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贝果:虽然有些“撞脸”,但我低热低卡,才不是甜甜圈

作者:外研社
贝果:虽然有些“撞脸”,但我低热低卡,才不是甜甜圈

为什么要做成这种圆圈的造型呢?

因为波兰皇的骑术极佳,这位烘培师就将贝果的形状做成了马镫的样子。奥地利文中的马镫是Beugel,意为“圆满”。

但这一说法依然存有争议。作家Leo Rosten认为,在那以前,波兰的克拉科夫市就出现了贝果,是当时在大斋节(基督教教会年历的一个节期,Lent)吃的食物布勃列克的变种。

贝果:虽然有些“撞脸”,但我低热低卡,才不是甜甜圈

甜甜圈是由面粉、砂糖、鸡蛋和奶油混合后油炸而成的甜食,但贝果是唯一一种经过水煮后再炉火烘烤而成的面包。

这样独一无二的烹饪方式,自然让贝果拥有了一群狂热粉丝。

贝果:虽然有些“撞脸”,但我低热低卡,才不是甜甜圈
贝果:虽然有些“撞脸”,但我低热低卡,才不是甜甜圈

贝果被移民的波兰裔犹太人带到美国,在纽约蓬勃发展成了连锁店。几十年来,几乎所有纽约的贝果面包师都加入同一所工会,承诺所有贝果都由手工制作。

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机器生产的贝果,并和冷冻分销结合起来,使得贝果在20世纪后期成为北美常见的食品。

贝果:虽然有些“撞脸”,但我低热低卡,才不是甜甜圈

贝果之于纽约人,就如同法棍(Baguette)之于巴黎,肉桂卷(Cinnamon roll )之于哥德堡。

贝果:虽然有些“撞脸”,但我低热低卡,才不是甜甜圈

在北美地区,两个最常见的贝果种类是蒙特利尔风格和纽约风格。

比较特殊的是蒙特利尔贝果。这种贝果要在蜂蜜水里煮面团,再放进燃木烤箱烘烤。它主要有黑白两色,分别在上面撒罂粟种子和白芝麻。

贝果:虽然有些“撞脸”,但我低热低卡,才不是甜甜圈

因此纽约贝果更蓬松,有微湿的外壳;蒙特利尔贝果个头更小,中间的洞比较大,口感更酥脆、也更甜。

贝果:虽然有些“撞脸”,但我低热低卡,才不是甜甜圈

贝果可是号称“万物皆可夹”的面包。

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吃法,就是切片涂抹或甜或咸的酱来食用,比如桂花奶酪酱、可可坚果酱等等;

贝果:虽然有些“撞脸”,但我低热低卡,才不是甜甜圈

也可佐以奶油芝士、蛋、肉、三文鱼、腌鲑鱼和新鲜的蔬菜;

贝果:虽然有些“撞脸”,但我低热低卡,才不是甜甜圈

或者直接把用于调味的梅子、巧克力、红茶碎等加入面团中,一起烘烤,成就多种多样的奇妙风味。

贝果:虽然有些“撞脸”,但我低热低卡,才不是甜甜圈

所以,聊天的时候别再把贝果和甜甜圈搞混了哦。人家也是“有名有姓”的好嘛!

贝果:虽然有些“撞脸”,但我低热低卡,才不是甜甜圈

屏幕前的你平常喜欢吃什么面包或者糕点呢?

快在评论区和阿研分享一下吧!

贝果:虽然有些“撞脸”,但我低热低卡,才不是甜甜圈

参考资料:维基百科、牛津词典、《The Hole Truth: Vermont's Bagel Bakers Answer The Roll Call》、《Murray Lender, the man who brought bagels to the masses》等

实习生:温谨宁 编辑:何红杉 审核:阿研

图文资料整理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