶尔军,并在吐鲁番建立了军屯区。期间,吐鲁番的穆斯林反对准噶尔人统治的战争,为清朝的行动提供了便利。

准噶尔的自取灭亡,清朝三代明君帝王才将其消灭

远征的胜利,使康熙皇帝很有可能发动起对准噶尔本地的征服,然而,随着1722年12月康熙皇帝的去世,清朝对准噶尔人的政策发生了变化。1724年,继位的雍正皇帝和策妄阿拉布坦议和。1727年,不守协议的准噶尔人又趁势占领吐鲁番,恢复了对清朝的攻击。

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去世,他的儿子噶尔丹策凌继位。噶尔丹策凌非常敌视清朝,双方于1731年重新兵戎相见。一队清军从巴里坤前往乌鲁木齐,击溃了集结在那里的准噶尔军,但他们并没有留在那里。另一队清军深入准噶尔腹地,但由于缺少支援,这支清军几乎全军覆没,最后,他们只好撤离科布多和吐鲁番。获胜的准噶尔人又举兵入侵喀尔喀地区,却遭到喀尔喀人的顽强抵抗,并没什么收获。1731~1734年,清军夺回了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直取黑额尔齐斯河。

准噶尔的自取灭亡,清朝三代明君帝王才将其消灭

1735年,雍正皇帝提出与噶尔丹策凌议和,在中原保留杭爱山以东地区,准噶尔人得到该山脉以西和西南地区的基础上,双方达成了休战协议。雍正皇帝去世后,其子乾隆皇帝也认可了这一协议。这次和平一直维持到1745年底噶尔丹策凌去世时。

1754年,在准噶尔内乱中失利的辉特部王、噶尔丹策凌的女婿阿睦尔撒纳和许多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首领都投靠了清朝,乾隆皇帝盛情的接待了他们,并且派兵帮其夺回固尔扎,赶跑策凌敦多布的孙子达瓦齐。达瓦齐后来被清将领班第擒获,在北京受到几年优待后,于1759年去世。

准噶尔的自取灭亡,清朝三代明君帝王才将其消灭

班第在固尔扎镇守,他宣布解散准噶尔人的政治体系,准备分一杯羹的阿睦尔撒纳极度失望。他在被押送回北京的途中逃脱,回到固尔扎,煽动准噶尔人造反。1755年,陷入准噶尔人重围的班第因毫无被营救的希望而绝望自杀。1757年春,满族将军兆惠率兵深入叶密立河畔,而另一些清军被派去收复固尔扎。四面受敌的阿睦尔撒纳逃往俄国避难。

至此,准噶尔人的统治宣告结束,其领域全部被清朝占领,当地居民几乎全部被杀,另一些地区的移民填充了这些地区。

准噶尔的自取灭亡,清朝三代明君帝王才将其消灭

在1757年之前,喀什噶尔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处于准噶尔国的保护之下。准噶尔被灭后,喀什噶尔的形势便危如累卵。1758年,清朝将军兆惠从伊犁河进军塔里木,在叶尔羌与小和卓霍集占进行了反复的围攻战。1759年初,他与清朝将领富德联手,占领了叶尔羌,喀什随后投降,大小和卓逃往巴达克山避难。

在清军的威逼下,这两个避难者被当地穆斯林酋长处死,他们的首级被送到富德将军面前。兆惠将喀什噶尔并入大清版图,该地成了满清帝国的“新的边疆地”,即新疆。

准噶尔的自取灭亡,清朝三代明君帝王才将其消灭

清朝对伊犁河流域和喀什噶尔的吞并表明,在定居民族先进武器的攻击下,草原游牧民族已经丧失了弓强马壮的优势。同时,它标志着定居民族对游牧民族、农耕地对草原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