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準噶爾的自取滅亡,清朝三代明君帝王才将其消滅

作者:聰穎橙子H

1690年底,清朝康熙皇帝為了不讓準噶爾國繼續膨脹。康熙親自率部把噶爾丹堵在張家口和庫倫之間的烏蘭布通,并且用火炮痛擊他,噶爾丹倉皇逃竄,喀爾喀全境得以重回喀爾喀汗們手中。随後,喀爾喀汗承認了清朝的宗主地位。

準噶爾的自取滅亡,清朝三代明君帝王才将其消滅

1695年,噶爾丹卷土重來,穿過喀爾喀全境直入克魯倫河流域,企圖策反科爾沁人,但科爾沁人很快告之北京朝廷。1696年春,康熙皇帝再次禦駕親征。同年6月,清朝将領費揚古在昭莫多用火炮和洋槍再次打敗噶爾丹。1697年,正當康熙皇帝準備乘勝追擊時,噶爾丹卻病倒了,并于不久後去世。

噶爾丹的去世讓準噶爾國在塔爾巴哈台得以繼續存在,因為康熙已經滿足于對喀爾喀人享有保護權;更因為北京的宮廷把噶爾丹的侄子、僧格之子策妄阿拉布坦當作盟友。

準噶爾的自取滅亡,清朝三代明君帝王才将其消滅

可是,策妄阿拉布坦在擊敗吉爾吉斯--哈薩克人的挑釁後,并未等到其西部領土完全鞏固,就實施了叔叔噶爾丹的反清政策。1717年6月,策妄阿拉布坦利用當時西藏政治、宗教的動亂,派大弟策淩敦多布率兵入侵西藏,在先後打敗拉藏汗和中原守軍後,于當年12月2日攻陷拉薩。

信奉喇嘛教的準噶爾人洗劫了自己的宗教聖地布達拉宮。這種野蠻的入侵行為讓康熙大為惱怒,他絕不容許準噶爾國把勢力延伸到西藏。1718年,他指令四川長官進軍西藏,但這位長官在那曲兵敗被殺。

準噶爾的自取滅亡,清朝三代明君帝王才将其消滅

1720年,康熙又命兩路兵馬入藏,從新疆和四川夾擊準噶爾軍。早已引起藏民們仇恨的準噶爾人被擊潰,于當年秋天倉皇逃離西藏,僅剩下小部分兵馬。

策妄阿拉布坦在戈壁的戰況也很吃緊。1715年,準噶爾軍攻奪哈密未遂,卻于次年被清軍攻占了與哈密相鄰的巴裡坤。随後,清軍兵分兩路,在吐魯番和烏魯木齊先後擊潰準噶爾軍,并在吐魯番建立了軍屯區。期間,吐魯番的穆斯林反對準噶爾人統治的戰争,為清朝的行動提供了便利。

準噶爾的自取滅亡,清朝三代明君帝王才将其消滅

遠征的勝利,使康熙皇帝很有可能發動起對準噶爾本地的征服,然而,随着1722年12月康熙皇帝的去世,清朝對準噶爾人的政策發生了變化。1724年,繼位的雍正皇帝和策妄阿拉布坦議和。1727年,不守協定的準噶爾人又趁勢占領吐魯番,恢複了對清朝的攻擊。

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去世,他的兒子噶爾丹策淩繼位。噶爾丹策淩非常敵視清朝,雙方于1731年重新兵戎相見。一隊清軍從巴裡坤前往烏魯木齊,擊潰了集結在那裡的準噶爾軍,但他們并沒有留在那裡。另一隊清軍深入準噶爾腹地,但由于缺少支援,這支清軍幾乎全軍覆沒,最後,他們隻好撤離科布多和吐魯番。獲勝的準噶爾人又舉兵入侵喀爾喀地區,卻遭到喀爾喀人的頑強抵抗,并沒什麼收獲。1731~1734年,清軍奪回了烏裡雅蘇台和科布多,直取黑額爾齊斯河。

準噶爾的自取滅亡,清朝三代明君帝王才将其消滅

1735年,雍正皇帝提出與噶爾丹策淩議和,在中原保留杭愛山以東地區,準噶爾人得到該山脈以西和西南地區的基礎上,雙方達成了休戰協定。雍正皇帝去世後,其子乾隆皇帝也認可了這一協定。這次和平一直維持到1745年底噶爾丹策淩去世時。

1754年,在準噶爾内亂中失利的輝特部王、噶爾丹策淩的女婿阿睦爾撒納和許多杜爾伯特部、和碩特部首領都投靠了清朝,乾隆皇帝盛情的接待了他們,并且派兵幫其奪回固爾紮,趕跑策淩敦多布的孫子達瓦齊。達瓦齊後來被清将領班第擒獲,在北京受到幾年優待後,于1759年去世。

準噶爾的自取滅亡,清朝三代明君帝王才将其消滅

班第在固爾紮鎮守,他宣布解散準噶爾人的政治體系,準備分一杯羹的阿睦爾撒納極度失望。他在被押送回北京的途中逃脫,回到固爾紮,煽動準噶爾人造反。1755年,陷入準噶爾人重圍的班第因毫無被營救的希望而絕望自殺。1757年春,滿族将軍兆惠率兵深入葉密立河畔,而另一些清軍被派去收複固爾紮。四面受敵的阿睦爾撒納逃往俄國避難。

至此,準噶爾人的統治宣告結束,其領域全部被清朝占領,當地居民幾乎全部被殺,另一些地區的移民填充了這些地區。

準噶爾的自取滅亡,清朝三代明君帝王才将其消滅

在1757年之前,喀什噶爾是一個伊斯蘭教國家,處于準噶爾國的保護之下。準噶爾被滅後,喀什噶爾的形勢便危如累卵。1758年,清朝将軍兆惠從伊犁河進軍塔裡木,在葉爾羌與小和卓霍集占進行了反複的圍攻戰。1759年初,他與清朝将領富德聯手,占領了葉爾羌,喀什随後投降,大小和卓逃往巴達克山避難。

在清軍的威逼下,這兩個避難者被當地穆斯林酋長處死,他們的首級被送到富德将軍面前。兆惠将喀什噶爾并入大清版圖,該地成了滿清帝國的“新的邊疆地”,即新疆。

準噶爾的自取滅亡,清朝三代明君帝王才将其消滅

清朝對伊犁河流域和喀什噶爾的吞并表明,在定居民族先進武器的攻擊下,草原遊牧民族已經喪失了弓強馬壯的優勢。同時,它标志着定居民族對遊牧民族、農耕地對草原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