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传说乾隆赏赐臣子猪肘子,却被一些人扔掉,原因可能是认知的不同

作者:王有药

乾隆皇帝赏赐大臣每人一个猪肘子,可是这个猪肘子被一些官员给扔了。这件事在正史里没有记载,而是出自一些野史。当然,既然野史有这方面的记载,自然不是空穴来风。按照我自身的经历,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我想这件事的原因应该是满汉民族风俗差异造成的。当然,也跟当时物质繁荣有关。

传说乾隆赏赐臣子猪肘子,却被一些人扔掉,原因可能是认知的不同

一、喜欢吃猪肉的满族人。

就我个人来说,我最喜欢吃猪肘子。一般宴席上的猪肘子是我不会放过的。身边的朋友都知道我的爱好,在酒席上,女宾席不吃的猪肘子都会送到我所在的桌上,我是来者不拒。在日常生活中,我也会隔三差五地买个肘子自己煮着吃。猪肘子要那种带骨头的,这样煮着才有味道。

我喜欢吃猪肉,尤其喜欢吃肘子,是因为我生长在一个满族家庭。虽然我是汉民,不过也沾染上了满族人的一些习气。比如说说话做事豪爽,北京话里带着东北腔,吃肉自然也随着他们。能吃猪肉是满族人的一项传统,也是判别人身体好坏的标准。久而久之,我认为猪肘子的味道最好吃,也喜欢上了吃它。

传说乾隆赏赐臣子猪肘子,却被一些人扔掉,原因可能是认知的不同

一般在过年的时候,满族人的桌子上必须有肉。但是,这也是我最头疼过年的原因。因为满族人最隆重的菜就是白切肉。这种肉是白煮出来的,放凉后切成大块。而且这种肉肥多瘦少,那味道比起肥而不腻的肘子简直是天壤之别。但是,正是这种肉,大家还抢着吃。这是因为这种肉,代表着来年的福气。吃得越多,这个人来年的运气越好。

说句老实话,我是吃不惯这种肉的。如果用这种肉卷上饼,再加上别的菜提提味道,我还是能吃几块。可是像满族人那样大吃大嚼,不用作料就吃下大块的白煮肥肉,我是甘拜下风。这也许是我对吃肘子情有独钟的一个原因吧。

传说乾隆赏赐臣子猪肘子,却被一些人扔掉,原因可能是认知的不同

二、满族人吃白煮肉的习俗。

其实,满族人对过年的风俗是很尊重的。在过年的时候,有条件的人家,对于用来祭祖的猪肉十分重视。他们不但用煮好的猪肉供奉先祖,还不忘给外头的乌鸦留出吃食。这是因为传说乌鸦曾经救过努尔哈赤的原因。

在皇族中更是讲究,一般以皇帝为首,招待皇亲贵族过年聚餐。这其中的菜就少不了白煮肉。在皇帝面前,这些皇亲贵族陪着一起吃肉,这是一种无上的光荣。不过,这些皇亲贵族平日里养尊处优,吃这种没有任何调料的白煮肉也是难以下咽的。

传说乾隆赏赐臣子猪肘子,却被一些人扔掉,原因可能是认知的不同

于是,他们就准备好银子,偷偷塞给伺候得太监。这些太监就把渗透酱油的纸放在他们的碗里,再浇上肉汤,做成料碗。这样,这些皇亲贵族才沾着汤料勉强下咽。当然,皇帝也心知肚明,只是睁一眼闭一眼罢了。

在吃完饭后,皇帝还会把吃剩下的肉散发下去。这在满族人的说法谓之散福,是让更多的人沾染祖上的福气。至于说汉人官员得到猪肘子的说法,可能就源自于此。不过,能够得到皇上赏赐的猪肘子的汉臣估计不会多。所以,把皇上赏赐的猪肘子扔掉,应该不是普遍现象。

传说乾隆赏赐臣子猪肘子,却被一些人扔掉,原因可能是认知的不同

三、汉人与满族人对待胙肉的态度。

在中国历史上,自古以来,都对祭祀十分重视。我们看孔子的《论语》,就会看到好几处谈及胙肉的地方。当年孔子在鲁国施政,被齐国设计扰乱。他的弟子认为鲁国已经没有希望,劝孔子出走。孔子还抱有最后一线希望,看国君对即将到来的祭祀仪式还是否尊重。结果国君在祭祀后,连胙肉都没有分发就赶快去享乐了。孔子因此才彻底死心,开始了周游列国的历程。

因此,在这个的历史上,深受儒家思想教育的汉臣,是十分重视胙肉的。这不但代表着身份,也代表着信仰。因此,丢掉乾隆皇帝赏赐的猪肘子,这种事情是极不可能发生的。但是,野史中说的现象也不是空穴来风。那么,发生丢掉猪肘子这件事,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汉人与满人习俗的差异。

传说乾隆赏赐臣子猪肘子,却被一些人扔掉,原因可能是认知的不同

在满人家庭中,祭祖的肉是不可能浪费的。一是满人喜欢吃肉,二是有散福的习俗。将吃剩下的肉赏给手下,让大家分散着吃,沾染先祖的福气。这样,虽然皇亲贵族吃不了多少肉,他的手下就将剩下的肉给吃光了。毕竟,下面的人不是天天都能够吃上肉的。

关于散福吃肉,还有一个小故事。那就是这个习俗,催生了北京的一个著名的饭店“砂锅居”。这个开张于乾隆六年的饭店,就是王府更夫开的。这些更夫在有一年吃到了散福的肉,突发奇想,想要开个饭店来卖这种肉。于是他们串通了王府的一位厨师,白天煮肉卖,晚上去打更。结果买卖越做越大,他们又从王府弄来一口大砂锅,正好能够煮一头猪。就这样,这个饭店以“砂锅居”为名,一直流传到现在。

传说乾隆赏赐臣子猪肘子,却被一些人扔掉,原因可能是认知的不同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满人的习俗,是不可能丢掉猪肘子的。那么,丢猪肘子的事,就只有汉臣能够做得出来了。可是,依照汉臣的习俗,出于儒家思想的熏陶,他们对胙肉十分重视,怎么会把肉丢掉呢?

问题就出在重视两个字上。这是因为汉臣绝对不可能将皇帝赏赐的猪肘子与下人分享的。我们知道,本身满人煮肉就是白煮,没有作料,这种肉连生活条件好的满人都难以下咽。可想而知,那些得到这种白煮的猪肘子的汉臣,更是无法下箸。

传说乾隆赏赐臣子猪肘子,却被一些人扔掉,原因可能是认知的不同

而皇帝赏赐的胙肉代表着荣耀,在汉臣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只能有身份的人才能享用。那些身份不够的人,是没有资格吃的。因此,汉臣是不会像满人那样,把这个猪肘子分发赏赐给下人的。这样,有资格吃的人吃不下,能吃下的人没资格吃,这个猪肘子就只有剩下了。最终,这个放坏的猪肘子也就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扔掉。当然,这种行为也是背着人做出的,不是那么明目张胆做的。

结语:

在野史上说的乾隆赏赐大臣每人一个猪肘子,但是有些大臣一出宫门就丢弃了。这种故事是极少发生的。不过,既然野史有这样的记载,估计也不是空穴来风。这个原因其实是出在汉臣与满人的认知矛盾上。

传说乾隆赏赐臣子猪肘子,却被一些人扔掉,原因可能是认知的不同

满人对于胙肉是不会浪费的,由于有散福的习俗,他们会将剩下的肉分发给下人一起分享。而汉臣则对胙肉十分重视,在他们心中,这种肉不仅代表着荣耀,也代表着信仰。所以,他们是不会把这种难吃的肉让下人吃。所以,这种肉就只有放坏,最终被扔掉了。

不过,做这种事也不会明目张胆,也是偷偷扔掉。如果一出宫就扔掉,被人告发来个大不敬的罪名,那是吃不了兜着走的事。野史的说法,就有些夸张了。不过,这从侧面也显示出当时物质已经十分丰富,有身份的人对吃肉已经习以为常了,这也是他们吃不下这种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