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中暑?医生教你怎么急救预防

作者:常笑健康官博

炎热的夏季已经来临,据报道,中暑人群中有60%以上是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在夏季发生中暑又不易被察觉。

人体各脏器的机能随年龄的增长而日趋降低、退化,内环境稳定性失调,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抵抗力下降,从而对高热的适应能力减退。

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中暑?医生教你怎么急救预防

根据专家的调查研究,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心脏贮备力及汗腺功能减退,身体很难散热;加上患有心血管病的老年患者大部分服用利尿剂,体内水分容易丢失,他们特别容易受到炎热天气的影响而遭遇中暑。

又因为老年人由于口渴等感觉变迟钝,往往难以发现自己出现脱水症状,所以更容易隐性脱水,更容易中暑。

再者,很多老年人生活节俭或者怕受凉感冒等原因,即使天气再热,也不爱开空调,又因避免起夜过多,也常常不敢多喝水,所以在较高温度中睡眠,中暑的危险更大,即使有时候并不在炎热的室外,也会发生中暑症状。

其次,老年人的中暑有鉴别困难的特点,老年人多有长期的心脑血管疾病,中暑早期的心慌、胸闷,常与冠心病相关症状如心绞痛、心律失常难鉴别,又或者头晕、恶心等症状,又与脑供血不足、高血压等疾病的症状难鉴别。

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中暑?医生教你怎么急救预防

中暑时体温升高又要与一般的感染性发热需鉴别。如果老人发生严重的中暑症状,如脉搏细数、脸色苍白、昏厥、精神错乱、皮肤发凉潮湿和神志不清等,还要与急性心梗、急性脑卒中等常见于老年人群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鉴别。

这时需要家人及时发现,及时早期判断,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抢救和治疗。

最后,老年人中暑后的并发症多且重,死亡率高,老年人因各脏器结构的改变和机能的减退及原有慢性疾病的存在,高温中暑后对各器官的功能影响较大。

易引起休克、心功能衰竭、严重感染、脑水肿、肺水肿、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急性肾衰竭、黄疸及肝功能损害、DIC等各种严重并发症。

老年人重症中暑病死率高达 20%~60%,90岁以上者病死率接近100%。

结合以上老年人中暑的特点,在夏季,早早预防,早早发现老年人的中暑情况,应充分重视和得到老人陪护人员、家人以及医护人员的重视。

01

适当补水:水分这样补充,在1升水中加入 40克砂糖、3克盐,就可以制成既补充水分又补充盐分的补液。由于这种糖盐水更容易补充体液,所以即使在睡前饮用,也不会导致老人起夜的次数增加。

02

注意发现:老人独自在家,照护人员和老人应注意下列身体情况变化 :高热(超过39.4℃)、皮肤干燥(没有汗水)、发红发热、脉搏快且强劲、面色苍白、发生昏厥、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头痛、甚至精神错乱、皮肤发凉潮湿和神志不清等。

03

夏季常备解暑药物:藿香正气能散热解暑、解毒辟秽。人丹可以开窍安神、清热祛暑、解毒辟秽。清凉油、风油精提神醒脑,活血消肿、镇痛止痒。十滴水主治夏时中暑、头昏头痛、恶心 呕吐、腹胀腹泻。六一散主治夏日中暑、身热心烦、口渴、小便黄少或灼热。老年人要看清说明再服用。

中暑后的院前简单急救措施:

将患者扶到阴凉处躺下或打开使室内温度降低,并解开过紧的衣领、袖口。

意识清醒情况下,补充淡盐水并口服防暑降温中成药等。

身体降温用湿毛巾擦浴,冰袋、冰块、风扇等物理方法。

把患者脚部抬高,有助于静脉回流,预防休克状态。

如情况严重,立即送往医院。

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中暑?医生教你怎么急救预防

中对老年及看护人员进行夏季预防中暑健康教育:

炎热的天气可用凉毛巾擦拭身体;用毛巾包好冰块在手腕、面部和脖颈处摩擦揉搓。

吃清淡饮食,多喝水。衣着要宽松、吸水。

远离酷热环境,在舒适凉爽的地方休息;炎热的城市最好待在有空调的环境,避免剧烈运动和大量出汗。

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夏天作息时间与冬季不同,在夏天的午后最好能午睡一会儿,对消除疲劳能起到重要作用。以及平时对老年人慢性病要合理治疗,保证慢性病病情稳定和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