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体长超过1米,体重超过3公斤,小小青蛙为何这么大?

作者:光头渔乐

提起青蛙,我们都很熟悉,在老家的时候,每当雨后房前屋后一片“呱、呱、呱”的叫声,这些叫声中有些是个头很小的土蛤蟆、有些是叫声洪亮的青蛙、有些是闷声闷气浑身长满疙瘩的癞蛤蟆,有些是浑身圆鼓鼓的气蛤蟆,这几大类最为常见。

体长超过1米,体重超过3公斤,小小青蛙为何这么大?

我老家90年代农村的蛙类真的是太多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走在水边都能踩死几只,说起来大家可能不信,小时候家里是瓦房,每当春季温度升高的时候,总会在屋内发现青蛙,估计是它们秋季通过墙体的缝隙,进入屋内在屋内冬眠!(当时的房子由于地基比较低,屋内是比较潮湿的)

到了90年代后期不管是青蛙,还是癞蛤蟆就很少了,主要是抓捕严重,以及环境的变化。90年代后期00年左右,每当夏季的夜晚,池塘边、沟渠内、小河岸,抓青蛙的手电光比比皆是。

体长超过1米,体重超过3公斤,小小青蛙为何这么大?

随后蛙类成为保护动物,禁止捕捉,但是它们的种群也没能得到改善!因为00年之后环境改变,降雨量大幅减少,池塘内、沟渠内和小河内下雨有水,不下雨就没水,这种靠水生长的动物栖息地没有了,密度也随之降低。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养殖业的兴起,牛蛙进入千家万户。牛蛙的肉很嫩又有韧劲,吃起来非常的鲜美,骨头又少,并且牛蛙的个体很大。人工养殖的食用牛蛙最大可长到2公斤左右,目前市面上的牛蛙一般在0.5公斤左右,而成年牛蛙的体重一般在1.5公斤左右。

体长超过1米,体重超过3公斤,小小青蛙为何这么大?

这么大的牛蛙,1只就够吃了,但是牛蛙并不是最大的蛙类,在非洲有一种蛙类,个体能够超过3公斤,体长超过1米,号称“非洲巨蛙”。

非洲巨蛙

1906年著名两栖动物学家鲍伦格,在非洲喀麦隆南部以及赤道几内亚北部,发现一种没有被记录的巨型蛙类,命名为巨谐蛙,又叫非洲巨蛙。

非洲巨蛙属于滑体亚纲、无尾目、新蛙亚目、蛙科、巨谐蛙属、非洲巨蛙种,没有亚种。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蛙类最大也不过1-2斤,即使牛蛙也不过3-4斤,但是这种蛙类能超过3公斤,也就是说能超过6斤,堪称蛙中“巨无霸”。

体长超过1米,体重超过3公斤,小小青蛙为何这么大?

一只成年的雄性非洲巨蛙,展开后腿长度超过1米,眼球直径可达2.5厘米,具有三角形的头部和扁平而宽的身体。背部具有绿褐色皮肤,皮肤上有颗粒状的疣粒。腹部皮肤呈浅黄绿色。后腿很长,前腿较短而粗壮,所有的脚都具有宽大的蹼状。

栖息在热带雨林的溪流附近,几乎不会离开水源地,成年后白天躲藏在树荫下,或者石头缝隙内,或者水下,主要食物为昆虫、蝎子、甲壳类、鱼类、小型鸟类、小型哺乳动物、蜥蜴、或其它蛙类为食。

体长超过1米,体重超过3公斤,小小青蛙为何这么大?

夜间很活跃喜欢单独沿着河流寻找食物,未成年的非洲巨蛙大部分时间呆在水下,成年后偶尔会在岩石上晒太阳。它们的弹跳力很强,强劲的下肢让它一跃而起5米多高,善于跳跃。

非洲巨蛙为何这么大?

那么非洲巨蛙为何这么大?其实任何物种自身属于巨型物种外,离不开4点,要不然形成巨型个体的几率也就比较渺茫!

一是适宜的环境、非洲巨蛙生活在喀麦隆南部,和赤道几内亚北部炎热潮湿的原始森林、小溪、大河中。这里人迹罕至,年平均温度在25-29°之间,冬季的温度也在20°左右,全年无霜。

体长超过1米,体重超过3公斤,小小青蛙为何这么大?

温度的适宜是生物生长的先天条件,只有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它们才能健康地成长。不过非洲巨蛙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因为随着人类的活动,大量原始森林被砍伐和开荒种田,致使巨蛙生活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二是充足的食物、想要长大就要有充足的食物,那么在非洲巨蛙的栖息地食物充足吗?可以明确地说:“很充足”。因为它生长在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号称“地球之肺”降雨量大,植物、动物、昆虫等十分丰富。

体长超过1米,体重超过3公斤,小小青蛙为何这么大?

而非洲巨蛙又不挑食,它什么都吃,陆地上能吃昆虫,还能捕捉小型鸟类,水里能吃鱼,连同蜗牛都是它的食物,充足的食物来源,让它们的生存生长没有后顾之忧,能形成巨大个体也就理所当然。

三自身的防御性、不管什么物种,如果自己没有防御机制,那么等待它的结局只有没落。非洲巨蛙有自己的防御机制,首先没有成年之前,大部分时间生长在水下,也就减少了被抓捕,以及捕食者捕食的几率。

体长超过1米,体重超过3公斤,小小青蛙为何这么大?

成年后的非洲巨蛙,拥有极强的后肢,善于跳跃,能跳起5米多高,并且它们不会离开水源太远,如果遇到危险,双腿蹬地,一跃而起跳入水中,留下捕食者干瞪眼!这是它遇到危险后的防御机制。

适宜的生长环境全年都能生长,充足的食物不挑食什么都吃,加上自身的防御措施能弹跳5米高,是非洲巨蛙生长为巨型个体的前提。虽然形成了巨型个体,但是也让它们成了摇钱树!

非洲巨蛙为何成了摇钱树?

传说有一种树会生财、接金钱,摇落之,可再生,此树即摇钱树,也用以形容不劳而获。而非洲巨蛙就成了当地人的摇钱树!

体长超过1米,体重超过3公斤,小小青蛙为何这么大?

根据报道:上世纪末非洲巨蛙在非洲喀麦隆南部以及赤道几内亚北部还比较常见,但是90年后,由于附近村民砍伐森林和开荒种田,河水污染致使巨蛙生活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尤其是大肆捕杀和非法买卖,让非洲巨蛙面临灭顶之灾,当地捕捉巨蛙除了自己食用外,还拿到市场上售卖。一只3公斤重的非洲巨蛙,大约价值4美元,个头更大的售价接近10美元,在当地巨蛙已经成为了摇钱树。

喀麦隆南部以及赤道几内亚北部,在90年后期当地人十分贫困,几乎没有生活来源,而捕捉一只非洲巨蛙,够一家人几天甚至一个星期的生活。

体长超过1米,体重超过3公斤,小小青蛙为何这么大?

根据调查,过去三代巨蛙的规模下降了50%,在有些地区甚至已经绝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巨型蛙列入濒临灭绝的物种。

随着巨蛙的大量减少,几内亚不得不设立保护区保护巨蛙的栖息地,并且规定每年出口巨蛙300只的限制,并且考虑人工繁殖计划。虽然当地政府出台了各种保护措施,但是非法交易仍在进行,主要是利润的驱使。

非洲巨蛙能否引进繁殖?

大盘鸡一只鸡一盘菜,那么一只非洲巨蛙完全可以成为大盘蛙,既然非洲巨蛙,个体这么大,能否引进养殖呢?只能说很难,原因有3点。

体长超过1米,体重超过3公斤,小小青蛙为何这么大?

一是繁育是否成功、几内亚只是考虑人工繁殖计划,如今不知道是否人工繁育成功!人工繁育成功需要大量的时间,这个时间不是几年就能完成的。

巨蛙的繁殖和各个生长段都要研究成功,然后经过论证后才能在市场上销售。这个时间更长,并且即使繁育成功,也不会短时间上市,因为要人工放养到它的栖息地等等,需要大量的时间。

体长超过1米,体重超过3公斤,小小青蛙为何这么大?

二是属于外来物种、非洲巨蛙属于外来物种,引进繁殖需要繁琐的程序。比如:引种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检疫工作防止病毒之类的入境、办理引种手续、引入后的选择工作等等需要大量的证明,以及各种检测实验等等。

在上个世纪,大陆引种了牛蛙,罗非鱼、露斯塔野鲮等等,对于环境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并且无法真正消除,引种容易,防止它们的危害很困难!

体长超过1米,体重超过3公斤,小小青蛙为何这么大?

三是可以借鉴其他外来物种的引种案例、澳大利亚有个引种案例可以参考,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昆士兰州小镇的甘蔗林内,剧毒的太攀蛇(毒性比响尾蛇毒性强300倍)竟然大量死亡,这是为何?

后来科学家经过追踪发现,太攀蛇竟然是被蟾蜍毒死的!这种蟾蜍叫巨型海蟾蜍,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原来小镇居民发现甘蔗林内虫害和老鼠比较多,为了保证甘蔗的品质不使用农药,就放生了巨型蔗蟾蜍,谁知知太攀蛇这种剧毒的毒蛇吞食蔗蟾蜍后,就被毒死了!不仅没达到不使用农药的效果,反而起了反效果。

繁育成功需要大量的时间,现在也查询不到繁育成功的记录,属于外来物种的引进需要大量的资料以及科学论证,很多引种案例并不切合实际等等,并且已经引进了牛蛙,不太可能引进非洲巨蛙。

体长超过1米,体重超过3公斤,小小青蛙为何这么大?

并且即使引进也不可能生长为这么巨大的个体,也不太可能一只蛙一盆菜,比如:罗氏沼虾在湄公河流域能生长为超过1公斤的个体,但是引进后一般市场上售卖不超过1两重,所以不要想的太完美!

最后不要去捕捉蛙类或者蟾蜍

蛙类或者蟾蜍为两栖动物,主要栖息在河流、池塘、沼泽、稻田等,有水的地方,能够利用皮肤在水中短暂呼吸,昼伏夜出,主要食物为昆虫。

据统计:一只成年青蛙或者蟾蜍,一个昼夜能捕食70只虫子,一年能消灭15000只左右的虫子,这些虫子主要为农业害虫。具有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能够比较好地控制农田的害虫,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体长超过1米,体重超过3公斤,小小青蛙为何这么大?

所以人们称它为“庄稼的保护神”,因为人类的捕杀,以及环境的污染,导致青蛙的数量越来越少,而农田内的虫子也越来越多,不得不用药物控制昆虫的密度,而药物的残留又比较高,从而进入死循环,因此青蛙或者蟾蜍是一种对于农业十分有益的动物。

青蛙一般生活在农田中,而农田中经常使用农药,而害虫产生抗药性,青蛙食用害虫后,农药残留在青蛙体内蓄积,如果食用青蛙,那么农药残留就会进入人体。

并且青蛙是多种寄生虫和各种病毒细菌的宿主,即使经过爆炒、高温或者油炸后也不能完全消除,对于人体的健康危害比较大,并且青蛙现在是保护动物,所以不要食用蛙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