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攜子在告别大廳,人們排長隊送行

作者:南宮欽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攜子在告别大廳,人們排長隊送行

2021年3月初,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消息傳出後引起了多方關注,在王景清的告别式上,前來送别的人排成了長龍。

王景清為何會如此受愛戴,他和毛主席有何淵源,他又是如何成為毛主席女婿的呢?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攜子在告别大廳,人們排長隊送行

為了送他最後一程 人們排起了長隊

2021年3月1日,王景清去世,享年94歲。作為毛主席的女婿,李讷的丈夫,王景清去世的消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王景清生前的許多老戰友、老同僚紛紛向李讷表達了慰問,許多人紛紛表示将會前往告别式,送王景清最後一程。

2021年3月3日,王景清的遺體告别式在北京八寶山竹廳正式舉行。3月3日上午,李讷和兒子王效芝早早地就來到了告别大廳前。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攜子在告别大廳,人們排長隊送行

當李讷母子來到八寶山殡儀館後,發現門外已經排成了長隊,人群中還有許多記者在進行采訪。

雖然丈夫剛剛離世,但向來堅強的李讷沒有在親朋面前展露太多的哀傷情緒,對于賓客的慰問,她總是平靜地表示感謝。

在向家屬表達關心後,賓客們開始走進殡儀館竹廳内。竹廳的中央是王景清的遺體,王景清面色平和地躺在鮮花從中,身上覆寫着神聖的黨旗。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攜子在告别大廳,人們排長隊送行

無數人

前來的賓客之中,大部分是那些敬仰毛主席的群衆,還有王景清之前的戰友和同僚。此外,許多革命領袖的後代,如毛主席的侄女毛小青,李仁林将軍之子李小林等人都前來參加告别式。

此外,毛主席身邊的從業人員及其後代也趕來參加告别儀式。尹月林、馬全、侯桂珍、趙同江等,和李小玲、秦利生、李銀橋之子李卓偉等人也都先後到場。他們在參加完告别式後,然後與王效芝合影留念。

著名書法家和詩人汪志也應邀前來吊唁,汪志為王景清寫了長詩,還專門書寫了“浩氣長存”四字,該字蒼勁有力,是不可多得的書法佳作,這幅書法作品将由王效芝收藏。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攜子在告别大廳,人們排長隊送行

被譽為“軍品大王”的李長東,更是在早上6點半就從家裡出發,到達八寶山公墓時不過八點。李長東與王景清認識已久,在王景清創作《神府紅軍遊擊隊》時,兩人就多有交流。

李長東對記者表示,王景清生前多次跟他講述關于自己為毛主席站崗的故事。雖然已經王老已經去世,他還會将那些革命精神和革命故事傳承下去。

整個告别式肅穆而溫馨,在告别式結束後,王景清遺體被送去火化,火化後骨灰被送入八寶山公墓。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攜子在告别大廳,人們排長隊送行

王景清革命的經曆

王景清的人生雖然已經畫上句号,但他的革命經曆,還有他與毛主席的那些故事,卻一直為許多人津津樂道。

1927年,王景清出生于陝北瓦窯堡的一戶窮苦人家。在那個動蕩且艱苦的年代,王景清一直過着吃上頓沒下頓的苦日子。但在他9歲時,中央紅軍來到了陝北。

中央紅軍來到陝北後,陝北地區的革命運動發展迅速,王景清也在當年參加了陝甘甯邊區的兒童團,正式走上革命道路。

13歲那年,王景清因為不堪母親受地主欺淩,毅然離家來到延安參加了紅軍。

雖然王景清一直想殺敵立功,但由于年紀太小,他一開始隻能擔任後方衛生所的衛生員。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攜子在告别大廳,人們排長隊送行

在進入紅軍後,由于積極肯幹,王景清逐漸成為一名戰士,在保衛陝甘甯邊區的戰鬥中,他表現出了勇敢善戰的一面。

特别是在南泥灣進行大生産運動時,為了開墾荒地,他多次帶頭清理荊棘,還是以多次受傷,由于表現突出,王景清成了陝甘甯邊區的名人,連毛主席都知曉了他的名字。

1944年,由于表現出色,經過黨組織考察同意,年僅17歲的王景清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産黨員。

解放戰争爆發後,王景清的部隊一直跟随黨中央行動,并一路随着毛主席從陝北走到西柏坡。在這一路的戰鬥中,王景清勇猛敢戰,是戰鬥部隊的标兵之一。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攜子在告别大廳,人們排長隊送行

光榮地成為毛主席的警衛員

黨中央在到達西柏坡後,由于警衛力量缺編嚴重,王景清被王震編入了負責保衛中央上司的警衛師,之後毛主席需要更換警衛員時,毛主席的警衛隊長李銀橋相中了王景清,然後将此事告訴了毛主席。

在得知王景清将成為自己的警衛員後,毛主席高興地表示:“此人是南泥灣的開拓者,讓他來當警衛員我表示很滿意。”

就這樣,王景清在李銀橋的推薦下來到了毛主席身邊,他與毛主席一家的故事也從此開始。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攜子在告别大廳,人們排長隊送行

在擔任毛主席警衛員的兩年間,王景清發現毛主席絲毫沒有架子,對身邊人的關心都是發自内心的,這讓他更加敬重毛主席。

李讷在當時年紀還小,經常在毛主席身邊轉悠,而王景清和其他警衛員都很喜歡這個可愛的小女孩,他還曾用籃子挑着李讷到處走。當時的王景清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将會成為和李讷共度晚年的人。

王景清當時沒有成家的心情,他隻想為革命事業做貢獻。在抗美援朝戰争爆發後,王景清主動提出要上戰場,毛主席對他的要求很高興,準許了他的請求。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攜子在告别大廳,人們排長隊送行

李讷有過一段不幸的婚史

從北韓回來後,王景清選擇進入基層部隊工作,後來在雲南軍區怒江軍分區工作,還在50年代結了婚。然而在結婚後,因為妻子性格強硬,再加上動亂的影響,他與妻子的婚姻沒能維持多久。

在離婚後,王景清的前妻帶着子女生活,他這一直處于單身狀态。1983年初,王景清前往北京參加老戰友的葬禮。在葬禮上,王景清遇見了多年未見的李銀橋。在和李銀橋夫婦的交談中,王景清才知道李讷的情況。

作為偉人的女兒,李讷謹遵毛主席的教誨,她認為自己就是普通公民,是以在工作後一直沒有利用權勢為自己謀私利。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攜子在告别大廳,人們排長隊送行

因為受到毛主席的影響,李讷喜好文史,愛讀書的她在19歲時就考入了北京大學。在大學畢業後,她曾報名參軍。因為體質弱,李讷沒有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隻能進入報社工作。

幾年後,毛主席決定讓李讷前往井岡山“五七幹校”勞動,對于父親的要求,李讷立刻照辦。然而家人們卻很擔心李讷的婚事,因為去“五七幹校”時,李讷已經快30歲了。

在幹校期間,由于身份特殊,加上性格内向喜歡獨來獨往,導緻李讷沒交上幾個朋友。再加上毛主席說過,不要“高幹子弟”,是以就算是有人想給她介紹對象,也都是沒有下文。

就在家人為李讷的婚事擔心時,一個名為小徐的男子走進了李讷的世界。小徐當時是中央辦公廳北戴河管理處的服務員,當時也被安排在幹校學習。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攜子在告别大廳,人們排長隊送行

雖然教育程度不高,但長相俊朗,善于言談的小徐,很快打開了李讷的内心,兩人的感情如野火般迅速燃起。

小徐的父親是普通的扳道工,他與李讷在學識、性格、背景、志趣方面截然不同,是以很多人都認為兩人的感情隻是一時興起,很快就會因為各種瑣事而分開。

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李讷和小徐在認識不久後,就向上級打了結婚報告。機關對這份報告很重視,并讓人把報告帶去北京,親自交給毛主席。

由于李讷和小徐的進展太快,家裡有人對這樁婚事并不贊同,而毛主席在看到李讷的結婚報告後,也是頗為猶豫。他叫來送報告的幹校人員,在了解小徐的家世和兩人交往的具體情況後,毛主席就同意了此事。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攜子在告别大廳,人們排長隊送行

這段婚姻很快走到盡頭

雖然家裡人都同意了李讷的婚事,但在她結婚時,她的父母都隻是送去了禮物表達祝福,但都沒有出席婚禮。

一開始,李讷的婚姻還是幸福的,結婚一年後,李讷生下了兒子徐小甯。成家之後,由于愛情逐漸消失,兩人的婚姻也出現了裂痕。

李讷是一個好讀書的人,一旦拿到一本好書就會愛不釋手。而小徐則是一個愛動的人,教育程度不高的他無法了解李讷的精神世界,兩人在人生觀、價值觀方面可以說是南轅北轍。

在這種情況下,李讷和小徐的婚姻很快出現了裂痕,兩人變得形同陌路。在毛主席去世後,這段婚姻正式走到了盡頭。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攜子在告别大廳,人們排長隊送行

李銀橋再次成為引路人

離婚後,李讷帶着孩子回到了北京。李讷畢竟隻是一個女人,孤身帶着孩子生活的她,很快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在那段時間裡,李讷經常帶着孩子排隊買大白菜,然後拿回家自己腌白菜。由于收入窘迫,她每次買肉都隻能買一點點。

李銀橋夫婦從小看着李讷長大,他們對李讷的處境非常心疼,是以經常幫助李讷。但他們明白,外人幫李讷隻是一時的,讓李讷再找個好人家才是對李讷最好的幫助。

在了解王景清的情況後,李銀橋決定為他和李讷牽橋搭線,但他沒有直接對王景清提出這個想法,而是搞了一次聚會,讓他和李讷先在聚會上見面,看看兩人溝通的情況如何。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攜子在告别大廳,人們排長隊送行

對于李讷的處境,王景清也是頗為同情。是以在見面時,王景清和李讷聊得火熱,兩人從陝北一直聊到西柏坡,時而追憶革命時期的種種往事,時而一起回憶毛主席。

看到兩人聊得如此火熱,李銀橋就對李讷提出了撮合她和王景清的想法。李讷其實對王景清的印象不錯,因為王景清長期生活在軍營,身上有一股陽剛之氣。在文化方面王景清也頗有造詣,他在工作後讀了不少書,在文化方面頗有自己的見解,還能寫一手好書法。

但對于和王景清結婚的事情,李讷一開始是拒絕的,因為她覺得自己帶個孩子,不想拖累别人。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攜子在告别大廳,人們排長隊送行

他主動扛起了照顧李讷母子的責任

王景清在得知李讷的想法後,他先回雲南辦理交接手續,然後在1983年底把自己的工作關系轉到了北京。來到北京後,王景清就主動照顧起李讷母子的生活。

李讷對王景清本來就有好感,而且王景清幹活非常勤快,他不僅能修理門窗,還做得一手好菜。王景清的出現讓李讷的生活壓力小了不少。兩人相處了一段時間,彼此的感情變得越來越深厚。

一年後,李讷和王景清正式結婚。在結婚當天,之前曾在毛主席身邊工作過的同志都前來祝賀。而李銀橋夫婦更是開心,因為他們覺得完成了毛主席交給他們的任務。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攜子在告别大廳,人們排長隊送行

楊尚昆知道此事後,還給李讷特意送來一床被子和幾斤巧克力,還全家人的名義給李讷夫婦寫了賀信。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得知此事後,拉着李銀橋夫婦的手說“你們辦了一件好事啊!”

婚後,王景清和李讷依然過着簡樸的日子。他們和當時的老百姓一樣,經常在寒冬裡推着闆車往家裡拉煤球,或者早早地去排隊買菜。雖然加上王景清的工資,李讷能多買一些肉,但他們還是要計算好肉的份量。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攜子在告别大廳,人們排長隊送行

兩人度過了溫馨且充實的晚年

除了照顧李讷,王景清對徐小甯更是關心。他除了照顧徐小甯的生活,還經常關心徐小甯的學習。看到王景清對兒子如此關心,李讷深為感動,她将徐小甯的名字改為王效芝,因為她認為比起前夫,王景清才是兒子真正的父親。

雖然生活不算富裕,但李讷和王景清卻過得有滋有味,一家三口充滿了歡聲笑語。而兒子王效芝在王景清的關心下也順利成才,王效芝雖然沒有從政,卻靠着一口流利的英語在商業上闖出了一片天。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攜子在告别大廳,人們排長隊送行

在步入晚年後,王景清和李讷把宣揚紅色文化當成自己的事業,他們經常參加宣傳革命事迹的宣講會。

而且在70歲以後,王景清搜集了大量資料并寫出了《神府紅軍遊擊隊》,這部書成為研究陝北革命史的重要依據。

王景清一直奔走在宣揚紅色文化的第一線,直到去世前,他依然在為此奮鬥。王景清對革命的忠實信念讓人感到,他身上那股樸素的奮鬥精神和革命熱情,是值得我們後輩學習的。

21年毛主席女婿王景清病逝,李讷攜子在告别大廳,人們排長隊送行

參考資料:

毛澤東女婿王景清一身軍裝入川追尋紅軍足迹 中國新聞網

毛澤東女兒女婿等參觀嘉興五四文化博物館 中國新聞網

王景清周玉書毛虹婷等上司參加抗戰勝利70周年活動 新華網

毛澤東女兒女婿作品入選“紅二代”書畫影郵展 羊城晚報

王景清與李讷走過近30年歲月: 風雨攜手樸素人生 海南日報

毛澤東小女兒李讷的婚事 文摘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