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平原(二百六十五)|那年槐花树下的风花雪月

大平原(二百六十五)|那年槐花树下的风花雪月

那年槐花树下的风花雪月

李雪莹

缘起缘灭缘终尽,花开花落花归尘。

那份缘起是从一棵槐树下开始的。

每年的初夏四五月,簇簇槐花洁白如雪,缕缕槐香更是幽幽扑面。在七八十年代徒骇河旁的一个村庄里,有一棵老槐树,槐树上结满了串串白玉般的槐花,这槐花又在温婉贤惠的女人们手里变成了一盘盘八珍玉食。

这缕缕槐香,就这样绕在宁静的小村庄里,缠在每一个红袖香闺的姑娘心里。她们三三两两结伴而来,虽然没有城市里女孩子的娇媚,可也是应了何思澄笔下“媚眼含笑合,丹唇逐笑开”的赞美。这些姑娘中有一位尤其拔尖,她叫兰香,弯弯的柳眉下,一双回盼流波的眼睛,小巧的嘴巴紧紧抿着带着一丝倔强的神韵,乌黑的长发披在身后犹如黑色的锦缎。在槐树下盈盈一笑,如这无瑕的槐花沁人心脾。村里其他姑娘经常打趣说她是鸦巢生凤,她听后也是满脸羞红,难以为颜。

那个年代,姑娘们二八芳华年纪自然是美好的、可爱的,也是热烈的。她们爽快,敢爱敢恨,对男女之间的感情都有一份自己的憧憬和期待。虽然物质上极其匮乏,但是姑娘们也是尽心尽力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些,再漂亮一些。兰香也不例外,家道壁立在村里每个家庭都已司空见惯,但唯独兰香从幼时父母皆亡,与奶奶相依相伴。这使她更加懂事,岁月的历练也给予了这些北方姑娘更多的坚韧。

回首千百度,相逢红尘内。

那日,兰香与同村的姐妹来到槐树下采摘槐花,正巧树上蹲着一个年轻小伙子,正在大把大把往嘴里塞着散着幽香的槐花。古铜色的肤色,让五官轮廓更加分明深邃,看到兰香她们走来,俊秀的脸上噙着一抹尴尬的微笑。兰香和其他姑娘看到他的狼狈样都掩口偷笑。小伙子在树干上不上不下,踌躇了好一阵,才从树上跳下来,正好跌到了兰香旁边。兰香赶紧伸手相扶,两人眼神相对时,刹那便生成了欢喜。不管那时是古人所说的天缘凑合也好,还是红叶题诗也罢,那一刻两人便开始了他们之间的故事。因为是情窦初开的年纪,一见钟情的爱情更是惊鸿入眼、乱了芳华,很快彼此约定了此生。

小伙子叫俞华,是河对岸王木匠家新收的学徒,因为家贫想早早学门手艺维持风雨飘摇的家,又能省下一个人的口粮,所以索性离家搬到了王木匠家。王木匠是一个极其吝啬苛刻之人,因为当时手艺人可谓是凤毛麟角,日子相对就过得要足衣丰食一些,正好家里也缺少男丁劳力,把俞华当学徒招进家里正是两全其美之事。俞华不是好行小慧之人,他刻苦耐劳从不偷懒,几乎包揽了王木匠家里所有的活,可是王木匠手艺没教多少却经常让俞华食不果腹,俞华是一个豁达大度之人,从不与王木匠计较这些。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年轻人眼中有光,心里有火。槐树下两人每天都要见上一面,她为他留一个热腾腾的红薯,他吃到嘴里甜到心里;他为她摘下满山最美的花,她笑得眼睛里面盛满星星。他们在月下轻声低语,在风中互相依偎,两人的那份爱恋真诚炽热,弥漫成一地红尘,羞红了满树槐花的脸。

风乍起,花落池水凄凄。

这本该受到祝福的良缘,慢慢地在村里成了不堪的传言。本来七八十年代的村子既封闭又顽固,封建的道德枷锁绑架了所有对爱情的向往。俞华和兰香只想把自己的感情热烈地表达出来,尽情地倾诉给对方,完全忽视了周围的一切。首先跳出来横制颓波的便是王木匠,他先是以师傅的身份谆谆教导,不要为了小儿女之间的私情而误了男儿的大好前程,又胁之以威搬出俞华的父母来干涉,告诫俞华断了与兰香的感情,如若一意孤行这个家便容不下他。兰香的奶奶虽然已好似风中之烛,但却是明目达聪。村子里鸡啼、马嘶、狗吠都是声声入耳,更别提一些好事之人对俞华和兰香交头接耳、窃窃私议之声。老太太听闻一语不发,心里却早已翻江倒海,她把兰香视为连城之璧,容不得半点微瑕。她要兰香恪守规矩,洁身自好,不能再与俞华纠葛。

两两相痴望,唯愿共此生。

年轻人都有出自本性的反抗,何况他们之间爱的无畏,爱的义无反顾,珍惜每一次的相见。槐树下,他们笑过、闹过、哭过。槐花花开又花落,他们一直在相守,她盼着他学到手艺,顶门立户,经男媒之言,与他结百年之缘。

多少有情人,唯叹空回首,暗销魂。

往往事情常常不尽人意,俞华父母硬要俞华与王木匠家二女儿结亲做上门女婿。王木匠家里没有儿子,只有三个女儿,大女儿早就成家,小女儿年纪又太小,只有二女儿和俞华年龄合适,并且二女儿早对俞华芳心暗许。王木匠年纪越来越大,家里现在迫切需要一个年轻的男人接替他撑门立户。王木匠看中了俞华的人品,看穿了他二女儿的心意,故顺比滑泽说通了俞华父母又顺了女儿的落花之意。那个年代婚事是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俞华和兰香之间的爱情好似是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者,自然是得不到父母和乡亲们的祝福。为了让俞华断了与兰香心思,王木匠很快三书六礼与俞华父母定了结婚的日子。俞华百念灰冷,兰香亦是悲不自胜,两人本是两情相悦的爱情,为何如此满目凄凉。兰香心里明白,俞华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父母之恩与她的山盟之情,只会让他左右为难、愁肠百结。兰香不忍自己的爱人每天这么痛苦,自己狠心主动离开俞华,放手也许是对爱人最好的成全。俞华不答应,他拉着兰香要与她远走他乡,可是兰香明白,他们两个身后的牵挂都不会令他们玉成。

向来情深,奈何缘浅。

兰香不管俞华如何要求,她再也没有与他相见。她明白俞华心中的痛比起自己只多不少。两人真正相爱,已是足够。如果他们两个再起纠葛,只能给彼此增加悲伤。兰香把自己关在房内,倔强地咬着嘴唇不肯落泪,不管是前世的情还是今世的债,都化成红尘一梦,心中再有千万不舍只能迟迟吾行。

只叹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

有一日,河对岸响起了悠扬婉转的唢呐声,她终于落泪了。她跑到大槐树下,埋下了自己一截头发,她和他在槐树下相识相知相爱,便也在这里结束甚好。从此以后,他与她真的再无交集,此生不能再回首,但愿他在人来人往的余生安好!

那棵槐树又开满了如雪初降的槐花,被风一吹,簌簌作响,似乎在追忆那年那段树下的风花雪月,又像在呜咽着令人垂泪的痴缠缘。

作者简介:李雪莹,沾化区人,滨州学院毕业,一直从事旅游服务行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