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作者:军迷大帅哥

洋洋洒洒几华光,

漫漫澜澜望渺茫。

自古以来人类对茫茫深空就充满着遐想,对其探索的脚步也从未停止过。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在浩瀚无比的宇宙面前,人类微如尘埃,科技的兴起,各种探索宇宙的科学工具陆续被研发出来,我们才迈出探索宇宙的第一步。

在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有一台仰望星空的射电望远镜,能一眼看穿137亿光年,是一台500米直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超级天眼。

这台天眼的研发者是令无数人由衷钦佩与惋惜的国之栋梁南仁东。

他负责建造的fast中国天眼望远镜,是名副其实的天眼,是不容置疑的国之重器。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1945年2月19日,南仁东出生于吉林省辽源市,其父亲是矿务局的工程师。

南仁东在小时候就喜欢跑到龙首山上去看星星,对浩瀚而神秘的星空充满了好奇和遐想。

南仁东的探索热情很高,对很多新事物都充满了求知欲。

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油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上它的美术功底很就不错。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他一心想着大学要攻读美术专业。,在1963年18岁的南仁东参加了高考,目标是清华大学。

高考成绩放榜后,南仁东的分数远远超于录取线,并以当年吉林省理科状元的身份进入了清华大学。

但是当时他被调剂到了无线电科学系真空超高频技术专业,而不是美术专业。

南仁东只能勉为其难地攻读这个专业,在别人眼里虽然美术梦仓促折戟,但是南仁东从来没有放下画笔。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他经常参加各种学校绘画比赛,而且非绘画专业的他还获得过绘画比赛大奖。

1968年,毕业后的男仁东被分配到吉林长白山父亲的车间工作,与女友郭家珍完婚并生下了两个女儿。

之后南仁东在长白山做起了艺术家,将头发留得很长,沉迷画画,同时也做工匠,开山放炮,电镀,锻造样样精通。

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后,郭家珍鼓励33岁的南仁东报考研究生。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因为他从小就熟悉天上星星的名字,所以南仁东决定报考天文学,主要是因为他觉得天文考试的资料很薄会更容易考。

后来他被中科院录取为天体物理研究生,当时南仁东投入到天文学的研究后,他便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努力追逐着世界天文学的脚步。

1993年9月,日本东京召开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24届大会。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多国天文学家共同指出,必须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出新一代射电望远镜以便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中国在那时在这科领域是没有任何发言权,因为国内的射电望远镜的口径只有25米。

南仁东参加这场大会后,深刻地感受到了大陆科学技术的落后,特别是在射电望远镜方面。

于是在他心里暗下决心要建造属于大陆的大口径射电望远镜的,就是为了让大陆也能拥有话语权。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他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我眼中,知识没有国界,但国家要有知识。

南仁东决定先选定最基础的东西,国际上用钢铁结构建造的射电望远镜口径突破100米已经是工程的极限,想建成更大口径的望远镜,就要选择一个又大又圆的坑。

借助地势来说,贵州的卡斯特地貌坑洼无数,自然成了天然的候选目标,当时没有多少人看好南仁东的这个设想。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1994年,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从实地考察中筛选出100多个,再每一个亲自前去实地勘测。

就是为了找到一个最理想的能自动排水的洼地,地势要属于非地震带,而且地下没有重要矿藏等等等。

南仁东在贵州的万重大山里,由当地县,乡干部和农民带路。

此时的南仁东就像徐霞客,爬遍了贵州的卡斯特地貌,他穿着雨衣,解放鞋,用柴刀,拐杖在丛林中披露。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1995年,南仁东站在大窝凼中间,兴奋地说,这里好圆,最终寻到大窝凼,下车后还要走3000多米的山路,说是山路,实际上没有路,是临时安排人用刀砍出来的。

南仁东作为首席科学家,主导和参与了该项目的每个工程难题,带领所有人度过一次又一次危机。

2015年3月,天意弄人,南仁东病倒了,医生检查后是肺癌晚期。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他家疗养期间,仍然一心牵挂着贵州的万重大山。

2016年9月25日,贵州平塘宣布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南仁东这22年来的辛勤筹备不会白费。

贵州天眼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将大陆在天文界的地位也提升了不少。

天眼反射面相当于30个足球场,灵敏度远超世界第二大望远镜近三倍。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望远镜的主体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25万平方米,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

另一部分便是反射面四周高高耸立的六个百米高塔,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

曾经世界上有两大天眼,一个就是中国贵州平塘球面射电望远镜,还有一个就是美国天眼阿雷西博望远镜。

在1963年,作为世界第一科技大国的美国建造了阿雷西博望远镜,但令人遗憾的是,阿雷西博望远镜并没有走到2022年。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2020年8月,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馈源平台在一次事故中轰然倒塌。

望远镜反射面被坠落的重重钢缆砸出一个30米的大口子,然而祸不单行,同年的11月,另一根钢缆的断裂更是让他们雪上加霜。

尽管没有造成事故人员伤亡,但是这台曾经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已经彻底地失去了维修价值。

目前全球只剩下了中国天眼,并且是全球唯一的一个天眼,它的探测能力是全球其他任何探测器都难以达到的水平。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理论上来说,天眼可以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这个距离几乎接近宇宙边缘。

单凭这一点可以让中国在望远镜项目保持几十年的领先水平。

该望远镜的内部由很多个模块组成,虽然整体不能进行灵活旋转,但构成整体的模块可以在100米内进行调整和转动,可以实现不同角度和不同方位的观测。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射电望远镜是由大陆科学家自主创新设计,并且研发和制造也全是由大陆独立完成的,这个射电望远镜对于大陆的太空航天业发展来说可谓是如虎添翼。

中国天眼一共发现了300多颗脉冲星,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新发现的脉冲星。

有一些国外天文学家认为,目前中国天眼科技可以领先世界20年。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并且在未来五年内,中国天眼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可能会超过1000颗以上。

包括银河外星系的脉冲星,甚至还有可能会找到外星文明以及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中国天眼主要有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终端及观测基地等重要组件构成。

主动反射面系统主要是为了能够观测方向形成一个瞬时抛物面。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馈源支撑系统采用了机电一体化的所支撑轻型的馈源平台,让馈源和反射面在没有刚性支撑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对于目标的精准追踪。

30吨的馈源舱在140米的高空,仅200米的范围内仅用六根钢索就可以进行操控。

小编在这里不得不为中国的遇山修路遇海搭桥的精神点赞。

可能很多人并不是很理解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有何作用,准确来说脉冲星相当于是宇宙导航,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宇宙星点,能够稳定并且持续性的发出信号。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我们就可以根据脉冲星的这个特点建立宇宙导航系统,这个宇宙导航系统会为我们未来进入太空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知道在深空之中,地球上的导航信号并不能使用的,地球上空的卫星仅仅我们用导航系统在地球的上空进行使用。

如果离开了地球,这个导航系统就不会起作用,这个时候脉冲星的作用可以建立一个稳定的运行路线。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脉冲星是宇宙之中发射不间断的信号,而且稳定性非常的强的,我们可以根据脉冲星发射的信号的位置建立出宇宙导航,以防未来在深空之中迷路。

中国天眼除了脉冲星发现之外,用处还有更多,例如漂移扫描巡天、中性氢星系巡天、银河系偏振巡天等等。

就好像地球上的磁场,恒星也有磁场,地球自转,恒星也自转,恒星磁场的方向不一定和他的旋转轴在同一个线上。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恒星每自转一周,磁场就会在空间画一个圆,并可能扫过地球,就像是找到了一张宇宙的导航图。

就在中国天眼运行满一年首批成果即将出炉的时候, 72岁的南仁东却悄然而逝。

这位将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天眼,被尊为中国天眼之父的南老再也看不到这一切了。

2017年10月10日,南仁东离世不到一个月后,中国天眼首次发现了脉冲星。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2018年10月15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将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筹备22年,只为一眼看穿宇宙边缘,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南仁东用11年的时间,走遍中国的300多个地方,探寻最恰当,最独一无二的天眼位置。

自天眼启动以来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就,也为中国人在天文学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和机遇。

取得的硕果成果属于总工程师南仁东和所有继续为天眼奋战的科研工作者。

终有一天天眼会不负众望,获得更多天文观测成果,来回报天文学家的无私奉献,只要敢于拼搏,梦想终将现实。

继续阅读