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淑雲 三角公園

作者:大國域記

三角公園

作者:春天-劉淑雲

“三角公園”是内蒙古通遼這座城市的一角。附近居住着的人群,基本都是企業下崗的和低收入的。它是附近老百姓的精神家園,一些人在這裡鍛煉身體,一些人在這裡消磨時光,一些人在這裡尋求安慰,一些人在這裡心裡療傷。

通遼市科爾沁區的三角公園,是這個城市的一個亮點,那裡是附近中老年活動的地方。不論是春夏秋冬,那裡總是一片繁榮景象。春天,人們在那裡曬着太陽;夏天,人們在大樹下乘涼;秋天,人們頂着瑟瑟北風,也不忘鍛煉;冬天,人們踩着白雪也要玩上一場。

通遼市有幾個比較大的公園,都沒有這個園子熱鬧,這裡人氣最旺盛。

我家就住在它附近,這裡也是我每天必到的地方。三角公園,是附近居民們歡樂聚集的場所。常來遊玩的中老年朋友們,多數人年輕的時候日子過得比較苦。兄弟姐妹多,改革開放前,是在經濟比較較匮乏的年代長大的,受了不少苦,挨了不少累。有些人,也曾有一份比較好的企業工作。後又經過了下崗。他們上有老下有小,終于熬到了自己退休年齡,有了固定收入,經濟有了保障,孩子也成家立業了。有的也送走了老人,自己也無憂無慮了。可是,由于年齡的關系,多數人身體出現了大大小小的毛病。他們都想要為自己的健康而生活了,每天都到這個園子裡來鍛煉身體。

早晨,天還沒亮,這些老人就聚集在三角公園裡。有打太極拳的,做健身操的,放着樂曲,神志沉浸在樂曲聲中,身體随着音樂的節奏投入鍛煉。伸伸胳膊,蹬蹬腿。活活血脈,抻一抻筋。幾個曲子下來,該吃早飯了,有的人還沒走出園子,園子又迎來了吃完早飯的另一撥人,比晨練的人要多上好幾倍。

這邊有一群老人做健身操,他們都穿着統一的服裝,滌蓋棉的運動服,藍色上衣,白色褲子,領頭的還打着彩旗,旗幟上印着“老年隊”三個醒目的大字。随着音樂響起,分兩排有節奏地走了起來。

那邊陸續聚集一群跳交際舞的遊客。同樣,那一對一對的中老年男男女女,随着音樂的節拍翩跹起舞,女人們裙子的下擺随着舞步的慣性像旋風一樣打轉,跳得盡興,跳得忘情……

下午一點半到五點是最熱鬧的時刻。兩個場地跳交際舞的中老人。做健身操的先來的一幫剛走,緊接着又來一幫。扭東北大秧歌的也來了,這幫中老年朋友們穿得五顔六色,顯然年輕的時候都沒穿過。如今來個老來俏。扭大秧歌的隊員們,手中的絹扇旋轉騰挪。有個牙齒稀落的老頭子,扮演起了老太太。頭上戴着假發,後腦勺盤個纂兒。手裡拿着大煙袋,穿着花布衫。站在圈圈的中間扭得特别歡快,還時不時地向隊裡的人抛個媚眼,他成了秧歌隊的焦點人物,扭得歡快至極。

聽!那邊傳來了高昂的歌聲,“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這不是老年歌唱團嗎?還有樂隊伴奏呢!

晚飯後同樣熱鬧非凡,晚上的燈光照得跟白天一樣明亮。跳交際舞的兩個場地,做健身操的也兩幫,一直到晚上九點多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園子裡每天都有下象棋的,每個棋局都被一圈觀衆圍住。圈子外的人看不見棋手的模樣。也有人在健身器材上鍛煉。有仰着頭拉滑輪的,有單腳着地杠杠腿的,還有轱辘後背的。有幾個中老年男人不服自己老,在高低杠上一越而起,還轉了個圈兒,來個燕子銜泥。

每天還有一些中老年婦女仨一幫倆一夥,拿着小墊坐在花池子的水泥台上,享受着陽光,拉着家常,掏心肺腑地訴說着衷腸。這個說兒子小兩口不會過日子。花錢大手大腳。不滿的情緒寫在她臉上。不一會又眉飛色舞,說兩個孩子頭幾天帶她去了澳門和香港。那個說快三十歲的姑娘還沒有對象,問誰身邊有好男孩幫個忙。不一會臉上的憂愁散去,滿臉笑容,我姑娘可是好機關。上個月也帶我去了九寨溝和西藏。那邊又有一個中年婦女拉着好姐妹的手在哭訴,說自己有病,老公不但不管,還成天酗酒打麻将。多虧政府讓我享受低保,還住上了廉租樓房,不然我可能就住在大街上。姐妹們紛紛勸說,她擦幹眼淚,跟着大夥兒也扭起了大秧歌。你說我們這些老人該有多幸福,這都得感謝黨的好政策,還有那四個字“改革開放”。

園子裡打撲克的更是一道風景。春夏秋三季,尤其下午,中老年朋友們拎着小闆凳,有的還帶着簡易桌子,從四面八方湧向這裡,找個合适的地方落座,很快就成局。一個個局子遍布在園子的各個角落。即使最寒冷的冬天,踩着雪地也有稀稀拉拉的局,盡管腳丫子穿着棉鞋都凍腳,踩着泡沫墊,電動車代替桌子,也要玩上兩單。他們就像小孩搧啪叽一樣,把手拿的撲克牌高高舉起,使勁地摔。有時候為了輸赢,急頭掰臉争吵起來,甚至撲克牌揚得滿地。幾天後一時人手不夠,又湊到一起,好像前幾天的事沒發生一樣。

三角公園面積不大,整個園子占地1.3公頃。去掉樹木和花草覆寫的地方,顯得很擁擠。扭秧歌的、做健身操的、跳交際舞的人們為了争搶地盤,傘頭們有時候鬧得面紅耳赤。

三角公園就像個大戲園子,更像一個露天大舞台。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熙熙攘攘。中老年人在這個園子裡你方唱罷我蹬場,天天如此。

上世紀90年代,園子還很幽靜,白天遊園的人寥寥無幾,一個轉盤,一個滑梯,就是整個園子的全部運動器材。顯然園子面對的是兒童,晚上根本沒人來,也沒有照明的燈光。禮拜天大人領着孩子玩上一會,大人和小孩都覺得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現在即使禮拜天,孩子們也很少來玩,因為園子的大部分面積都被老人們占據了。現在的園子裡,到處遍布健身器材,真的是今非昔比。

自1996年,政府号召建立文明城市以來,園子的面貌越來越漂亮,百姓們的文化生活也越來越豐富。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滄桑巨變,人們的生活水準大大提升。現今,人們過着衣食無憂、安居樂業到處莺歌燕舞的生活。三角公園熱鬧喧嚣的氣氛,就像快樂祥和的交響曲,我們每個遊園的人,都是其中的一個音符。從三角公園這些低收入和低工資人群的巨變,我看到了我們祖國改革的大大成功。

三角公園,是我十幾年如一日,每天在園子裡遊園不下兩次,有時候轱辘一會後背,拽十幾分鐘滑輪,走幾圈健身操,立即感覺肩背輕松。玩上幾把撲克,我的腦神經疼馬上得到了緩解。是以我對三角公園産生了眷戀。最近常常想,如果我老了,需要兒女照顧,跟随兒女去了外地。我一定想念家鄉的親人和朋友,還有通遼這座美麗的城市。更讓我想念的是與我朝夕相伴的三角公園,它是我十幾年來休閑、娛樂、鍛煉身體的地方,是我永遠也不能忘記的地方。

寫于1998年10月

作者簡介:

劉淑雲 三角公園

劉淑雲,女,高中文化。一九六零年出生。熱愛文學。是通遼老年作家協會會員。曾經在《紅楓文學》和《風采》刊物、内蒙古商報、通遼日報、都市報上發表過作品。

圖文作者 劉淑雲 責編整理 常棟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