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槐花樹下的風花雪月
李雪瑩
緣起緣滅緣終盡,花開花落花歸塵。
那份緣起是從一棵槐樹下開始的。
每年的初夏四五月,簇簇槐花潔白如雪,縷縷槐香更是幽幽撲面。在七八十年代徒駭河旁的一個村莊裡,有一棵老槐樹,槐樹上結滿了串串白玉般的槐花,這槐花又在溫婉賢惠的女人們手裡變成了一盤盤八珍玉食。
這縷縷槐香,就這樣繞在甯靜的小村莊裡,纏在每一個紅袖香閨的姑娘心裡。她們三三兩兩結伴而來,雖然沒有城市裡女孩子的嬌媚,可也是應了何思澄筆下“媚眼含笑合,丹唇逐笑開”的贊美。這些姑娘中有一位尤其拔尖,她叫蘭香,彎彎的柳眉下,一雙回盼流波的眼睛,小巧的嘴巴緊緊抿着帶着一絲倔強的神韻,烏黑的長發披在身後猶如黑色的錦緞。在槐樹下盈盈一笑,如這無瑕的槐花沁人心脾。村裡其他姑娘經常打趣說她是鴉巢生鳳,她聽後也是滿臉羞紅,難以為顔。
那個年代,姑娘們二八芳華年紀自然是美好的、可愛的,也是熱烈的。她們爽快,敢愛敢恨,對男女之間的感情都有一份自己的憧憬和期待。雖然物質上極其匮乏,但是姑娘們也是盡心盡力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些,再漂亮一些。蘭香也不例外,家道壁立在村裡每個家庭都已司空見慣,但唯獨蘭香從幼時父母皆亡,與奶奶相依相伴。這使她更加懂事,歲月的曆練也給予了這些北方姑娘更多的堅韌。
回首千百度,相逢紅塵内。
那日,蘭香與同村的姐妹來到槐樹下采摘槐花,正巧樹上蹲着一個年輕小夥子,正在大把大把往嘴裡塞着散着幽香的槐花。古銅色的膚色,讓五官輪廓更加分明深邃,看到蘭香她們走來,俊秀的臉上噙着一抹尴尬的微笑。蘭香和其他姑娘看到他的狼狽樣都掩口偷笑。小夥子在樹幹上不上不下,躊躇了好一陣,才從樹上跳下來,正好跌到了蘭香旁邊。蘭香趕緊伸手相扶,兩人眼神相對時,刹那便生成了歡喜。不管那時是古人所說的天緣湊合也好,還是紅葉題詩也罷,那一刻兩人便開始了他們之間的故事。因為是情窦初開的年紀,一見鐘情的愛情更是驚鴻入眼、亂了芳華,很快彼此約定了此生。
小夥子叫俞華,是河對岸王木匠家新收的學徒,因為家貧想早早學門手藝維持風雨飄搖的家,又能省下一個人的口糧,是以索性離家搬到了王木匠家。王木匠是一個極其吝啬苛刻之人,因為當時手藝人可謂是鳳毛麟角,日子相對就過得要足衣豐食一些,正好家裡也缺少男丁勞力,把俞華當學徒招進家裡正是兩全其美之事。俞華不是好行小慧之人,他刻苦耐勞從不偷懶,幾乎包攬了王木匠家裡所有的活,可是王木匠手藝沒教多少卻經常讓俞華食不果腹,俞華是一個豁達大度之人,從不與王木匠計較這些。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年輕人眼中有光,心裡有火。槐樹下兩人每天都要見上一面,她為他留一個熱騰騰的蕃薯,他吃到嘴裡甜到心裡;他為她摘下滿山最美的花,她笑得眼睛裡面盛滿星星。他們在月下輕聲低語,在風中互相依偎,兩人的那份愛戀真誠熾熱,彌漫成一地紅塵,羞紅了滿樹槐花的臉。
風乍起,花落池水凄凄。
這本該受到祝福的良緣,慢慢地在村裡成了不堪的傳言。本來七八十年代的村子既封閉又頑固,封建的道德枷鎖綁架了所有對愛情的向往。俞華和蘭香隻想把自己的感情熱烈地表達出來,盡情地傾訴給對方,完全忽視了周圍的一切。首先跳出來橫制頹波的便是王木匠,他先是以師傅的身份諄諄教導,不要為了小兒女之間的私情而誤了男兒的大好前程,又脅之以威搬出俞華的父母來幹涉,告誡俞華斷了與蘭香的感情,如若一意孤行這個家便容不下他。蘭香的奶奶雖然已好似風中之燭,但卻是明目達聰。村子裡雞啼、馬嘶、狗吠都是聲聲入耳,更别提一些好事之人對俞華和蘭香交頭接耳、竊竊私議之聲。老太太聽聞一語不發,心裡卻早已翻江倒海,她把蘭香視為連城之璧,容不得半點微瑕。她要蘭香恪守規矩,潔身自好,不能再與俞華糾葛。
兩兩相癡望,唯願共此生。
年輕人都有出自本性的反抗,何況他們之間愛的無畏,愛的義無反顧,珍惜每一次的相見。槐樹下,他們笑過、鬧過、哭過。槐花花開又花落,他們一直在相守,她盼着他學到手藝,頂門立戶,經男媒之言,與他結百年之緣。
多少有情人,唯歎空回首,暗銷魂。
往往事情常常不盡人意,俞華父母硬要俞華與王木匠家二女兒結親做上門女婿。王木匠家裡沒有兒子,隻有三個女兒,大女兒早就成家,小女兒年紀又太小,隻有二女兒和俞華年齡合适,并且二女兒早對俞華芳心暗許。王木匠年紀越來越大,家裡現在迫切需要一個年輕的男人接替他撐門立戶。王木匠看中了俞華的人品,看穿了他二女兒的心意,故順比滑澤說通了俞華父母又順了女兒的落花之意。那個年代婚事是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俞華和蘭香之間的愛情好似是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者,自然是得不到父母和鄉親們的祝福。為了讓俞華斷了與蘭香心思,王木匠很快三書六禮與俞華父母定了結婚的日子。俞華百念灰冷,蘭香亦是悲不自勝,兩人本是兩情相悅的愛情,為何如此滿目凄涼。蘭香心裡明白,俞華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父母之恩與她的山盟之情,隻會讓他左右為難、愁腸百結。蘭香不忍自己的夫妻每天這麼痛苦,自己狠心主動離開俞華,放手也許是對夫妻最好的成全。俞華不答應,他拉着蘭香要與她遠走他鄉,可是蘭香明白,他們兩個身後的牽挂都不會令他們玉成。
向來情深,奈何緣淺。
蘭香不管俞華如何要求,她再也沒有與他相見。她明白俞華心中的痛比起自己隻多不少。兩人真正相愛,已是足夠。如果他們兩個再起糾葛,隻能給彼此增加悲傷。蘭香把自己關在房内,倔強地咬着嘴唇不肯落淚,不管是前世的情還是今世的債,都化成紅塵一夢,心中再有千萬不舍隻能遲遲吾行。
隻歎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飛。
有一日,河對岸響起了悠揚婉轉的唢呐聲,她終于落淚了。她跑到大槐樹下,埋下了自己一截頭發,她和他在槐樹下相識相知相愛,便也在這裡結束甚好。從此以後,他與她真的再無交集,此生不能再回首,但願他在人來人往的餘生安好!
那棵槐樹又開滿了如雪初降的槐花,被風一吹,簌簌作響,似乎在追憶那年那段樹下的風花雪月,又像在嗚咽着令人垂淚的癡纏緣。
作者簡介:李雪瑩,沾化區人,濱州學院畢業,一直從事旅遊服務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