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长队送行

作者:南宫钦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长队送行

2021年3月初,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消息传出后引起了多方关注,在王景清的告别式上,前来送别的人排成了长龙。

王景清为何会如此受爱戴,他和毛主席有何渊源,他又是如何成为毛主席女婿的呢?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长队送行

为了送他最后一程 人们排起了长队

2021年3月1日,王景清去世,享年94岁。作为毛主席的女婿,李讷的丈夫,王景清去世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王景清生前的许多老战友、老同事纷纷向李讷表达了慰问,许多人纷纷表示将会前往告别式,送王景清最后一程。

2021年3月3日,王景清的遗体告别式在北京八宝山竹厅正式举行。3月3日上午,李讷和儿子王效芝早早地就来到了告别大厅前。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长队送行

当李讷母子来到八宝山殡仪馆后,发现门外已经排成了长队,人群中还有许多记者在进行采访。

虽然丈夫刚刚离世,但向来坚强的李讷没有在亲朋面前展露太多的哀伤情绪,对于宾客的慰问,她总是平静地表示感谢。

在向家属表达关心后,宾客们开始走进殡仪馆竹厅内。竹厅的中央是王景清的遗体,王景清面色平和地躺在鲜花从中,身上覆盖着神圣的党旗。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长队送行

无数人

前来的宾客之中,大部分是那些敬仰毛主席的群众,还有王景清之前的战友和同事。此外,许多革命领袖的后代,如毛主席的侄女毛小青,李仁林将军之子李小林等人都前来参加告别式。

此外,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及其后代也赶来参加告别仪式。尹月林、马全、侯桂珍、赵同江等,和李小玲、秦利生、李银桥之子李卓伟等人也都先后到场。他们在参加完告别式后,然后与王效芝合影留念。

著名书法家和诗人汪志也应邀前来吊唁,汪志为王景清写了长诗,还专门书写了“浩气长存”四字,该字苍劲有力,是不可多得的书法佳作,这幅书法作品将由王效芝收藏。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长队送行

被誉为“军品大王”的李长东,更是在早上6点半就从家里出发,到达八宝山公墓时不过八点。李长东与王景清认识已久,在王景清创作《神府红军游击队》时,两人就多有交流。

李长东对记者表示,王景清生前多次跟他讲述关于自己为毛主席站岗的故事。虽然已经王老已经去世,他还会将那些革命精神和革命故事传承下去。

整个告别式肃穆而温馨,在告别式结束后,王景清遗体被送去火化,火化后骨灰被送入八宝山公墓。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长队送行

王景清革命的经历

王景清的人生虽然已经画上句号,但他的革命经历,还有他与毛主席的那些故事,却一直为许多人津津乐道。

1927年,王景清出生于陕北瓦窑堡的一户穷苦人家。在那个动荡且艰苦的年代,王景清一直过着吃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但在他9岁时,中央红军来到了陕北。

中央红军来到陕北后,陕北地区的革命运动发展迅速,王景清也在当年参加了陕甘宁边区的儿童团,正式走上革命道路。

13岁那年,王景清因为不堪母亲受地主欺凌,毅然离家来到延安参加了红军。

虽然王景清一直想杀敌立功,但由于年纪太小,他一开始只能担任后方卫生所的卫生员。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长队送行

在进入红军后,由于积极肯干,王景清逐渐成为一名战士,在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战斗中,他表现出了勇敢善战的一面。

特别是在南泥湾进行大生产运动时,为了开垦荒地,他多次带头清理荆棘,还因此多次受伤,由于表现突出,王景清成了陕甘宁边区的名人,连毛主席都知晓了他的名字。

1944年,由于表现出色,经过党组织考察同意,年仅17岁的王景清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解放战争爆发后,王景清的部队一直跟随党中央行动,并一路随着毛主席从陕北走到西柏坡。在这一路的战斗中,王景清勇猛敢战,是战斗部队的标兵之一。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长队送行

光荣地成为毛主席的警卫员

党中央在到达西柏坡后,由于警卫力量缺编严重,王景清被王震编入了负责保卫中央领导的警卫师,之后毛主席需要更换警卫员时,毛主席的警卫队长李银桥相中了王景清,然后将此事告诉了毛主席。

在得知王景清将成为自己的警卫员后,毛主席高兴地表示:“此人是南泥湾的开拓者,让他来当警卫员我表示很满意。”

就这样,王景清在李银桥的推荐下来到了毛主席身边,他与毛主席一家的故事也从此开始。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长队送行

在担任毛主席警卫员的两年间,王景清发现毛主席丝毫没有架子,对身边人的关心都是发自内心的,这让他更加敬重毛主席。

李讷在当时年纪还小,经常在毛主席身边转悠,而王景清和其他警卫员都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女孩,他还曾用篮子挑着李讷到处走。当时的王景清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将会成为和李讷共度晚年的人。

王景清当时没有成家的心情,他只想为革命事业做贡献。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王景清主动提出要上战场,毛主席对他的要求很高兴,批准了他的请求。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长队送行

李讷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史

从朝鲜回来后,王景清选择进入基层部队工作,后来在云南军区怒江军分区工作,还在50年代结了婚。然而在结婚后,因为妻子性格强硬,再加上动乱的影响,他与妻子的婚姻没能维持多久。

在离婚后,王景清的前妻带着子女生活,他这一直处于单身状态。1983年初,王景清前往北京参加老战友的葬礼。在葬礼上,王景清遇见了多年未见的李银桥。在和李银桥夫妇的交谈中,王景清才知道李讷的情况。

作为伟人的女儿,李讷谨遵毛主席的教诲,她认为自己就是普通公民,因此在工作后一直没有利用权势为自己谋私利。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长队送行

因为受到毛主席的影响,李讷喜好文史,爱读书的她在19岁时就考入了北京大学。在大学毕业后,她曾报名参军。因为体质弱,李讷没有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只能进入报社工作。

几年后,毛主席决定让李讷前往井冈山“五七干校”劳动,对于父亲的要求,李讷立刻照办。然而家人们却很担心李讷的婚事,因为去“五七干校”时,李讷已经快30岁了。

在干校期间,由于身份特殊,加上性格内向喜欢独来独往,导致李讷没交上几个朋友。再加上毛主席说过,不要“高干子弟”,因此就算是有人想给她介绍对象,也都是没有下文。

就在家人为李讷的婚事担心时,一个名为小徐的男子走进了李讷的世界。小徐当时是中央办公厅北戴河管理处的服务员,当时也被安排在干校学习。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长队送行

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长相俊朗,善于言谈的小徐,很快打开了李讷的内心,两人的感情如野火般迅速燃起。

小徐的父亲是普通的扳道工,他与李讷在学识、性格、背景、志趣方面截然不同,因此很多人都认为两人的感情只是一时兴起,很快就会因为各种琐事而分开。

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李讷和小徐在认识不久后,就向上级打了结婚报告。单位对这份报告很重视,并让人把报告带去北京,亲自交给毛主席。

由于李讷和小徐的进展太快,家里有人对这桩婚事并不赞同,而毛主席在看到李讷的结婚报告后,也是颇为犹豫。他叫来送报告的干校人员,在了解小徐的家世和两人交往的具体情况后,毛主席就同意了此事。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长队送行

这段婚姻很快走到尽头

虽然家里人都同意了李讷的婚事,但在她结婚时,她的父母都只是送去了礼物表达祝福,但都没有出席婚礼。

一开始,李讷的婚姻还是幸福的,结婚一年后,李讷生下了儿子徐小宁。成家之后,由于爱情逐渐消失,两人的婚姻也出现了裂痕。

李讷是一个好读书的人,一旦拿到一本好书就会爱不释手。而小徐则是一个爱动的人,文化程度不高的他无法理解李讷的精神世界,两人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可以说是南辕北辙。

在这种情况下,李讷和小徐的婚姻很快出现了裂痕,两人变得形同陌路。在毛主席去世后,这段婚姻正式走到了尽头。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长队送行

李银桥再次成为引路人

离婚后,李讷带着孩子回到了北京。李讷毕竟只是一个女人,孤身带着孩子生活的她,很快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在那段时间里,李讷经常带着孩子排队买大白菜,然后拿回家自己腌白菜。由于收入窘迫,她每次买肉都只能买一点点。

李银桥夫妇从小看着李讷长大,他们对李讷的处境非常心疼,因此经常帮助李讷。但他们明白,外人帮李讷只是一时的,让李讷再找个好人家才是对李讷最好的帮助。

在了解王景清的情况后,李银桥决定为他和李讷牵桥搭线,但他没有直接对王景清提出这个想法,而是搞了一次聚会,让他和李讷先在聚会上见面,看看两人沟通的情况如何。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长队送行

对于李讷的处境,王景清也是颇为同情。因此在见面时,王景清和李讷聊得火热,两人从陕北一直聊到西柏坡,时而追忆革命时期的种种往事,时而一起回忆毛主席。

看到两人聊得如此火热,李银桥就对李讷提出了撮合她和王景清的想法。李讷其实对王景清的印象不错,因为王景清长期生活在军营,身上有一股阳刚之气。在文化方面王景清也颇有造诣,他在工作后读了不少书,在文化方面颇有自己的见解,还能写一手好书法。

但对于和王景清结婚的事情,李讷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她觉得自己带个孩子,不想拖累别人。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长队送行

他主动扛起了照顾李讷母子的责任

王景清在得知李讷的想法后,他先回云南办理交接手续,然后在1983年底把自己的工作关系转到了北京。来到北京后,王景清就主动照顾起李讷母子的生活。

李讷对王景清本来就有好感,而且王景清干活非常勤快,他不仅能修理门窗,还做得一手好菜。王景清的出现让李讷的生活压力小了不少。两人相处了一段时间,彼此的感情变得越来越深厚。

一年后,李讷和王景清正式结婚。在结婚当天,之前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同志都前来祝贺。而李银桥夫妇更是开心,因为他们觉得完成了毛主席交给他们的任务。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长队送行

杨尚昆知道此事后,还给李讷特意送来一床被子和几斤巧克力,还全家人的名义给李讷夫妇写了贺信。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得知此事后,拉着李银桥夫妇的手说“你们办了一件好事啊!”

婚后,王景清和李讷依然过着简朴的日子。他们和当时的老百姓一样,经常在寒冬里推着板车往家里拉煤球,或者早早地去排队买菜。虽然加上王景清的工资,李讷能多买一些肉,但他们还是要计算好肉的份量。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长队送行

两人度过了温馨且充实的晚年

除了照顾李讷,王景清对徐小宁更是关心。他除了照顾徐小宁的生活,还经常关心徐小宁的学习。看到王景清对儿子如此关心,李讷深为感动,她将徐小宁的名字改为王效芝,因为她认为比起前夫,王景清才是儿子真正的父亲。

虽然生活不算富裕,但李讷和王景清却过得有滋有味,一家三口充满了欢声笑语。而儿子王效芝在王景清的关心下也顺利成才,王效芝虽然没有从政,却靠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在商业上闯出了一片天。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长队送行

在步入晚年后,王景清和李讷把宣扬红色文化当成自己的事业,他们经常参加宣传革命事迹的宣讲会。

而且在70岁以后,王景清搜集了大量资料并写出了《神府红军游击队》,这部书成为研究陕北革命史的重要依据。

王景清一直奔走在宣扬红色文化的第一线,直到去世前,他依然在为此奋斗。王景清对革命的忠实信念让人感到,他身上那股朴素的奋斗精神和革命热情,是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的。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携子在告别大厅,人们排长队送行

参考资料:

毛泽东女婿王景清一身军装入川追寻红军足迹 中国新闻网

毛泽东女儿女婿等参观嘉兴五四文化博物馆 中国新闻网

王景清周玉书毛虹婷等领导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 新华网

毛泽东女儿女婿作品入选“红二代”书画影邮展 羊城晚报

王景清与李讷走过近30年岁月: 风雨携手朴素人生 海南日报

毛泽东小女儿李讷的婚事 文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