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淑云 三角公园

作者:大国域记

三角公园

作者:春天-刘淑云

“三角公园”是内蒙古通辽这座城市的一角。附近居住着的人群,基本都是企业下岗的和低收入的。它是附近老百姓的精神家园,一些人在这里锻炼身体,一些人在这里消磨时光,一些人在这里寻求安慰,一些人在这里心里疗伤。

通辽市科尔沁区的三角公园,是这个城市的一个亮点,那里是附近中老年活动的地方。不论是春夏秋冬,那里总是一片繁荣景象。春天,人们在那里晒着太阳;夏天,人们在大树下乘凉;秋天,人们顶着瑟瑟北风,也不忘锻炼;冬天,人们踩着白雪也要玩上一场。

通辽市有几个比较大的公园,都没有这个园子热闹,这里人气最旺盛。

我家就住在它附近,这里也是我每天必到的地方。三角公园,是附近居民们欢乐聚集的场所。常来游玩的中老年朋友们,多数人年轻的时候日子过得比较苦。兄弟姐妹多,改革开放前,是在经济比较较匮乏的年代长大的,受了不少苦,挨了不少累。有些人,也曾有一份比较好的企业工作。后又经过了下岗。他们上有老下有小,终于熬到了自己退休年龄,有了固定收入,经济有了保障,孩子也成家立业了。有的也送走了老人,自己也无忧无虑了。可是,由于年龄的关系,多数人身体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毛病。他们都想要为自己的健康而生活了,每天都到这个园子里来锻炼身体。

早晨,天还没亮,这些老人就聚集在三角公园里。有打太极拳的,做健身操的,放着乐曲,神志沉浸在乐曲声中,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投入锻炼。伸伸胳膊,蹬蹬腿。活活血脉,抻一抻筋。几个曲子下来,该吃早饭了,有的人还没走出园子,园子又迎来了吃完早饭的另一拨人,比晨练的人要多上好几倍。

这边有一群老人做健身操,他们都穿着统一的服装,涤盖棉的运动服,蓝色上衣,白色裤子,领头的还打着彩旗,旗帜上印着“老年队”三个醒目的大字。随着音乐响起,分两排有节奏地走了起来。

那边陆续聚集一群跳交际舞的游客。同样,那一对一对的中老年男男女女,随着音乐的节拍翩跹起舞,女人们裙子的下摆随着舞步的惯性像旋风一样打转,跳得尽兴,跳得忘情……

下午一点半到五点是最热闹的时刻。两个场地跳交际舞的中老人。做健身操的先来的一帮刚走,紧接着又来一帮。扭东北大秧歌的也来了,这帮中老年朋友们穿得五颜六色,显然年轻的时候都没穿过。如今来个老来俏。扭大秧歌的队员们,手中的绢扇旋转腾挪。有个牙齿稀落的老头子,扮演起了老太太。头上戴着假发,后脑勺盘个纂儿。手里拿着大烟袋,穿着花布衫。站在圈圈的中间扭得特别欢快,还时不时地向队里的人抛个媚眼,他成了秧歌队的焦点人物,扭得欢快至极。

听!那边传来了高昂的歌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不是老年歌唱团吗?还有乐队伴奏呢!

晚饭后同样热闹非凡,晚上的灯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跳交际舞的两个场地,做健身操的也两帮,一直到晚上九点多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园子里每天都有下象棋的,每个棋局都被一圈观众围住。圈子外的人看不见棋手的模样。也有人在健身器材上锻炼。有仰着头拉滑轮的,有单脚着地杠杠腿的,还有轱辘后背的。有几个中老年男人不服自己老,在高低杠上一越而起,还转了个圈儿,来个燕子衔泥。

每天还有一些中老年妇女仨一帮俩一伙,拿着小垫坐在花池子的水泥台上,享受着阳光,拉着家常,掏心肺腑地诉说着衷肠。这个说儿子小两口不会过日子。花钱大手大脚。不满的情绪写在她脸上。不一会又眉飞色舞,说两个孩子头几天带她去了澳门和香港。那个说快三十岁的姑娘还没有对象,问谁身边有好男孩帮个忙。不一会脸上的忧愁散去,满脸笑容,我姑娘可是好单位。上个月也带我去了九寨沟和西藏。那边又有一个中年妇女拉着好姐妹的手在哭诉,说自己有病,老公不但不管,还成天酗酒打麻将。多亏政府让我享受低保,还住上了廉租楼房,不然我可能就住在大街上。姐妹们纷纷劝说,她擦干眼泪,跟着大伙儿也扭起了大秧歌。你说我们这些老人该有多幸福,这都得感谢党的好政策,还有那四个字“改革开放”。

园子里打扑克的更是一道风景。春夏秋三季,尤其下午,中老年朋友们拎着小板凳,有的还带着简易桌子,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找个合适的地方落座,很快就成局。一个个局子遍布在园子的各个角落。即使最寒冷的冬天,踩着雪地也有稀稀拉拉的局,尽管脚丫子穿着棉鞋都冻脚,踩着泡沫垫,电动车代替桌子,也要玩上两单。他们就像小孩搧啪叽一样,把手拿的扑克牌高高举起,使劲地摔。有时候为了输赢,急头掰脸争吵起来,甚至扑克牌扬得满地。几天后一时人手不够,又凑到一起,好像前几天的事没发生一样。

三角公园面积不大,整个园子占地1.3公顷。去掉树木和花草覆盖的地方,显得很拥挤。扭秧歌的、做健身操的、跳交际舞的人们为了争抢地盘,伞头们有时候闹得面红耳赤。

三角公园就像个大戏园子,更像一个露天大舞台。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熙熙攘攘。中老年人在这个园子里你方唱罢我蹬场,天天如此。

上世纪90年代,园子还很幽静,白天游园的人寥寥无几,一个转盘,一个滑梯,就是整个园子的全部运动器材。显然园子面对的是儿童,晚上根本没人来,也没有照明的灯光。礼拜天大人领着孩子玩上一会,大人和小孩都觉得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现在即使礼拜天,孩子们也很少来玩,因为园子的大部分面积都被老人们占据了。现在的园子里,到处遍布健身器材,真的是今非昔比。

自1996年,政府号召创建文明城市以来,园子的面貌越来越漂亮,百姓们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沧桑巨变,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现今,人们过着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到处莺歌燕舞的生活。三角公园热闹喧嚣的气氛,就像快乐祥和的交响曲,我们每个游园的人,都是其中的一个音符。从三角公园这些低收入和低工资人群的巨变,我看到了我们祖国改革的大大成功。

三角公园,是我十几年如一日,每天在园子里游园不下两次,有时候轱辘一会后背,拽十几分钟滑轮,走几圈健身操,立即感觉肩背轻松。玩上几把扑克,我的脑神经疼马上得到了缓解。所以我对三角公园产生了眷恋。最近常常想,如果我老了,需要儿女照顾,跟随儿女去了外地。我一定想念家乡的亲人和朋友,还有通辽这座美丽的城市。更让我想念的是与我朝夕相伴的三角公园,它是我十几年来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的地方,是我永远也不能忘记的地方。

写于1998年10月

作者简介:

刘淑云 三角公园

刘淑云,女,高中文化。一九六零年出生。热爱文学。是通辽老年作家协会会员。曾经在《红枫文学》和《风采》刊物、内蒙古商报、通辽日报、都市报上发表过作品。

图文作者 刘淑云 责编整理 常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