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老年人更容易中暑?醫生教你怎麼急救預防

作者:常笑健康官博

炎熱的夏季已經來臨,據報道,中暑人群中有60%以上是老年人,老年人的身體特點決定了他們容易在夏季發生中暑又不易被察覺。

人體各髒器的機能随年齡的增長而日趨降低、退化,内環境穩定性失調,機體對環境變化的适應能力降低,抵抗力下降,進而對高熱的适應能力減退。

為什麼老年人更容易中暑?醫生教你怎麼急救預防

根據專家的調查研究,患有心髒病的老年人心髒貯備力及汗腺功能減退,身體很難散熱;加上患有心血管病的老年患者大部分服用利尿劑,體内水分容易丢失,他們特别容易受到炎熱天氣的影響而遭遇中暑。

又因為老年人由于口渴等感覺變遲鈍,往往難以發現自己出現脫水症狀,是以更容易隐性脫水,更容易中暑。

再者,很多老年人生活節儉或者怕受涼感冒等原因,即使天氣再熱,也不愛開空調,又因避免起夜過多,也常常不敢多喝水,是以在較高溫度中睡眠,中暑的危險更大,即使有時候并不在炎熱的室外,也會發生中暑症狀。

其次,老年人的中暑有鑒别困難的特點,老年人多有長期的心腦血管疾病,中暑早期的心慌、胸悶,常與冠心病相關症狀如心絞痛、心律失常難鑒别,又或者頭暈、惡心等症狀,又與腦供血不足、高血壓等疾病的症狀難鑒别。

為什麼老年人更容易中暑?醫生教你怎麼急救預防

中暑時體溫升高又要與一般的感染性發熱需鑒别。如果老人發生嚴重的中暑症狀,如脈搏細數、臉色蒼白、昏厥、精神錯亂、皮膚發涼潮濕和神志不清等,還要與急性心梗、急性腦卒中等常見于老年人群的急性心腦血管事件鑒别。

這時需要家人及時發現,及時早期判斷,及時就醫,以免耽誤搶救和治療。

最後,老年人中暑後的并發症多且重,死亡率高,老年人因各髒器結構的改變和機能的減退及原有慢性疾病的存在,高溫中暑後對各器官的功能影響較大。

易引起休克、心功能衰竭、嚴重感染、腦水腫、肺水腫、電解質紊亂及代謝性酸中毒、急性腎衰竭、黃疸及肝功能損害、DIC等各種嚴重并發症。

老年人重症中暑病死率高達 20%~60%,90歲以上者病死率接近100%。

結合以上老年人中暑的特點,在夏季,早早預防,早早發現老年人的中暑情況,應充分重視和得到老人陪護人員、家人以及醫護人員的重視。

01

适當補水:水分這樣補充,在1升水中加入 40克砂糖、3克鹽,就可以制成既補充水分又補充鹽分的補液。由于這種糖鹽水更容易補充體液,是以即使在睡前飲用,也不會導緻老人起夜的次數增加。

02

注意發現:老人獨自在家,照護人員和老人應注意下列身體情況變化 :高熱(超過39.4℃)、皮膚幹燥(沒有汗水)、發紅發熱、脈搏快且強勁、面色蒼白、發生昏厥、頭暈目眩、惡心嘔吐、頭痛、甚至精神錯亂、皮膚發涼潮濕和神志不清等。

03

夏季常備解暑藥物:藿香正氣能散熱解暑、解毒辟穢。人丹可以開竅安神、清熱祛暑、解毒辟穢。清涼油、風油精提神醒腦,活血消腫、鎮痛止癢。十滴水主治夏時中暑、頭昏頭痛、惡心 嘔吐、腹脹腹瀉。六一散主治夏日中暑、身熱心煩、口渴、小便黃少或灼熱。老年人要看清說明再服用。

中暑後的院前簡單急救措施:

将患者扶到陰涼處躺下或打開使室内溫度降低,并解開過緊的衣領、袖口。

意識清醒情況下,補充淡鹽水并口服防暑降溫中成藥等。

身體降溫用濕毛巾擦浴,冰袋、冰塊、風扇等實體方法。

把患者腳部擡高,有助于靜脈回流,預防休克狀态。

如情況嚴重,立即送往醫院。

為什麼老年人更容易中暑?醫生教你怎麼急救預防

中對老年及看護人員進行夏季預防中暑健康教育:

炎熱的天氣可用涼毛巾擦拭身體;用毛巾包好冰塊在手腕、面部和脖頸處摩擦揉搓。

吃清淡飲食,多喝水。衣着要寬松、吸水。

遠離酷熱環境,在舒适涼爽的地方休息;炎熱的城市最好待在有空調的環境,避免劇烈運動和大量出汗。

經常開窗,保持室内空氣流通。

夏天作息時間與冬季不同,在夏天的午後最好能午睡一會兒,對消除疲勞能起到重要作用。以及平時對老年人慢性病要合理治療,保證慢性病病情穩定和心情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