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美白对虾黄鳃、黑鳃,引起脱壳不遂甚至死亡,如何解决最有效?

作者:亮说水产

高产养殖渔你同行:

鳃是南美白对虾重要的器官,主要起呼吸作用,同时鳃部又是虾发病时的一个指示性器官,许多病原都会导致对虾发生鳃病,这是因为鳃部是虾体与外界直接接触的器官,其防御能力又较弱,所以当病原感染时,鳃部往往首先受到危害而出现症状。

由于鳃参与了虾体的呼吸、排泄等生理活功,在机体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鳃功能的损害,必然使病症加重,甚至死亡,这也是对虾鳃病危害性较大的原因。通过观察虾鳃的病变,尤其是鳃部的颜色,可以及时的判断对虾的发病情况及病因。常见鳃病变的颜色表现为黄色和黑色。

南美白对虾黄鳃、黑鳃,引起脱壳不遂甚至死亡,如何解决最有效?

具体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细菌性侵染:

对虾患病后,摄食减少或停止,常无规则的在池边缓慢游动,时而头朝上在水面打转,易受惊而跳出水面。换水时,常因体乏被水流冲至排污口拦底。重症者失去平衡,侧卧池底死亡。引发该病的病原为弧菌,其中以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鳗弧菌最为常见。

在发病的初期,虾鳃呈淡黄色。随着病情的发展,鳃丝更加肿大,呈松散状,并由黄色变为黄褐色,形成斑块;鳃组织变脆,甚至糜烂;体色转暗,鳃区甲壳内侧变黄。第二触鞭变红易断,甲壳上有黑色溃疡或黑斑,肌肉白浊,有些对虾的游泳足变红,血凝时间延迟。镜检可见鳃丝末端无规则肿大,鳃组织出现空泡状变性;鳃丝内部和血淋巴中有杆状细菌活动。建议拌料内服五黄粉+弧菌净,用于虾蟹及蛙类红腿病、荧光病、瞎眼病、烂鳃病、黑鳃病、甲壳溃疡病等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2、纤毛虫类附着:

病虾活动呆滞,食欲减弱。鳃盖略外翻,鳃部膨大,鳃丝上附有许多绒毛状的浅黄色物体,若粘有其它杂物则常呈黄褐色或黑色。在显微镜下可见附着物为大量密集、能活动的纤毛虫。纤毛虫一般不侵入虾体组织内,鳃部等组织,包括血液都无明显的病理变化,也未发现细菌或其它生物。病虾鳃部发现的纤毛虫主要有聚缩虫、单缩虫和累枝虫、钟形虫。建议拌料内服寄生净,驱杀和抑制体内外寄生虫及水中游离寄生虫,如斜管虫、车轮虫、纤毛虫等;产品在 水产养殖技术宝典。寄生净是以安全无毒的中药原料,具有内外双驱虫的效果,让寄生虫逐步脱离鱼体,同时处理寄生虫导致的鳃部粘液过多、鳃小片肿胀的问题——这是寄生虫危害最大的地方。通过这两个方面的作用,达到鱼体逐步恢复健康的目的。

3、藻类附生:

在藻类繁殖过盛,虾池水呈近酱色时,对虾也会因大量藻类(特别是硅藻)堆积于鳃叶中而使鳃区呈黄色。但虾的活动摄食并未出现明显异常。在一些新建的黄泥底质虾池放养潜底性种类,或进行越冬,由于鳃部沾了底泥,对虾也会出现黄鳃。

4、环境不良:

由环境因素造成的黑鳃是生理性的,外观鳃区呈一条条黑色花纹,镜检时鳃丝局部或弥漫性坏死,坏死的鳃丝呈褐色或黑色。养殖用水被镉、铜、原油等污染后水质变差,池底残存饲料腐烂分解后产生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物质,使虾慢性中毒而引起黑鳃病;也有因为在防治虾病时使用硫酸铜或高锰酸钾剂量过大或次数过多,铜离子直接损伤鳃丝,或高锰酸钾形成的二氧化锰粘附在鳃丝表面,引起黑鳃;此外,由于对虾缺乏维生素C,也易引发虾患黑鳃病。

南美白对虾黄鳃、黑鳃,引起脱壳不遂甚至死亡,如何解决最有效?

黄、黑鳃对对虾的危害:

1、对虾患病后,摄食减少或停止摄食,生长缓慢;

2、无法适量的吸收水体营养物质、微量元素会造成瘦身、棉花虾,直接影响对虾的上市销售;

3、病虾因鳃部呼吸功能受损,引起对虾呼吸困难体内中毒缺氧,体质差而出现脱壳不遂陆续死亡。

南美白对虾黄鳃、黑鳃,引起脱壳不遂甚至死亡,如何解决最有效?

对虾鳃病防治方法:

1、增加开启增氧机的时间:以提高池水溶解氧的含量,因为对虾鳃部有病变,易引起虾体缺氧,当遇到不良天气时,导致大量死亡。

2、有条件时先换水15-20cm:然后用水体消毒剂聚维酮碘等全池泼洒,隔天重复一次。最好消毒后的第二天再适当换水。

3、生石灰一次用量,每亩15~20公斤,定期全池泼洒,预防由水中悬浮物有机质过多引起的黑鳃病。但是池塘氨氮NH4过高时,特别是高于标准时,要慎重使用生石灰,或少量多次的方法泼洒生石灰。

4、定期驱虫抑菌:纤毛虫引起的对虾鳃部问题,可用寄生净,1袋拌120斤料,并配合泼洒,1袋泼洒一米深的水5亩,有效防治纤毛虫;同时,配合弧菌净可以抑制弧菌,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临床应用证实能有效抑制和有害病菌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维护动物呼吸系统、肠道健康,可长期安全添加,无害无残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