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荒原狼》:当你觉得想要逃离的时候,不妨读读黑塞

作者:秋叨鱼叨叨

在我有记忆以来,我便不善言辞,为此,挨了不少骂。因为我有一个性格开朗,社交能力很厉害的姐姐。

我也羡慕那些自来熟的人,刚见面就能聊上几句,半天时间就能成为朋友。

但是对于我来说,这很困难。

这样的我,在外遇见熟人或者同事时,内心总会纠结挣扎一番。

要不要去打个招呼,万一打了招呼对方不理我岂不是很尴尬;还是趁着对方没看见我的时候赶紧低头,然后从兜里掏出手机,装做没看见的样子。

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在我的生活,曾经我认为这样的性格非常不好,毕竟大家都喜欢外向热情的人。

有喜欢社交的人,自然就会有恐惧社交的心理,这样的人被称为“社恐”。

《荒原狼》:当你觉得想要逃离的时候,不妨读读黑塞

在赫尔曼·黑塞笔下的《荒原狼》里面,成功地描绘了一个社恐人的形象。

黑塞出生于一个虔诚的家庭,父亲是著名的教会史学家,母亲是一位传教士之女,受过教育。

家人对黑塞的人生规划是以后做个牧师,所以把他送去了毛尔布隆修道院念高中。

但是黑塞没有按照这个轨迹发展,他逃离了学校,跟一个钟表匠当了学徒,后面在图宾根和巴塞尔的书店工作,最后走上了创作的道路。

《荒原狼》:当你觉得想要逃离的时候,不妨读读黑塞

他的创作受到了大家的认可,成为了文坛公认的大师,即使是年轻有为,却陷入了一场痛苦的精神危机中,在这场危机中,他的性格发生了极大的反转,成为了一个“社恐”人。

在这个时期他创作出了这本影响力极大的《荒原狼》,而这也是他自我疗愈之旅的真实记录。

里面的哈利·哈勒是一个喜欢独来独往的人,在他的意识中,他认为他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甚至是一个被抛弃的人,这样的感受,让他觉得自己的内心有一头“荒原狼”,而这头狼的特点:

他用两条腿走路,穿衣服,外表上是人类,可事实上他却是一头荒原狼。

这种认知让他知道,他的体内有不止一种灵魂,有两种甚至更多。

当他的灵魂是人时,会有美好的想法,也会因为感受到某种高尚纯粹的情感。而当他的灵魂是狼时,会向别人露出牙齿,他会对所有的人类、他们的谎言、他们的堕落的礼仪以及虚伪的习俗表现出憎恨与致命敌意。

《荒原狼》:当你觉得想要逃离的时候,不妨读读黑塞

其实,这何尝不是每个人都该有的样子。

每个人的体内都有多种性格,白天工作上班时,需要表现出社交能力很强的样子,需要和各类人群打交道,需要根据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

但是当回到家,关上门,把身子往沙发上一趟,又会变成另一个自己。

这个自己不想说话、不想应酬、不想笑,只想要一个独立的空间,静静地释放自己。

说到底,每个人心中都有存在一个“荒原狼”。

他们时而表现出跳脱的性格,时而表现出安静的性格。

但是哈利仿佛更为严重,他不知道该如何释放自己压抑的内心。他渴望社交,渴望变得凯凯而谈,这种情况,在遇到赫尔敏娜之后得到了改善。

这个女子,仿佛能洞悉人的灵魂,她能读懂哈利内心那份孤独,也能顺畅地和他交流。

在遇见赫尔敏娜之前,他不懂交流;在遇见她之后,他试着敞开了心扉。

赫尔敏娜会认真听他讲话,会把他叫做小男孩,会教他跳舞,也会介绍不同的人给他认识。

而他之所以会喜欢上赫尔敏娜,则是在这个女人身上看到了自己渴望的那个自己。

《荒原狼》:当你觉得想要逃离的时候,不妨读读黑塞

这本书是黑塞的手稿,全篇没有分章节目录,而是从开始写到最后。

“社恐”是一个人在不愿意交流的情况下表现出的一种性格特征,并不是说这样的性格需要避而远之。

我们不能保证情绪一直高昂,也会有低落的时候。

记得丰子恺在文章中说过这样的一件事:

那时家里都会准备瓜子,当有人来访时,必定会端出来一盘瓜子,边吃边聊。

当大家都不知道聊什么,气氛也不会陷入尴尬,因为还有瓜子可以缓解尴尬。

瓜子壳在嘴里嗑碎的声音,就是沉默最好的润滑剂。

而“社恐”则是人在低谷时最好的调节剂,当走出这种情绪后,更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